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手工棉花胎的成型需要經過很多工序
“先把摘來的棉花曬開、剝掉棉花籽,才能拿來做棉被。”於師傅介紹說,彈棉花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講究,“做出來的棉花胎要中間厚、周圍薄,這樣的被子蓋起來才舒服。”
一彎彈弓、一把彈花榔頭、一個撳花盤、一張木制磨盤以及一根甩絲棒,這就是彈棉花要用到的工具。
彈花榔頭有節奏地落到彈弓的羊腸線上,弓弦一邊發出“嘭嘭、啪啪”的聲音、一邊均勻地上下左右振動。平放在門板上的棉花隨著弓弦躍動起來,這就是彈棉花的場景。彈完之后,於師傅就要往棉花上布線、再用直徑約為50厘米的竹編撳花盤按壓棉花,最后用磨盤來回磨,使棉花和紗線粘連在一起。
“先拿手磨一遍,然后人站在磨盤上磨,這樣做出來的棉花胎才結實、不容易破。”於師傅說,“人站在磨盤上時,全靠身體扭動帶動磨盤前進,先在外圍蕩一圈,慢慢靠近棉花胎中心,這樣要重復六七遍。”可以說,這是做棉花被過程中最難、也是最累的一道工序了。
彈棉花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就算是數九寒天,氣溫達到零下,忙于彈棉花的於師傅也總是只穿一件單衣、額頭冒著熱汗。
“一面彈好還要彈反面,做好一張棉花胎總共要七八道工序。”於師傅回憶說,從每天早上六點開始忙到晚上六點,一天也只能彈兩三張手工棉花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