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服裝,備受推崇的繁榮背后
尾單、原單、挑貨……主城各大商圈、住宅區周邊的外貿服裝店,生意紅火。但眾多品牌商明確表示,并無原單或尾單貨流入市場。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輕紡服裝商會副會長程其飛直言:“市面上的外貿貨,近90%都是仿冒品。”
外貿服裝,備受推崇的繁榮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4月22日,周一,雖然是工作日,但觀音橋步行街仍然人流如織。
在步行街的地下商城,經營外貿服裝的店面店員們一邊忙著將貨物上架,一邊招呼進店的顧客。
賣外貿貨日進數千元
觀音橋步行街地下商城一家外貿服飾店,店員周麗(化名)正忙著把新到的貨擺上架。敞開的編織袋里是各式T恤衫:Armani、CK、AJ……從歐美一線品牌到不知名的國外品牌,一應俱全。貨還沒上完,有兩個白領模樣的女孩上前翻看,很快一件CK的T恤被買走。“賣了190塊。”周麗一邊忙碌地清貨一邊說,“我們店里都是原單貨,生意好得很”。
“我們店里每天至少賣出十幾件衣服,營業額大概幾千元,回頭客很多。”江北歐格外貿服裝店店員說,這個10多平方米的小店,貨品并不多,但是很暢銷。與之幾步之遙的米格外貿服裝店,主營日韓品牌,還實行了會員制,微信、網絡平臺定期更新,會員可在線挑選。一套日韓品牌棉加萊卡的休閑服售價約160元,Armani的T恤賣190元。
“我經常和朋友到街邊小店淘外貿貨,還會在網上買。”某醫藥公司文員劉小姐說,她的衣服、鞋子甚至襪子統統都是外貿貨。記者在解放碑隨機采訪了20名年輕女性,其中16個人表示會買外貿貨。
“外單貨”對掃貨達人們耳熟能詳,盡管近幾年公開打著“外貿服飾”招牌的店面逐漸減少,但實際上銷售外貿貨的店卻只增不減。記者走訪主城五大商圈10余家服裝店發現,大部分商家號稱有一些外貿貨。還有的外貿店轉戰到寫字樓中,記者在楊家坪西城天街寫字樓下,就接到3張叫賣外貿服飾的傳單。
打著“原單”招牌拉客
“尾單(即代工廠的剩余庫存,一般質量上有瑕疵)一般打捆收購,現在賣的人比較少了。”解放碑NOVO旁一家外貿服裝店店員告訴記者,消費者眼光高了,對品牌也越來越了解,“因此我們不收瑕疵品,只賣‘原單’”。該店員說,原單其實就是國外品牌在中國的工廠加工生產、后因種種原因未銷往國外的貨品。“這種貨是我們從廠家一件一件挑出來的,質量、版型跟專柜一模一樣,也沒有瑕疵,價格卻便宜一大截。”她拎出一件Burberry的男式長袖襯衣說,類似的款式專柜賣2000多元,這里只賣900元。
該店店員說,這種“挑貨”(在尾單和原單中挑選出來的貨物)質量好、款式獨特,顧客愿意埋單。“商家都是自主定價,主要是看貨源好不好。”麥秸倉外貿服裝店店員說,貨品一看質量,二看款式,只要賣得出去,價格高低都可以。
{page_break}
而記者調查發現,幾乎每家經營外貿服裝的店鋪都有固定的客戶群,從學生族、上班族到中年人都有。觀音橋一家外貿服裝店老板告訴記者,她的顧客都是周邊居民和辦公樓里的上班族,生意一直不錯,有時由于貨源緊張,許多顧客都要提前預訂。
外貿服裝九成是仿冒品
眾多外貿服裝店都說自己的貨物是原單貨,但到底外貿服裝有多少是真的?
記者調查發現,在多家外貿店的貨品商標參差不齊,部分有完整的Logo和標牌;部分沒有標牌只有logo;還有部分則連水洗標都沒有。
有商家透露,標牌完整的是仿貨,多數是來自廣州、深圳的“南方貨”。仿貨也分等級,高仿根據原版1:1復制,不易辨別,售價數百元;中仿、低仿做工粗糙,logo、細節都有區別,一般消費者也能判斷出來,售價一般不超過百元。
但對剪標或無標的服裝,多個商家信誓旦旦地表示,肯定是原單,他們有特殊的貨源渠道。
不過,解放碑Burberry專賣店店員表示,Burberry所有余單和殘次品全部由總公司收回。而Armani解放碑店相關負責人也表示,Armani所有貨品都從意大利統一出口,不存在尾單或原單一說。
“現在外貿貨很少了!”廣州市曼言服飾有限公司賈經理透露,尾單有是有,但為杜絕接單工廠私自加量,國外品牌會對提供的主輔料、商標等嚴格控制,所以能夠流入市場的外貿貨數量很少。一些大公司為避免侵權,還會收回尾單,因此,國際一線品牌的外貿貨收集較困難,貨品樣式、型號都得“碰運氣”,不能保證隨時有貨。
既然外貿服裝廠不出售尾單,原單也很難保證供貨,那么外貿貨從何而來?一位從事外貿服裝銷售的知情人士透露,廣州、深圳等地有大量廠商專門制造仿冒貨,很多店家的“外貿原單”都由此而來。而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輕紡服裝商會副會長程其飛則表示:“市面上的外貿貨,近90%都是仿冒品。”
原因
市場大利潤高 進價不到正規品牌一折
不少外貿服裝是否原單,真假莫辨,為何能夠大行其道且經久不衰?
“外貿服裝盛行的首要因素當然是高利潤的驅動。”程其飛說。
“我們提供的商品一般都是以吊牌價1~2折供應,有的甚至低于1折,你們零售商的利潤空間很大。”賈某說,他供應“香奈兒”、“歐時力”等不少品牌,一般一件吊牌價4000元左右的連衣裙,400元不到就可以拿貨。同時,按照產品是否剪標、瑕疵程度、是否為過季產品等標準,價格還可上下浮動。如果零售商按照一定金額下訂單,不要求具體款式、型號拿貨,由批發商配貨,價格還能更便宜。
“如果商家以這個價格甚至更低價格進貨,再轉手賣個幾百上千元,其利潤不言而喻。”程其飛說。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品牌真偽難以鑒別,只要低于專柜價就可接受,眾多商家正是看準這一盲區隨意定價,利潤空間大大提高。
{page_break}
賈某表示,外貿貨零售商進入門檻很低,他們不需要繳納保證金、加盟費等,只要有店面、進貨資金,就可立刻開張做生意。
“款式傍名牌,價格又親民,沒理由不買。”在解放碑一家知名保險公司做會計的王小姐說,雖然她知道老板所謂的“出口轉內銷”并不可信,但外貿服飾的顏色、款式、質量都不錯,因此她并不關心服裝是貼牌貨還是仿制品。
不少消費者認為,外貿貨的品質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原因。不過,多數人承認對外貿貨的真假只是“跟著感覺走”,“也許價錢高的會是真的”。程其飛則稱,市民爭相購買“原單”貨,一是追求奢侈品的虛榮心理,二是對外國貨質量的信任。
難題
監管困難 是否仿冒品很難鑒定
多年來為何不能杜絕仿冒外貿服裝?“最大的障礙在于無法鑒定。”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說,工商部門對商品的監管有兩方面,一是質量檢測。每年會定期進行抽檢,“檢測的內容主要針對質量,比如羊毛含量、羽絨服成分等。”該負責人介紹,但檢測依據的是《產品質量法》,不會涉及是否是原品牌。
而對品牌真偽的鑒定,由于操作難度較大,一般是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舉報后再介入。“一些著名商標在國內通常有知識產權代理人,他們專門深入市場發現有假冒的就向工商部門舉報,然后進行查處。”該負責人說,知識產權代理人須向工商部門提供鑒定書與委托書,工商部門再進行現場檢查與認定,如確定假冒,按照調查—告知—處罰的流程辦理。
“工商部門在質量抽檢中如果發現同一品牌價格懸殊過大,或有明顯假冒痕跡的貨品,也會通知品牌權利人進行鑒定。”該負責人說,但這類情況很少,主要靠商標所有權人和消費者舉報。“不過商標所有權人畢竟力量有限,市場混亂在所難免”。
觀點
阻擊仿冒 提高國產貨質量是根本
“要想杜絕仿冒名牌商品,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國貨的質量,重塑國貨形象。”程其飛認為,首先,國貨應努力提升自身品質獲得信任,這是杜絕仿冒國外名牌盛行的根本。其次,應當正確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購買服飾以舒適、適合自己為標準,而不是盲目追求品牌。程其飛建議,監管部門對生產、銷售違法仿冒商品的行為,應加大打擊力度,維護一個良好的市場秩序。
高利潤催生外貿店盛行,但商家數量增加,加大了市場競爭,也使原單貨源緊俏,致仿冒品泛濫。很多外貿服裝店老板都表示,同質競爭加大了內耗。同時,網絡購物逐漸興起,無論從數量還是品種上都要優于商鋪,人們的選擇面廣,不必逛街逛到腳軟。
程其飛說,外貿服裝店如果還抱著過去蒙顧客的想法,必然行不通,因此,商家應開拓貨源,多渠道進貨,并轉而多代理國產品牌,提升自身信譽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