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用科技來溫暖用戶體驗
迅速發展的互聯網和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傳統服裝行業正面臨著渠道變革的沖擊。
“對中國時裝產業來說,互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領WHITE COLLAR”)董事長苗鴻冰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作為中國本土高端時裝品牌,白領精準的定位讓其創立20年來一直處于行業領先位置。如今,面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互聯網大潮的挑戰,白領在產品結構及營銷策略上主動進行了創新變革。
日前,白領微信營銷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苗鴻冰透露,微信終端以當季最新品為主,線上的客戶有優先瀏覽和購買權。目前,白領的互聯網銷售占全部銷售的10%,按照苗鴻冰的預期,未來幾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0%~40%。
調整產品結構、瞄準新的顧客,是白領創新最重要的環節。
在苗鴻冰看來,二維碼代表的不僅是科技的力量,更意味著便捷的用戶體驗。而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是白領品牌20年來最看重的。
在中國,把商標拿掉,還能讓人看出是什么品牌的商品并不多,而白領正是其中之一。成就其今天的一個因素,就是白領一直在產品、服務、營銷上主動進行創新。
“白領經過20年的發展,正處在創新的關鍵節點,跨越這個節點需要特別多的努力。”在苗鴻冰看來,調整產品結構、瞄準新的顧客,是白領創新最重要的環節,這需要緊扣客戶的需要來變化,而不是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
在1994年創立之初,白領就將其定位為“成長于天子腳下的地道的高級成衣品牌”,有知識、有地位、但不張揚的女性定位也讓白領在過去20年間始終保持行業領軍人的位置。“定位準確非常重要。”苗鴻冰說。
20年來,白領曾將一件女裝賣出一輛汽車的價錢,如今,企業家、明星,乃至國家領導人都是白領的客戶。而伴隨白領成長的客戶已經逐漸步入50歲~60歲的年齡,拓展新客戶成為白領進行創新的策略。
“70后已經成為消費主力,但這部分群體的消費模式和之前的客戶是不同的。”苗鴻冰說,專門為互聯網購物打造的品牌“e-WHITE COLLAR”便應運而生。
“對一個有穩定客戶群的成熟服裝品牌來說,用互聯網的方式引導老客戶適應新的消費模式,難度很大,莫不如新建立一個品牌。”苗鴻冰坦言。
相比WHITE COLLAR ,“e-WHITE COLLAR”的設計風格更年輕,成本更低,因此零售價格也更具優勢。
白領曾非常看重“幸福感營銷”,即非常好的創意、極具特色的產品、合理價格、增至服務及幸福憧憬。但在互聯網和新媒體浪潮的巨大沖擊下,傳統服裝行業正面臨著渠道變革的沖擊。
新客戶群的誕生,新需求的出現,都給服裝企業帶來了機會。如何用消費者喜歡的方式與之交流、挖掘他們的潛在需求,白領在營銷渠道創新上做足了文章。
日前,白領官方微信平臺——WHITE COLLAR APP端正式上線,這意味著,繼百貨公司店中店、專賣店、互聯網購物外,消費者又多了一種購買體驗。
與實體店及既有的淘寶、京東、天貓、微商城等模式不同,苗鴻冰透露,微信終端以當季最新品為主,線上的客戶有優先瀏覽和購買權。
事實上,在服裝行業,白領已“觸網”多年,早在2003年“非典”期間,白領即通過互聯網實現了第一筆網上銷售。但在網絡信息爆炸的今天,白領更希望微信平臺的推送不會打擾到客戶。
“利用微博、微信營銷,但不能打擾到客戶,使推送的內容不被拉黑,還能把廣告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植入進去。”苗鴻冰說。
“這背后體現了白領營銷策略的調整和創新。”苗鴻冰說,目前,挖掘新客戶已成為白領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了解,白領目前的互聯網銷售額占全部銷售的10%左右,苗鴻冰說,希望未來這個數字能達到30%~40%的水平,但需要很長時間。
目前,白領的APP營銷由一群從國外回來的年輕人在操盤,苗鴻冰給了這個團隊極大的發揮空間,使其盡量不被干擾。
白領之所以能夠20年穩居行業領先地拉,源于其善于將科技力量與服裝等諸多產品的創意和設計相融合,將產品創新發揮到極致。白領的成功說明企業要想把品牌做深做透,就必須采用科技與人文、藝術相結合的方式,只有把產品做成作品,企業才能有真正的未來!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集團董事長李志起
堅守“小而美”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融資上市做大做強的時候,即便面臨服裝行業的整體不景氣,白領仍然堅守用企業自有資金發展。
早在10多年前,就有風投機構關注白領,苗鴻冰也曾兩次和風投深入接觸,但就在資金即將進入白領之前,他選擇了放棄。
在苗鴻冰看來,拒絕風投,不是白領心胸不夠大,而是風投希望在兩三年時間內做大企業,這并不符合白領一以貫之的“做精不做大”的目標。
“在服裝行業,做品牌需要時間,要耐得住寂寞,是歷練和熬出來的。沒有哪一個高端品牌是資本吹大的,否則一定不是高端品牌。”苗鴻冰說,做大企業再出局,這樣的上市目的與他的人性是相悖的,只有讓自己沒辦法退出,你才會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
事實上,從1994年創立至今,白領前進的步伐一直很“穩健”。20年來,白領在全國只有幾十家店面,在很多城市,消費者并不能購買到白領服飾。
在這種“饑餓療法”的市場理念背后,實際上正是白領一直堅守的精致、細節決定成敗的品牌價值。“我很享受‘小而美’的狀態,中國缺的正是‘小而美’的公司,只有‘小而美’組成了大的市場產業,如果都是大而強,行業就不美好了。”苗鴻冰說。
正如白領多年來打“幸福感營銷”牌一樣,苗鴻冰“固執”地認為,一年發展100家店就不是白領了,至少在目前,“小而美”的發展戰略帶給他的是幸福。
站在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起點,苗鴻冰告訴記者,白領目前和未來需要思索的是:顧客去哪了?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有特色、能帶來驚喜、享受、科技感和性價比高、去LOGO化的產品?
如今,2008年以來經濟危機的影響仍未消除,有最新的報告稱,上半年的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業將繼續面對“寒冬”。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苗鴻冰認為,在低迷的大環境下,服裝企業應該調整預期。在他看來,能接受負增長的企業,才是優秀的企業。人和企業都需要有一個空檔期,為的是更好地前進。
中國缺的正是“小而美”的公司,只有“小而美”組成了大的市場產業。
科技驅動時尚
時尚公司對科技應該有更敏銳的嗅覺。
2013年圣誕節期間,在美國短期休假的苗鴻冰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美國引領全球科技,那么時尚公司可以學習些什么?
于是,在他走訪了谷歌、Facebook、蘋果等世界科技巨頭后,“科技的溫度”成為白領2014年冬季的主題。
“在全球經濟形勢不如過去的情況下,人們需要溫暖。其實科技是冷冰冰的,但讓科技來溫暖客戶,是特別好的創意。”苗鴻冰說。
從一個概念,到變成面料,苗鴻冰帶領他的團隊將當下最熱的二維碼融入到了白領的服裝、櫥窗、絲巾、胸針、耳環等諸多產品的創意和設計中。
“科技帶給我的震撼和影響極其深遠,時尚公司對科技應該有更敏銳的嗅覺。”在苗鴻冰看來,二維碼代表的不僅是科技的力量,更意味著便捷的用戶體驗。而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是白領品牌20年來最看重的。
2014中國國際時裝周將在10月底開幕。苗鴻冰透露,白領將在閉幕秀上上演一場跟二維碼有關的時裝發布,走秀臺將不再是“T”型,而是二維碼,時尚、創新、科技將是本次閉幕秀的主角。
據了解,近十多年來的中國國際時裝周,閉幕秀都由白領這個本土高端女裝品牌來完成。在時尚界,苗鴻冰不一定是最時尚的,卻一定是最潮的。他的iPhone手機里安裝了大量APP,有道、途家、大眾點評、滴滴打車……苗鴻冰都能將其用到極致。
事實上,白領從互聯網科技中已經嘗到了甜頭。通過與大眾點評的合作,創新團購業務模式;利用途家,閑置的白領員工公寓、位于北京密云的白領莊園成為來自世界各地旅行者的家,而且預定火爆。
苗鴻冰認為,走下神壇的互聯網告訴我們:極具特色的產品+優質的服務+互聯網思維=成功,優秀企業的最高境界是對商業領先的直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