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跨境電商企業要么高調轉型,要么低調死去
雖然跨境電商的試點是從2012年啟動的,但是一開始的政策主要針對出口,尤其是零售出口。之所以說2014年是進口跨境電商元年,就是因為海關56號文及57號文的頒布實施。56號文明確了海關對進口跨境電商的監管思路,也即三單對接;57號文賦予了網購保稅進口的合法身份,也即1210監管代碼。
2015年6月,國務院頒布《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指出,要“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李克強總理在鄭州考察時,勉勵進口跨境電商企業“在質疑聲中成長”。看來,盡管進口跨境電商政策依舊存在些許的不確定,但其逐步的明朗化監管將促使行業更加公平、健康的發展。
到了2015年,海關總署推動了政策的落地實踐。5月份《關于調整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監管海關作業時間和通關時限要求有關事宜的通知》提升了進口商品的通關效率,贏得行業廣泛贊譽;9月份《關于加強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監管工作的函》打擊了網購保稅試點中的不規范行為,例如刷單逃稅、非試點城市的網購保稅業務等。從這可以看出,海關努力在做兩件事:一是加強通關便利化,讓企業能夠低成本快速通關,對應的是5月份文件;二是加大監管力度,防止不良企業利用進口跨境電商通道從事走私違法活動,對應的是9月份文件。從某種程度來看,這兩者是矛盾的:嚴格的監管會導致通關效率的降低,寬松的通關環境又會帶來監管漏洞。做好這兩者的平衡,是海關監管最大的挑戰。
與海關面臨同樣挑戰的是質檢總局。2015年5月,質檢總局終于出臺了針對進口跨境電商的政策文件《關于進一步發揮檢驗檢疫職能作用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該文件提出的“跨境電子商務清單管理制度”(原文表述:除以下禁止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入境外,全面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屬于典型的負面清單,本應算是行業重磅利好。然而,10月份《網購保稅模式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瞬間將從事食品、化妝品的網購保稅跨境電商冰冷化,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其監管模式與一般貿易進口幾乎一致。該文件尚未正式發布實施,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完全按照意見征求稿實施發布,保稅進口模式下的食品、化妝品將受較大影響,直郵進口或將迎來更大發展。
外匯方面,外管局2015年1月出臺7號文《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取代之前的5號文,將外匯支付的試點區域覆蓋全國,并開放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試點申請。目前,有超過3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跨境支付牌照。對于進口跨境電商來說,采用國內銀行卡或支付寶等收單,再通過具有跨境支付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購匯,甚至直接通過開通跨境電商支付業務的銀行購匯,便可順利完成對國外合作方的外匯支付。
財稅方面,政策依舊是一片空白??梢源_定的是,2016年肯定會出臺針對進口跨境電商的稅收政策,且政策制定思路是基于與一般貿易的公平性出發;無法確定的是,最終的具體政策到底長啥樣?業內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直購進口模式繼續執行行郵稅方式,但取消50元免收額;網購保稅模式實施綜合稅,具體稅率是“關稅+增值稅”的七折(另有說法是統一為11.9%),并取消免稅額度。一旦該政策實施,進口跨境電商的通道成本將增加。理論上來看,其將加劇水客攜帶、郵件快件入境等灰色通關。然而,只要海關在入境關口加大核查力度,灰色通關將難以壯大,陽光化的進口跨境電商依舊是規模企業的不二之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