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柯橋:生物光波技術引入紡織品 抑制藍藻生長
28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柯巖街道路南村的青蝦養殖大戶楊仲達承包基地,發現一個池塘里飄著不少藍藻,而另一個池塘水質較為清澈,看不到藍藻。在沒有藍藻的那個池塘當中,在竹竿支撐下,懸浮著一樣特別的東西。當楊仲達劃小船,把這東西拉起來時,記者看到這是一塊黑黝黝的“臟布”。“這種‘布’叫人造生態水草,使用后效果不錯,水質比以前清多了。”楊仲達告訴記者,8月12日,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在這個面積約5畝的池塘里做試驗,懸掛了總面積100多平方米的“人造生態水草”,發現以前最易生長的藍藻消失了。
記者隨后又來到湖塘街道五豐村一處叫鳳凰山的山腳下,這里有一個面積約2.5畝的封閉性池塘,以養殖鳊魚、鯽魚為主。3個月前池塘里用長繩子和竹竿懸掛起了50平方米的“人造生態水草”。養殖戶唐友根老漢高興地說:“去年,水質差了,魚死了大半,連忙把水換掉。今年用了‘人造水草’,水質好多了,水也不用換了。”
陪同的縣水技站副站長朱迪告訴記者,這種產品是經過生態環境。他還告訴記者,類似這種能凈化水質產自美國的產品,去年我縣也試用過,但價格相對較貴。今年采用的這種引進臺灣技術的產品,價格只有進口的五分之一,推廣的價值更大了。
據悉,作為今年“清水工程”生物凈化水質、防止二次污染的一個推廣項目,“人造生態水草”在部分養殖池塘推廣,目前,全縣已有7個養殖大戶試用這個產品,涉及養殖面積100多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