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戶外用品缺乏行業統一標準
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市區百盛、振華等商場內的戶外用品專柜。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端午小長假前夕,戶外用品的銷量比平時翻了兩番以上,與天熱有關,賣得最好的就是防曬服了,尤以女性消費者居多,“一個星期就賣了100多件。”
端午節后,記者從市消協和市工商局了解到,接到部分消費者關于戶外用品的投訴。“多數是在路邊小店買的,防曬衣是最多的,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就是防曬衣沒有起到防曬的作用”,市消協工作人員說。
防曬衣的價格差距很大,從八九十元到兩三百元都有。而且,不僅是戶外用品專賣店或商場專柜,即便是路邊一些不起眼的服裝店也有售。市民李女士說,“商場賣的應該沒啥問題,但就是貴了些。”
市民趙凱有不同的看法,不是說商場里的東西就一定好,但最起碼說明這個牌子應該有一定的質量保障,很多消費者對戶外用品接觸得比較少,防曬衣能不能真的防曬?沖鋒衣能不能防雨?多數人都是兩眼一抹黑,如果能有一個國家標準進行規范就好了,廠家也沒法推卸責任了。
戶外用品暫無國標維權難
很多商品都有國家或行業標準進行約束,而國內戶外用品暫時還沒有相關的權威標準。沒有標準,意味在出現意外時,消費者難以提供出有力的證據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和戶外用品有關的投訴,多數問題都不大,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商家宣傳的效果和實際往往差距很大,這就讓心理感覺很不平衡”,市消協工作人員介紹了一個節后接到的投訴:奇山小區的王女士買了一件防曬衣去南方旅游,回煙臺之后發現自己被曬黑了,“難點在于,防曬衣沒有國家標準,穿了防曬衣是不是就一定能保證一點兒也不會被曬黑?能不能因為曬黑了就說明這件防曬衣的質量存在問題?如果不進行權威的檢測,這是根本說不清楚的。
市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戶外用品時,最好選擇信譽較好、專業制作的品牌,優先選擇到大商場內的專柜或知名品牌專賣店購買。對于銷售人員的宣傳也不要一概聽信,以適用為主要原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