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客”全方位定調2012
2012不是最好的年份,也不可能成為最壞的年份。2012年究竟有著怎樣的表情、怎樣的基調?為了找到答案,新年伊始,國內紡織業具有較高影響力的中紡圓桌論壇再次打開了智慧之門。
因為這也不是最好的年份,年會現場沒有浮華、流于表面的寒暄。
因為這不會是最壞的年份,你隨處可感受業界“大佬們”相互間傳遞出的信心,以警醒、審慎的心態審視著已經起航的2012年。
無論是主題演講還是嘉賓的兩場對話,無不充滿了火花的碰撞,宏觀、行業、企業層面互補地判斷出2012年的基調。
宏觀觀點
政策維穩加速轉型
■張燕生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要讓馬兒輕裝上陣
紡織服裝作為國內具有競爭力的行業,2012年即使遭遇困境,在歐洲卻仍然有機會。對于企業,尤其是優秀的企業,今年仍然有比較大的商機。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議,主旨包含了18個字。“穩增長、控通脹”,這6個字代表短期怎么能夠保持經濟的穩定;后面6個字是要“調結構、惠民生”,實際上是確保中期經濟穩定;還有6個字,“抓改革、促和諧”,則是針對長期發展的。首先要搞清楚我國目前是短期的問題突出,還是中期、長期的問題突出?我個人認為是中長期的問題比較突出,也就是結構問題和民生問題。
首先要輕稅負,對企業來講最大的問題就是轉型壓力。因此,貨幣政策應適當地進行結構性減稅,首先要叫馬兒輕裝上陣才行。還有要少管制,政府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可管可不管的,最好不要管;可干預可不干預的,最好不干預,讓市場競爭逼著企業跑。
■王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把潛在增長率發揮出來
中國經濟現在的發展是遠憂大于近慮。
近慮就是大家為2012年,或者2013年經濟能不能實現穩定增長而擔憂。我國從目前發展階段來看,實現穩定增長的基礎和條件還是有的。
而遠憂則是中國現在轉變發展方式能不能快速推進,結構調整能不能實現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或者更高階段邁進,第三四產業結構能否實現更快調整,包括我們三駕馬車之間的調整。這種結構調整能不能實現,關鍵不在于經濟增長自身,而在于我們能不能讓這樣一個增長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特別是一個好的制度基礎。
經過30年高速增長之后,當前經濟運行下降有我們經濟周期調整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影響,更重要的是經過30年高速增長之后,我國經濟還會不會以之前高速增長態勢繼續發展。
大家不要期望未來還會以兩位數速度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未來的增長中,把潛在的增長率較好發揮出來,同時讓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
■潘建成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投資結構將發生變化
最新景氣指數調查顯示,小型企業景氣指數明顯低于大型企業,PMI也是一樣,大型企業12月PMI提高,小型企業回落。所以,我們要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小型企業問題又在什么地方?通過《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做的調查可以發現,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已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成本上升為什么成為企業發展的難題,甚至是主要的困難,其實根本原因就在于國內競爭激烈,而競爭激烈的背后應是產能過剩。
綜合來講,2012年的走勢將是投資溫和回落,但是結構會發生變化;消費會平穩增長;出口會趨于回落。
我們不要錯誤地解讀目前的宏觀所謂“預調微調”是政策轉向,其實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轉型。一定要正確理解穩中求進的含義,“穩”是經濟增長穩、物價穩、社會穩,關鍵政策也要穩,不會輕易發生變化;“進”是在整個經濟不出現大的波動情況下,我們要加快轉型的步伐。“進”不是增長進,而是轉型要進。
企業觀點
堅定信心穩住方向
■趙博雅中國中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階段性走勢中蘊藏機會
根據目前的判斷,今年棉花和棉紡產品走勢將總體呈現三方面特點。
一是棉花供給相對充裕,隨著儲備政策的實施,現貨市場供應壓力將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二是棉花消費前景堪憂。2012年棉紡織行業面臨外需不足、資金緊張、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同時,替代品的大量使用,也將對棉花消費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
三是政策主導市場走向。新年度,國內棉花市場是一個政策主導的市場,國家實行的不限量收儲政策是穩定棉市的核心力量。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新年度棉花的供需格局,后期收儲政策可持續性以及配額政策的導向變化將是影響棉價走勢的重要因素。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判斷,今年行業的形勢仍是以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為基調。但是,在市場階段性的走勢之間,仍蘊藏著一些機會,需要敏銳地捕捉和掌握。
■ Mr.Babacan 歐瑞康紡織集團前CEO
可持續是未來趨勢
最近由歐瑞康紡織集團和世界紡織網絡共同做的一個調查表明,技術紡織的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能源節約以及效率優先將是以后10年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作為世界上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具全球化的行業,紡織行業將繼續在人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將繼續保持活力、動力和巨大的潛力。為充分調動紡織行業的潛力,我們需要不斷堅持創新,參與和解決人類生活發展的各個重要方面,抓住商機,并且利用這些商機和趨勢促進紡織行業發展。
同處地球村,我們需要為整個世界、整個行業創造出更多亮點。我們需要更加密切協作,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進行更加密切的協作,這就是歐瑞康紡織一直在倡導的理念。現在這個時刻,對于紡織行業來說充滿挑戰,我們需要不斷創新。無論何時,創新都是紡織行業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所在。
■朱能強 北京京棉集團總經理
面對變化加快調整
2011年是在國內外空前復雜的情況下走過的,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在這個背景下我國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復雜的經濟形勢使投資、消費出口增速放緩,而紡織企業更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市場狀況。原料市場過山車式下滑,市場訂單銳減,庫存增加,所有這些都使企業的經營活動遭遇了很大困難。
北京京棉集團和大部分企業一樣,在拼搏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剛剛踏入的2012年仍將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一年,如何在新情況、新變化中抓住有利時機,是我們當前亟須破解的題目。
“十二五”期間,京棉集團將沿著建設世界城市的發展方向,構建適合首都發展定位的企業,以合作創新為主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導,重點提升紡織業務,優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優化布局結構,強化貿易功能,聚合人才隊伍。
■徐衛民 江蘇東渡紡織集團董事長
中小企業穩定舉足輕重
對于紡織企業來說,2011年可以說是有驚無險,然而2012年卻不好這么下定論。
兩個市場不確定因素很多,尤其是出口市場,來自美國、歐洲及日本的訂單,一般來說年底就能確定第二年2/3的訂單,但是今年情況不容樂觀,與以往相比差距很大。以前紡織產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近幾年我們的競爭力越來越小,很多訂單已流失到周邊一些國家。
對于2012年,可以說是擔心多過信心。我們并不是沒有信心,而是擔心整個產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境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充滿信心,但從企業切身的感受來講并沒有這么樂觀。對于整個產業發展,占我國紡織行業絕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對社會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面對不確定因素疊加的2012年,如果政策不穩定,加上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以及融資難問題將讓大部分中小型企業舉步維艱,這將為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徐建民 三陽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堅守定位苦中作樂
現在的困境對于企業來說是共同的挑戰。劣勢企業的淘汰速度會加快,這也符合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的大方向。在市場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應重點把握以下三點。
第一,要堅守企業定位。無論定位是高端、中端,還是低端,都要堅守,不要隨意改變。宏觀政策的落地需要時間,在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戰略有可能導致夭折。
第二,要維護好有價值的客戶。客戶是企業的生存基礎,但客戶也有大有小,質量有高有低,因此要維護好質量好的客戶,把特別的關懷留給特別的客戶。
第三,要善于制造興奮點。企業家不應將困難無限放大,要懂得苦中作樂,善于制造興奮點。
恩格斯曾說過:“沒有哪一次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所以,要善于把握住好的機會,身處逆境中則要善于挖掘一些興奮點。明天的希望能減輕今天的痛苦。
行業觀點
前低后高需求保障
■高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提振整個行業信心是關鍵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如何保持行業穩定增長,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推進由大變強,提高核心競爭力是行業發展的重點。
預計2012年行業將呈現前低后高的發展態勢。現在大家的共識是一季度肯定好不了,一些企業從元旦就已開始放假,尤其是一些小企業,假期放到正月十五之后了,這就說明這些企業一季度的情況不樂觀。
行業將從二季度還是從三季度開始回升,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可能幾個主要行業表現還不一樣。像產業用行業的企業大部分都在增長,訂單也沒有減少,整個產業鏈的表現不一樣。不管是市場低迷,還是某些企業產量下降,甚至停工,想方設法提振整個產業的信心是關鍵。
■孫淮濱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在挑戰中抓住機遇
歐債危機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果控制不好,必然對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但歐盟市場的基本面并沒有太大變化,作為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出口,這是剛性需求,我們對這個市場要有信心。
2012年,作為紡織企業來說,第一點是要跟國際接軌,第二點是要避免大起大落,這樣才能夠有一個穩定的運行環境。同時,也能夠利用國際資源來彌補自己的硬缺口。
多年來的市場經濟磨煉,已經使整個產業逐漸成熟起來,我們已經具備了挑戰各種風險的能力。當然,我們也要學會在挑戰中抓住機遇,也需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有效的策略,只有這樣整個產業才能不斷提升和發展。
■高芳 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棉花問題需要認真研究
2012年無論從政策調控角度,還是從業內期待角度,我們都希望穩定。對紡織企業來講,價格一路走高還是一路走低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忽上忽下。未來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應該是國家財政出一點兒錢,把農民給“托住”,剩下的就交給市場。企業不怕市場,企業家不怕競爭,怕就怕一半管制,一半市場。
期待和紡織企業、協會一起,坐下來認真研究棉花問題,一起給國家提一個比較可行的政策建議,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操作方案,為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解決一些長效方面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