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趾鞋文化
如果你看過日本古裝劇《大奧》,一定會記得劇中身著和服的日本女子穿著分腳趾的白襪,邁著小碎步行走的模樣。分趾鞋和分趾襪子在日本被稱為“足袋”,以前多是武士、旅人等使用。現代日本人不僅延續了穿足袋的傳統,還將其發揚光大,創造出新的樣式及用途。如今連鄰國中韓,甚至不少西方人也受其影響,開始嘗試穿分趾鞋襪了。
鳩山首相的先人發明了分趾鞋
不久前記者到日本旅行,在古城京都的清水寺門前偶遇拉人力車的“駱駝祥子”。出于好奇,我上前和“日本祥子”攀談起來,意外發現他們腳上穿著一種拇指與其他腳趾分開的黑布靴子。本想請求試穿一下對方的鞋,不巧正趕上“祥子”接到一單生意,飛快地跑走了。
后來我在一家店里又看到這種有趣的鞋,才知道它的學名叫“足袋”。上世紀50年代,日本貧困的勞動階層多喜歡穿這種鞋。為了配合這種分腳趾的鞋,我又花了20元人民幣買了雙分腳趾的襪子,套進鞋子后竟感覺十分舒服。據說,分趾鞋的發明人叫石橋德次郎,他在1923年將膠底貼到傳統的分趾襪子上,然后將腳腕部分加高做成靴子。這種又輕便又護腳的新鞋很快在全國普及開來。石橋的弟弟正二郎,也就是日本現任首相鳩山的外祖父,把生產橡膠鞋底的技術運用到輪胎上,創立了普利斯通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商之一。由于觸地感很強,容易掌握身體平衡且防滑,分趾鞋如今在土木建筑、園林、高空作業者以及野營活動中被廣泛使用。
穿白色足袋的女人被評為“最性感”
曾有一項針對日本男性的調查,問日本女人最性感的部位是哪里。結果出人意料,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腳”,而且是穿白色分趾襪子的腳。這種襪子的襪底是100%的棉,而且非常厚實,走在榻榻米上摩擦出的“嚓嚓”聲越響越符合禮儀。以前,日本女人一輩子只能穿象征純凈的白色分趾襪子,現代女性的自由度大了很多,可以配合和服花樣選擇不同花紋的足袋。一位日本舞蹈老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每次演出都會根據角色去選擇足袋,只有在指導學生時才穿白足袋,目的是提醒大家永遠用純真的心態去面對舞蹈藝術。
不要小看一雙簡單的分趾襪子,如果是全手工制作,一天只能做一雙,即使采用流水線手工制作,一天也只能出品五六雙,而培養一個成熟的足袋工匠,甚至需要20年時間。創業290年的喜久屋足袋本鋪,按照顧客的腳型,精細到毫米制作,天皇家族和相撲力士都是其門上嘉賓。可是如同大部分的傳統工藝一樣,隨著日本人生活逐漸西化,這些工藝越來越難以繼承下去。喜久屋主人感慨地說:“我的祖先告訴我,只要有榻榻米的地方足袋就不會消失。可是天皇也罷,相撲力士也罷,走上臺就那么幾分鐘,連力士平時都穿起了鞋。”據說,現在日本全國手工制作足袋的只有3家,而這家喜久屋因為無人繼承,將在這代主人手中關閉。
五趾鞋流行東西方
近年來,日本人對健康問題的關注使足袋得到重視,5個腳趾分開的足袋也流行起來,因為加大腳趾之間的空隙可以在行走時得到更多鍛煉。而且腳趾的動作可以加強腳部肌肉活動,預防外翻指的產生。精明的日本商家還推出了足袋運動鞋、足袋鞋墊、足袋長筒襪等等。其中分趾運動鞋售價一兩萬日元,不算太昂貴,年輕人也買得起。至于造型、花樣設計,則完全不輸給常規的運動鞋。如果你不喜歡穿運動鞋,還有足袋拖鞋、足袋短靴等可以嘗試。
西方人也從足袋中得到靈感,設計出超薄五趾鞋,號稱“世界上最舒適的鞋子”。它有助于預防腳踝扭傷,有骨科醫生甚至開始用這種五趾鞋幫助病人進行恢復訓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