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暢談紡織品標簽規范準則
2010年年初,國家相關部門新增實施了10項服裝類國家標準。其中包括:“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pH值須在4.0~7.5之間”、“西服甲醛含量每千克不得大于300毫克”等等,這些指標內容都應該標注在服裝吊牌上。
但是,據調查發現,服裝吊牌上雖然有“安全技術要求規范”這一項,但大多標注的是“B類”或者是“可直接接觸皮膚”,很少有標明pH值或者甲醛等物質含量的。有關人士指出,由于國人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如果企業不重視,由此帶來的糾紛肯定會越來越多,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服裝吊牌和標簽是服裝的組成部分之一,日益激烈的品牌特征意義,是品牌識別的有效載體。”一位業內人士說,“隨著人們對服裝穿著舒適性、安全性及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吊牌所涵蓋的內容將愈來愈多。當然,它還承擔著說明、指導的功能,如成分含量、洗滌指導等。因此,吊牌和標簽的規范化是國內服裝行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直接表現。國內企業必須重視服裝吊牌和標簽的規范使用,才能保持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石獅市質量技術監督協會秘書長汪志芳告訴記者,為規范紡織纖維含量的標示,國家也出臺了專門的行業標準。在FZ/T01053-2007《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中,記者發現,產品或產品的某一種部分含有2種及以上的纖維時,除了許可不標注的纖維外,在標簽上標明的每一種纖維含量允許偏差為5%,填充物的允許偏差為10%。
對于如何判定纖維含量是否與標識符合,汪秘書長介紹說,判定纖維含量標識不符合主要是看有沒有提供纖維含量標簽、提供纖維含量耐久性標簽、采用纖維的標準名稱、標明產品中應標示的各纖維的具體含量、同件產品的不同形式標簽上纖維含量不一致等,其中存在一條就屬不符合。
青田外貿的王總告訴記者,對于紡織品吊牌的標注,國外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近乎苛刻,其中以歐盟最為突出,他們甚至要求纖維含量偏差不能超過2%。所以,廣大紡織服裝企業必須按照有關標準,謹慎、認真、嚴格、真實標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