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行業在中國的崛起讓產業鏈變得更加豐富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發布的《中國毛皮產品報告》顯示,與歐洲和北美市場相比,中國毛皮的發展勢頭強勁,中國市場占全球毛皮銷售總額的1/4,這帶動了整個亞洲市場的消費。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發布的《中國毛皮產品報告》顯示,與歐洲和北美市場相比,中國毛皮的發展勢頭強勁,中國市場占全球毛皮銷售總額的1/4,這帶動了整個亞洲市場的消費。近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發布了《中國毛皮產業報告》。據記者了解,這是中國毛皮行業內首份產業報告,市場調研過程歷時6個多月,調查范圍覆蓋了全國14個省份和直轄市,并深入到動物養殖、皮毛采集及加工、售賣等各個環節,是業內極具參考價值的毛皮行業產業報告。
經過50余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毛皮動物(狐、貉、貂、獺兔)養殖與裘皮加工大國。目前,毛皮動物養殖分布于山東、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新疆、安徽、江蘇、天津(市)、北京(市)等14個省市區,面積跨度約為467萬平方公里。裘皮服裝加工企業主要分布于浙江、廣東、河北、山東等地,產量占80%以上;裘皮鞣制生產在河南聚集產量占比達80%。隨著國內毛皮行業的迅速發展,國內已建有十余處裘皮交易市場,即裘皮及其制品集散地。
目前國內的毛皮行業動物養殖主要以水貂、狐貍、貉子、獺兔為主,其中多數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截至2010年,中國毛皮服裝出口量排在前9位的國家及地區分別是俄羅斯、日本、中國香港、韓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美國、土耳其。俄羅斯仍然是中國最大的市場。根據國際毛皮協會發布的2010~2011年度全球毛皮的銷售數據顯示,全球的毛皮銷售已達到150億美元。雖然受到全球經濟下滑的沖擊,但與上年同期相比,毛皮行業依然保持了7%的穩健增長,與歐洲和北美市場相比,亞洲地區中國表現得尤為突出。
毛皮行業在中國的崛起不僅豐富了我國的行業產業鏈,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地區就業,改善了當地人民生活水平。據介紹,河北肅寧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37%;樂亭農村毛皮動物養殖戶4.7萬戶,占總戶比重34%。同時,在加工環節,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毛皮加工企業,每年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整個毛皮產業從業人員近700萬人,這在吸收社會剩余勞動力方面有重要意義。且按中國3口之家而言,毛皮行業就已惠澤了2000萬人。
例如在河北省肅寧縣,毛皮行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8萬人,占當地總人口比重的37%;另外以有“東北養貂第一村”之稱的普蘭店市碧流河村為例,近年來全村飼養水貂80萬只,規模養殖戶達800戶,年人均養貂純收入過萬元,水貂養殖已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養貂業迅猛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全村養殖大戶每年雇用當地及周邊勞動力1000多人,實現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隨著中國毛皮行業與國際的接軌,有關動物養殖福利保障的政策也在不斷完善。2005年,中國皮革協會和國家林業局聯手出臺了《毛皮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利用技術暫行規定》,規定了毛皮動物養殖行業需要遵循的技術規范和動物福利標準。2011年11月,由中國皮革協會和商務部牽頭制定的《皮革和毛皮市場管理技術規范》正式開始實施,其中納入了嚴格的動物福利標準,規定不符合此標準的產品將不允許進入市場銷售,這對保障動物福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