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進口服裝不合格率達21.8%
12月1日,從山東檢驗檢疫局獲悉,山東檢驗檢疫局近期依法開展了2014年山東省內第一階段商品監督抽查。
其中,進口服裝55批,包括成人衣服以及童裝,不合格12批,不合格率為21.8%,主要涉及韓國、泰國、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土耳其等國,不合格原因為不符合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如無中文標識,使用說明未標明安全類別等。
此次監督抽查檢測了215批進出口產品,其中抽查進口產品171批,出口產品44批,涉及服裝、鞋、濕巾等6類商品。通過抽查檢驗,共檢出進口產品不合格48批,不合格率為28%;出口產品不合格9批,不合格率為20%。
相關鏈接:
10月,紡織品出口增長13.8%,超過服裝8.2%的增幅。從數量和價格指數分析,紡織品主要由數量增長帶動(出口數量指數為115.7),而服裝主要由出口價格帶動(價格指數為102.2)。紡織品中增長迅速的商品主要是面料(增長17.2%)和制成品(增長12%),紗線僅增長5.5%。
服裝中針織、梭織服裝出口量合計增長7.4%,其中價格較低的針織服裝出口量下降0.8%,梭織服裝增長24.5%。今年1~10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分別出口928.8億美元和1555.9億美元,分別增長5.8%和6.7%。大類商品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針織、梭織服裝出口量增長8%,出口平均單價下降1.2%。
7月以來,紡織品服裝月度進口持續下降,10月依然沒有起色,當月下降4.7%。其中紡織品下降8.4%,大類商品紗線、面料進口分別下降8.9%、12.9%,制成品增長4.1%。1~10月,紡織品累計進口下降5.8%,其中紗線、面料分別下降7.8%和9.7%,制成品增長6.6%。服裝增長18.7%,其中大類商品針織、梭織服裝合計進口4.6億件(套),增長65.7%,進口平均單價下降26.6%。
10月棉花進口量明顯收縮,僅進口8萬噸,同比、環比分別下降42%和33%,進口平均單價下降38.1%。1~10月,棉花累計進口208.4萬噸,進口平均單價小幅增長3.5%。隨著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落實,10月份各地籽棉收購加工工作也逐步展開。
在政策的引導下,皮棉現貨價格回歸市場定價機制,呈較大幅度下調,內外棉差價縮小。由于內地補貼政策暫未落實,內地棉農惜售嚴重,收購進度仍然遲緩。新疆采收進度較內地略快。
10月中上旬,國內皮棉現貨價格延續9月跌勢;10月下旬紡織企業開始進行原料補庫,皮棉現貨價格止跌企穩。10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 3128B)月均價為14848元/噸,環比每噸下跌1743元。
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價74.80美分/磅,環比每磅下跌2.53美分。1%關稅和滑準稅下折人民幣分別為11772元/噸和13968元/噸,分別低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076元和880元,差價分別縮小1354元和1520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