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發紡織材料:黃草也能做成衣服穿
不久的將來,當你穿上一件材料是從越城區皋埠鎮農民普遍種植的黃草中提取出來的。
紡紗→織布→制衣,一件衣服內部交織著五花八門的纖維材料。人們習慣了從棉、麻、毛、絲中提取天然纖維,或用石油化工的原料合成纖維。這幾年,科學家們又從大豆、竹子等材料中提取纖維。受這個思路的啟發,從事10多年黃草編織生意的單興海打起了黃草的主意。
2005年,單興海帶著皋埠鎮生產的一捆黃草找到了杭州林特研究所,要求檢測黃草能否用來紡紗。當時的檢測結果顯示,黃草中單根纖維的長度為1.2 mm,植物纖維含量為55%。研究所給出了答案:完全能夠紡出紗來。
也是在2005年,越城區科技局舉辦了科技專家與企業的對接活動。這次對接活動后,“東江工藝編織”與浙江大學開始了合作項目––“綠色農業可再生資源三角黃草植物纖維紡織材料的研究開發”。該項目還被列為省重大科技專項。
經過5年的反復實驗,研究人員終于將黃草紡成了絲線。單興海介紹說,先將黃草曬干、打碎,從中提取草漿粕,然后以此為原料,提取纖維素纖維,再經過紡絲成型和后處理工序。黃草纖維就這樣誕生了。
今年5月,這個項目通過省科技廳的重大科技專項驗收。該項目還申請了5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2項已經獲得授權。除了原料天然、可再生,生產過程無污染,黃草纖維做成面料的主要優點是吸汗、透氣性好,對身體無害,更容易染色等。
單興海透露,目前已經自主研發出適合于制備草本植物纖維素纖維的紡絲設備,還成立了新公司,正在規劃1000噸級產能的生產線,設備已經進入安裝調試階段。據估算,按照現有生產工藝,2噸干黃草可提取1噸纖維,售價最低能達到每噸2.5萬元,經濟效益明顯。
皋埠鎮有關負責人稱,全鎮現有近3000戶農戶種植黃草,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周邊鄉鎮也有大量農戶種植,黃草纖維項目的成功,將大大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