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制造博覽會——鏈接資源打造“新型制造”
本屆博覽會以“服裝加工制造”和“供應鏈”作為兩大核心展示模塊,聚合了山東地域的優質成衣加工制造企業、品牌企業,以及來自國內外知名的供應鏈企業,覆蓋了服裝制造、機械技術、信息技術、特色加工、面輔料、研發設計六大板塊,近百家企業匯聚一堂。
山東知名服企齊聚展實力
其中,以青島即發、雪達、紅領為代表的一批即墨企業,以及魯泰、如意、希努爾、舒朗、南山、迪尚、耶莉婭等一批山東省知名服裝品牌,將華東地區最具集聚效應、穩定生產能力和特色加工水平的服裝制造整體實力和競爭優勢,全面展現在與會者的面前,展會亮點頻現。 例如,魯泰的無縫襯衫,應用TPU環保材料,變革了用機針、縫紉線縫合衣片的傳統,首創無縫線純棉襯衫,將傳說中的“天衣無縫”變成現實。
舒朗實施多品牌戰略,旗下舒朗、美之藤、GOGIRL、醉酷、名作、珂蕾朵姆、GOGIRL KIDS等涵蓋從3歲到60歲的女性消費群體,著力打造“陽光女性 舒朗人生”。
青島雪達致力于功能性針織服裝的研發,利用多組分、超組合等創新方式,實現了輕、薄、暖的特性,打造人體最完美的包裝。
耶莉婭在個性西服之外,力推新品喜瑪爾圖——“極限運動 都市戶外”。
青島紅領專注男裝定制,以獨具特色的“紅領管理模式”和品牌文化,建立全新的F2C、MTM的商業模式,實現平臺化作業模式。
青島即發展示的海洋生物甲殼質纖維,能夠在人體肌膚表面形成保護膜,保護肌膚免受細菌侵襲,同時具有很強的親水性,保持肌膚濕潤。
青島浩爾服飾,作為中國內衣旗艦企業,其品牌“歐都”,以健康、綠色、低碳的產品風格,開創中國綠色內衣新時代。
目前,山東省紡織行業共有省級以上產業集群31個,其中國家級產業集群21個。2012年山東省4218戶規模以上紡織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到達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出口創匯在外需持續不振的情況下,實現197.59億美元。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正在以踏實肯干、勇于創新的精神,勇往直前。
鏈接資源 打造“新型制造”
在中國服裝行業步入由生產大國向品牌強國過渡的發展期中,除了品牌塑造能力外,如何提升服裝生產制造能力、優化整合供應鏈資源,塑造具有“新型制造”含義的企業和集群地,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圍繞“新型制造”這一博覽會主線,產業鏈上下游的行業人士各抒己見、各出奇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延愷對中國的制造技術充滿信心,表示盡管近期出現部分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向部分回歸制造業的發達國家轉移,但工藝復雜、上下游產業鏈配套要求完整的訂單仍在中國。同時,張延愷也特別強調,還需賦予“中國制造”更多的內涵和靈魂,即除了生產的概念之外,還應有自身的風格,這就需要抓住三件事:企業要有更加敏銳的市場嗅覺力;要有更多的設計師把這種嗅覺變成產品,交給消費者;要把中國完整的產業鏈進行集成創新。
希努爾男裝股份有限公司男裝部副總經理孫軍表示,面對當前的市場困難,著力從深挖客戶需求、細分市場、加入時尚元素的同時,重點做好“制造”環節,將核心產品做到精準和完美,持續、大力提升自身產品在工藝、質量等方面的水平。
東麗著力打造“時效防護”面料理念,通過NATURE GUARD——高透氣、防紫外線、防水透濕、防風、保溫、高認知,PHYSICAL GUARD——輕量、抗菌防臭、彈力、速水速干,以及MATERIAL GUARD——阻燃、高強度、防靜電、防水、防污、防塵三者的完美結合,成為車間安全勞動者的必備之選。同時在功能面料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各種元素組合在一起的“成衣方案”。這些都體現出“新型制造”的一種新思維。
摩托羅拉系統(中國)有限公司,緊握產業發展對快速市場反應的迫切需求,利用信息化平臺,為客戶提供掃描槍、帶條碼掃描的移動計算機、RFID、企業級的無線網絡等產品,滿足企業數據采集、數據管理的技術需求,為新型制造提供技術支持。
博覽會期間,除了優秀加工制造、供應鏈企業與服裝品牌進行“鏈接”,共推“新型制造”之外,“特色加工企業推介會”、“品牌商采購招標會”、“供應鏈相關專題研討會”、“品牌塑造專題論壇和培訓”等多種形式、近20項活動,也為企業牽線搭橋提供絕佳契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