國際皮草商認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記者在近日舉辦的第21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現場發現,國外很多皮草品牌涌集博覽會,紛紛推出皮草時裝新品。業界人士表示,海外皮草組織、企業越來越看重中國市場強勁的內銷形勢,抓住一切機會拓展中國市場。
皮草消費市場向中國擴展
“中國的皮草消費需求越來越強勁,特別是對于有設計感的時尚的皮草需求越來越大。”展覽會上一位皮草品牌商告訴記者。
事實上,由于歐美等國受到經濟危機和債務危機沖擊的影響,消費能力有所下降,皮草需求逐漸向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的中國擴展,中國已成為全世界裘皮需求最大的市場。
據公開數據顯示,2008-2011年,僅僅3年間,中國皮草市場的年銷量從124.53萬件,攀升到136.01萬件。到2012年,我國皮草市場發展勢頭更為迅猛,年銷量達174.02萬件,增長率為31%。
國際毛皮協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付彥山介紹,在全球金融危機、傳統行業市場趨于疲軟的背景下,毛皮行業一枝獨秀,2011年全球的毛皮銷售依然達到150億美元,保持了7%的年度增長率,僅中國市場就占全球毛皮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一。
“中國已成為全球皮草行業發展最快的市場,目前皮草消費正處于上升期。”上述皮草商表示,皮草消費由奢侈品消費逐步轉為高端消費品,隨著中國市場消費需求激增,中國皮草業的未來將極其可觀。
業界人士預計,2013年,受消費者購買力和購買預期的影響,我國的皮草行業將會延續上升態勢,年增長率預計維持在14%以上,保守預估到2013年中國皮草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68.35億元人民幣,到2016年有望達到255.99億元人民幣。
譚渭告訴記者,“中國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現在中國國內的消費市場才剛剛開始。盡管2013年全世界的經濟并不景氣,服裝產業也受到影響,通過推廣海豹皮產品,把中國內銷市場打開。相信未來幾年,這個市場會很大。”
在現代化工藝的改進下,國際皮草服裝業早已步入了產業化、規模化的時代,整個產業鏈由上至下趨于完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皮草產業基地。而我國雖然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毛皮制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逐漸成為裘皮生產強國。
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我國毛皮服裝自主品牌少,加工到自主研發及設計力量都十分薄弱,因此缺乏議價空間,話語權一直掌握在外商手中。國內的許多企業都是在替國外大牌進行貼牌生產,賺取低廉的加工費,行業利潤低。國外的品牌以其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殺入內地市場,已經給國內商家以威脅,如果國內的皮草業界不能快速反應,將會失去大片的市場份額,從而使我國的皮草業得不到健康發展,最終會淪為材料的世界提供廠。
{page_break}
海豹皮制品或成市場新寵
近年來,我國皮草消費激增的強勁態勢,使得世界知名毛皮供應商紛紛把目光瞄準中國市場。其中,加拿大北大西洋公司專門致力于海豹皮產品的推廣。
北大西洋董事長MichaelK.Nielsen告訴記者,“中國剛剛開始利用海豹皮產品,將來會有一些新的應用領域,比如海豹皮做的鞋靴、配飾、手包、服裝等,我們認為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商務公使麥德安向記者表示,海豹皮產品與我們熟悉的其他毛皮產品不同,屬于天然的產品,由于來自于北極地區寒冷的水域,海豹皮有一種特性,既可防寒保暖,又可透氣散熱。同時由于海豹受配額制限制,因此海豹產品屬于限量生產。一方面由于海豹皮自身上乘的質量,同時又是限量的奢侈品,這些將使得海豹皮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更具吸引力。“當前海豹皮價格適中,完全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
據麥德安介紹,從2004年到2010年,加拿大海豹產品產值是170萬美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全球對海豹皮的需求提高了30%。作為一種獨特的原材料,海豹皮有待被市場和消費者認識。“加拿大從政府的角度,從立場上是支持海豹產業的,但是市場取決于消費者。”
不過,海豹皮產品由于一直以較高的價格以及人們對于海豹皮產量及獲取方式的不甚了解,致使它在皮革市場并沒有完全釋放出其應有的魅力。
如今,中國的皮草消費正在由奢侈品消費逐步轉變為高端消費品,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強勁,這意味著中國皮草行業未來經濟漲幅極其可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