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嬰幼裝標識讓人看不懂
根據國家要求,“GB 184012010”實施后,不符合標準的紡織服裝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截至目前,新國標已經過了兩年過渡期,正式實施已經3年,5年時間,沿用2003年版舊國標的產品卻依然在濟南銷售,而且王女士的遭遇也不是個例。
記者在泉城路的百匯奧特萊斯4樓看到,很多知名運動品牌服飾在低價銷售,其中在耐克銷售區有一排男士薄棉服,標牌上寫著執行標準“GB 18401-2003”,而非2010年新版標準。銷售人員表示,這些都是正品尾貨,肯定都符合國家標準,至于符合哪個標準就不清楚了。
在泉城路一家大型商業綜合體的H&M服裝店嬰幼兒服裝銷售區,服裝標牌在“執行標準”一欄幾乎都印著“GB 18401”字樣,而非“GB 18401-2010”。記者問該標準是2003年版的還是2010年版的,銷售人員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有專家認為,這種不標明國家標準年份的做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2003 年的舊國標“GB 184012003”同樣以“GB 18401”開頭,因此無法判斷其執行的究竟是新國標還是舊國標。事實上記者走訪發現,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的一些服裝在執行標準一欄也同樣只寫“GB 18401”。
記者走訪的以上商家都是大店,標識不規范問題尚且不少,至于街頭小服裝店及嬰幼兒童裝店,問題就更多了。比如在解放路沿線一童裝店,一款針織上衣標著適合2-4歲,還標著“嬰幼兒用品”及“A類”字樣;但根據新國標,3歲是個分界點,23歲可以標A類,3歲以上只能標B類或者C類。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詢問購買服裝時最看重什么,多數人回答首先是款式,其次是材質,至于標牌上標準的安全類別,A類、B類還是C類,分別適合怎么穿,就很少有人關心了。
“現在很多人都在關心食品安全,很少關心服裝安全,殊不知有毒的服裝對人體危害不亞于有毒食品。”濟南一家服裝生產企業質量負責人張先生說,服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受污染的機會很多,例如棉、麻等原料,在種植過程中有農藥殘留于棉花、麻纖維之中;紡織原料在儲存時,要使用防腐劑、防霉劑、防蛀劑,此類化學物質殘留在服裝上,會導致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癥……服裝緊貼或靠近人的身體,選購時一定慎重,為此,國家才將服裝安全分為A類、B類、C類,以方便選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