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PPI觸底 工業品短線存支撐
近期化工、金屬、造紙等工業企業紛紛對產品進行提價,商品期貨市場上漲價題材躍躍欲試。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有資金開始押注PPI觸底,化工及黑色系商品短線存在支撐。
漲價題材躍躍欲試
大宗市場近期漲價題材再次燃起了“小火苗”,一方面在豬周期拐點預期提振下農產品表現優異,另一方面,原油反彈及外部形勢趨于好轉也為化工品及部分金屬品漲價提供了機會。
“近期化工下游行業需求提速信號明顯,基建及地產、家電、紡織服裝等行業預期增長依舊較好,供給端多數子行業新增產能增速在6%以下,相關化工品供需景氣向好。受原油上漲推動,部分庫存去化較好的化工品種率先上漲。”中金公司化工行業研報稱,預計化工品價格有望延續反彈。
無獨有偶,進入3月份,漿紙系紙企密集發布文化紙提價函,龍頭紙企甚至已經開始發布4月份漲價函。一些金屬企業也紛紛對產品進行了提價。
“這或許是PPI觸底企穩的征兆。”業內人士稱,在近期漲價題材異軍突起的背后,有資金已經開始押注PPI觸底。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2月,PPI同比增速與前值持平,低于市場預期的0.2%,環比連續4個月下降。分行業看,石油開采、黑色金屬采選、石油加工行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5.0%、1.8%、0.9%;計算機通信、造紙、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原料行業價格環比分別下跌0.8%、0.6%、0.5%、0.5%。
從期貨盤面來看,文華財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份,螺紋鋼、鐵礦石、焦煤焦炭期貨主力合約已連續三個月上漲,其中鋼礦漲幅更為顯著。文華財經工業品期貨價格指數1、2月份分別上漲6.25%、1.48%。
招商銀行研報稱,高頻數據顯示大宗商品價格仍保持穩定,若大宗商品價格后續沒有大幅度下跌,PPI有望反彈。但從基數上看,2018年第二、三季度是大宗商品價格的高位,因此今年第二、三季度PPI仍大概率將落入通縮區間。但隨著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PPI持續通縮的可能性較小。
商品回暖或促PPI“翹尾”
據業內人士介紹,2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同比上漲5.5%,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了1.6%。
卓創相關分析認為,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環比和同比均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2月份鋼鐵原材料和成品鋼材價格的寬幅上漲,鐵礦石和廢鋼鐵作為原材料,2月份價格均較1月份出現明顯上漲,較去年同期漲幅也較可觀。2月份黑色金屬行業價格普遍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巴西淡水河谷礦難事件使得市場對鐵礦石產能供應預期減少約近4000萬噸,市場炒作情緒大幅升溫。尤其是春節后,黑色期貨品種大漲,現貨市場快速拉升。
“但最終由于剛需釋放有限,社會庫存處于偏高位置,對成品鋼材產品價格向上空間產生制約,價格因需求和出貨壓力回落,黑色金屬行業出廠價格指數漲幅因此有限,尤其是黑色金屬冶煉和延壓工業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仍處于低位。”卓創資訊分析認為,經過2月份鋼材市場的去庫存操作,3月國內鋼材市場供需矛盾逐漸緩和,出貨壓力不大,3月份鋼材價格有望低開高走,3月份黑色金屬行業出廠價格指數或繼續上漲,且漲幅較2月份或有所擴大。隨著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反彈,PPI或穩中走高。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方面,CRB現貨指數短期維持震蕩格局,從長周期來看處于下行趨勢。中航證券分析師符旸表示,外部價格對國內PPI會產生向下的作用力。今年穩增長政策以減稅為抓手,短期內不會造成工業品需求的快速增加,預計PPI環比很難出現大幅波動。近期工業品價格比較平穩,結合“翹尾”因素,預計3、4月份PPI同比有望出現階段性回升。不過,5月份之后大概率回落,預計全年PPI同比較去年顯著走低。
化工及黑色系短期存支撐
從投資角度看,今后一段時間哪些大宗商品尤其是工業品期貨具有突出機會?
化工方面,中信期貨指出,從油產業鏈看,近期油價走勢偏強,繼續對瀝青、燃料油形成成本支撐,仍是板塊中表現最強的品種,而其他幾個品種由于基本面的壓力相對偏弱,但也能感受到原油帶來的支撐。烯烴產業鏈上,LLDPE、PP和PVC在短期基差修復后,存在一定賣保壓力,特別是升水處于高位的PVC,短期存在一定壓力,因此短期有原油支撐的情況下,盤面可能只是謹慎跟隨,未來關注需求回升和檢修帶來的利多兌現情況,整體重心仍有望逐步回升。此外,芳烴產業鏈上,PTA近期連續回調后,產業鏈價差在修復,聚酯利潤企穩反彈,后市關注需求回升帶來的支撐。2019年PTA缺乏增量供應,聚酯持續投放后,供應仍有望再次偏緊,長線依然看好PTA價格。
黑色系方面,國投安信期貨指出,鋼材需求有所復蘇,供需面穩中向好,近期去庫速度加快,考慮到庫存絕對值較高,后期仍有待觀察。從1-2月地產數據看,銷售低迷帶動新開工增速回落,但投資依然較為堅挺,建材需求中短期內無憂。預計螺紋短期震蕩偏強,上行阻力依然不小。
“翹尾因素可能會驅動PPI短期回升,但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走強缺乏基本面支撐。”符旸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