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視點:服裝產業尋求創新發展新路線
位于集美的廈門親親服裝有限公司創始于1983年,至今已有26年的運動休閑服裝生產經驗,之前親親服裝主要是從事出口服裝代工,并沒有自己的品牌。2006年,親親服裝有限公司開始轉型,發揮自己的設計和研發優勢,投入大量的精力從事自主品牌的研發和培育,創立了自主品牌——絲培力。
廈門紡織服裝同業商會副會長 廈門親親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世培:我們原來是做一個出口產品 四年前我們轉為一個絲培力 我們目前這個絲培力品牌研發四年以來 應該說引進了外面的一些先進的技術 跟這個研發隊伍 或者是這個人工制作啊 都有著新的一套人馬 先學習一些別人的先進的設計基礎上 我們再來做自己的品牌 那總的來說呢 一般隊伍一年都走出去幾趟 把外國比較好的品牌 引進不少做參考資料 然后做自己的品牌
身為廈門紡織服裝同業商會副會長的林世培說,從廈門本土品牌的發展來看,服裝產業已不僅僅停留在當初“制造業”的概念上,更多的是向時尚創意型產業型轉變。
廈門紡織服裝同業商會副會長 廈門親親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世培:有關創意這塊呢 整個服裝創意應該是一個比較長遠的想法 它這個創意一開始呢是一個步驟 非常復雜 但是要有一個平臺 還是要有一個平臺
親親服裝的發展歷程,是廈門眾多本土服裝企業從“制造型”向“時尚創意型”轉變的縮影。廈門本土服裝企業的轉型,以及大批外地品牌服裝企業的加入,使廈門的服裝產業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目前,廈門紡織服裝產業已形成從原料、織造、染整、服裝一條相對較為完成的產業鏈。1995年,廈門紡織服裝產業完成工業產值僅34.4億元,到去年實現工業產值達151元。廈門紡織、服裝及鞋帽批發的企業,年營業額上億元的企業有175家。
民革廈門市委主委 國桂榮:發展廈門的服裝產業要基于我們廈門作為這個海西的中心城市 龍頭城市來說 也就是 作為一個中心城市 主要提供的是一種服務和輻射帶動 作為服裝產業在福建省是一個支柱產業 我覺得廈門應該在區域的分工合作上搶占優勢 因為廈門有這樣一個成熟的城市發展的背景 那么要搶占優勢就是在這個高端服務上為這個行業提供這樣一個服務 也就是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平臺 能夠吸引這個行業來展示 廈門目前在這個總部經濟發展上面已經取得了成效
目前,落戶廈門觀音山國際商務營運中心的項目,有一半來自紡織服裝產業。七匹狼、九牧王、安踏、鴻星爾克、虎都、匹克、喬丹、利朗等服裝企業都逐步將營銷中心和總部搬移廈門。七匹狼、安踏營銷中心一年就給廈門上繳上億元的稅收。東容(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泉州服裝企業,2009年他們把總部移到了廈門觀音山國際商務營運中心,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就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東容(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明作:廈門本身作為一個旅游城市 也是文化背景歷史背景比較深遠的城市 它聚集了很多優秀的設計人才 也在中國的整個時尚界設計界里面 起到了很大引領作用 在這基礎上 我們在這大的氛圍內 大背景內 我們會選擇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面 來發展我們的時尚產業
東容公司負責人認為,服裝企業發展到越高的層次,就越重視研發和行銷,而廈門作為國際性港口風景旅游城市,優美的居住環境容易吸引高端的人才,而便利的交通條件有利于物流的管控。
東容(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明作:從最初級的家庭加工到現在的整個品牌產業的運營 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基礎的以前在實施的產業鏈 都是以一些初級的加工 在整個人才引進和人才鏈的配套 我們發現隨著品牌的發展 發現人才的整個引進 空缺度 包括管理的整個氛圍 人才的生活環境 工作環境 配套設施 遠遠跟不上品牌的發展步伐 廈門作為改革開發的前沿 也是作為中國的特區 它的整個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 包括它對人才的引進和管理 給我們提供了相當大的便利空間 所以我們從人才的角度上 考慮到了一個企業的發展和品牌的發展 我們選擇了在廈門 從去年開始我們公司就落戶在廈門
本土服裝企業的轉型成長和外地品牌服裝企業的遷入,廈門的服裝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壯大,那么,在服裝企業品牌云集的情況下,廈門該如何扶持這一行業的發展呢?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廈門服裝產業積累了很多優勢,但其產業自身長期存在的一些結構性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如產業定位不明確,產業鏈不夠健全,不少服裝生產企業規模小、發展較為困難,品牌含金量不高,高層次人才資源短缺,時尚創意文化氛圍不足等。在這其中,產業定位不明確,發展方向不清晰,是制約廈門服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廈門紡織服裝同業商會設計師分會會長 劉葆發:應該說因為我們廈門服裝產業是有一定的基礎的 但是現在服裝產業的發展更注重的是一個品牌的意識 原來廈門服裝產業還是一個中小型為主 品牌意識還不夠強 隨著國內國際的一些大品牌的影響 我想慢慢地已經在這方面發展了 只要找準方向 根據這些方針政策 我想發展應該會更上來的 特別是這個大環境的影響
劉葆發說,服裝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一個創意產業和時尚文化產業。但是,目前很多人對現代服裝業的認識,還停留在原來傳統制造業的觀念上,認為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產業,是產能落后的行業。殊不知,現代服裝產業正在從最初的傳統行業,向高設計含量、高附加值的時尚創意型產業的過渡。就設計力量和品牌價值而言,目前我國還只是服裝大國,而不是服裝強國,在紡織服裝產業發達的泉州地區,其產業集群還屬于加工和制造基地,新一輪產業集群的構筑需要向高端延伸。因此,我市服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進行產業定位,明晰發展方向是關鍵。{page_break}
廈門紡織服裝同業商會設計師分會會長 劉葆發: 廈門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 在我們提倡服裝創意產業的發展上面呢 應該打造我們這個品牌 比如說我們可以借助這樣的環境下 創辦服裝中心 把廈門定位為服裝產業之城 創辦一個服裝研發中心 或者是建立一個比較健全的服裝網絡 另外一個是我們服裝設計這塊呢 能夠做一個提升 為廈門定位文化創意產業做一些協助活動 我們有一個意向 比如廈門近期推動一個全球華人服裝設計大賽 另外還想做一個論壇活動 邀請一些國家以及國際級的一些專家們 來跟我們廈門市的領導和專業人士做一個溝通 來(確定)如何打造我們廈門市服裝產業這塊的方向 另外一個是我們廈門呢 應該是有一個定位 這個是大家都在討論的事 比如說杭州它定位為中國女裝 在杭州 那么廣州 正在打造國家時裝之城 原來大連有提倡“穿在大連” 那么廈門那么好的一個地理環境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打造一個“穿在廈門”
民革廈門市委課題組建議,相關主管部門應該改變對現代服裝業的認識,努力推動服裝產業從最初的傳統行業向高設計含量、高附加值的時尚創意型產業的成功轉型。通過確立“創意興業”、“時尚引領”的思路,提高服裝品牌自主知識產權比重,變“廈門制造”為“廈門創造”,提高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民革廈門市委主委 國桂榮:我們提出一個口號就是把廈門打造成一個時尚創意之城 時尚創意之都的這樣一個想法 發展廈門的服裝產業
根深智業文化創意產業集團董事長 黃進清:作為廈門文化創意產業界的 我們在這個十來年時間一直在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那怎么把服裝產業和創意產業能夠進行一個融合 產業的融合 這個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運作的 推動的 這樣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我市紡織服裝業由生產型向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和營銷中心進行調整和發展,加上大批外地品牌服裝企業總部遷移到廈門,舉辦國際時裝節的條件已日益成熟。國際性、高規格和專業化的國際服裝節,將會在提高廈門服裝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推動廈門服裝業整體轉型升級,實現營造大市場,推動大流通,促進大發展的目標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根深智業文化創意產業集團董事長 黃進清:所以我們覺得說 如果能把全球的華裔設計師集中到一塊 然后依托廈門的國際時裝節 然后再把我們服裝 紡織的這樣一個集散地 這樣的一塊做推動 加上我們現在鼓浪嶼的一個文創產業的一個基地 這樣的一個目標 如果說能夠結合一下 把它融到一塊 那么我想這樣對廈門是一件好事
思明區經濟貿易發展局副局長 黃正洪:我們這幾年通過招商引資 一些在國內比較知名的服裝企業 都相繼落戶到思明區 像安踏 七匹狼 鴻星爾克 虎都等等 我們知道有些協會跟一些企業啊 有舉辦服裝節和華人設計大賽的想法 作為政府我們是非常贊同和支持的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些活動 能夠為服裝企業打響知名度 同時也提升整個廈門城市的形象和品牌 通過這項活動把我們的服裝 我們的商業 我們的人才都吸引到廈門 為我們服裝企業的發展奠定一個更好的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