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服裝大展:300多年的時裝變遷

大都會2016年主題展覽“手作與機器”(Manus x Machina:科技時代的時尚)才進行到一半,主辦方就揭曉了11月即將開幕的秋季展覽,名字叫做“杰作:解開時尚”(Masterworks: Unpacking Fashion)。主角是18世紀至今300多年的時裝變遷。
相比起大多數人都聽聞過的大都會服裝大展,秋季展其實在名氣或展品數量上都不占優勢。此次的60件展品是博物館在過去十年中收來的藏品。焦點落在時裝廓形、技術、潮流和面料上,每件展品旁邊都會附上一段解釋性文字,描述當時的時尚風向。

Viktor Rolf 2010 春夏系列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負責人Andrew Bolton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需要將時尚作為一種現存藝術來解讀歷史,并展現它對后期藝術所產生的影響?!弊詮?946年,服裝學院正式入駐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后,其收藏策略逐漸從百科全書式轉變為專攻大師杰作。迄今為止,其服裝與配飾藏品數量高達3.5萬件。
秋季展覽的策展人是Jessica Regan,主攻18、19世紀時尚。畢業于倫敦大學學院,自2001年起進入大都會服裝學院實習。入行以來最為知名的作品就是2014年和大都會服裝學院上一任院長Harold Koda共同策劃的世紀喪服展(Death Becomes Her: A Century of Mourning Attire)。
11月8日正式開展后,參觀者會看到Maison Margiela的一套2015年禮服,出自現任設計師John Galliano之手。與它一同出現的還會有1964年的Cristóbal Balenciaga、1980年代的Halston、1930年代的Vionnet......




展期時長預計為3個月,除了以上幾位設計師作品外,大都會還特意選出了一批時尚史中的變革者,例如Azzedine Ala?a、Hussein Chalayan、Tom Ford、Jean Paul Gaultier,還有Sarah Burton時代的Alexander McQueen、Nicolas Ghesquière時期的Balenciaga、老佛爺Karl Lagerfeld執掌下的Chanel。
坐等開展的3個月里,我們不妨提前預習下時裝是如何從18世紀演變到如今我們熟悉的樣子。
如果說17世紀的時尚圍繞著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歷史上最著名的“赤字夫人”瑪麗皇后(1755-1793)則是18世紀的潮流風向標。皇后為確保自己能夠完美亮相宮廷內的沙龍活動,將平民女裁縫招進宮專門負責時裝。


電影《絕代艷后》中的瑪麗皇后
當時洛可可風大行其道,形式美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高聳入云的假發髻、緊身胸衣,外加裙撐是基本標配。當然,等到大革命爆發之后,這套華服盛裝則淪落為君主專政揮霍無度、勞民傷財的鐵證。
19世紀起,各家女眷開始穿起新古典主義,以示自己與巴洛克或是洛可可的過渡裝飾劃清界限。這時流行面料是來自英國的白色細棉布。自1760年工業革命以來,英國紡織技術有了顯著發展,工廠利用從印度進口的棉花,生產出高紗支的細棉布和紗、羅等薄形棉織物。在古典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這種薄形棉織物取代了過去那華美的絲織物。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裝算是襯衫連衣裙,用白色棉布制成,式樣寬松,簡練樸素。

可女性對于蕾絲、褶皺、曲線的摯愛終究難以湮滅。拿破侖稱帝之后,貴族趣味重新走俏,高腰身的裙裝再次興起。女士們總是喜愛把方形領口開得很低,以展現迷人胸脯。隨著腰身越來越細,袖子、裙擺則往寬里發展,有時甚至用鯨須、金屬絲做襯墊。裙撐從吊鐘型變為鳥籠型,隨后又從金字塔型轉化為后翹型。直到世紀之交,女性才開始擺脫裙撐。


走進20世紀后,由于女性被呼吁參加各種社會運動,女裝線條趨于直線,平胸、松腰、束臀成為時尚。等到一戰爆發,裙子就開始變短變瘦,露出雙腳和關節,便于女性走動,婦女工作服也應運而生。二次世界大戰不光限制刺繡、皮革、皮草,就連款式也越來越向軍服靠攏,例如寬寬的墊肩和系得緊緊的腰帶。

1950年代后,以Christian Dior和Cristóbal Balenciaga為首的設計師帶領時裝走向復蘇。隨后的嬉皮文化、登月浪潮構成了1960年代的主旋律,超短裙、中性裝扮、塑料材質充斥在各國街頭小巷。十年之后,倫敦的朋克文化又催生出皮夾克、緊身皮褲、鉚釘、穿孔等各式“壞品味”。經歷了這些時代后走進時裝設計界的年輕人則讓這片市場更加多元化。
時至今日,你或許可以總結出每一季時裝周上的流行元素,但如果想要總結出過往十年來的流行基本上已經變得不再可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