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中國工廠停產影響印度紡織服裝業!
致命的冠狀病毒已被宣布為全球性緊急醫療事件,并同時影響著全球制造業。疫情同樣影響了紡織和服裝業,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根據印度服裝制造商協會(CMAI)的新聞聲明,中國冠狀病毒導致的停產也將影響印度紡織服裝業。中國的普遍情況以及開始生產的不確定性,對依賴中國原材料供應的印度制造商構成了重大問題。同時,全球服裝品牌將不得不考慮其他制造目的地,例如印度。
CMAI列出了冠狀病毒對印度紡織服裝行業的一系列影響。
1、印度向中國的紗線出口減少
平均而言,印度每月向中國出口2000-2500萬公斤棉紗。國內市場的棉紗價格下跌了3-4%,因為貿易商預計由于中國的普遍形勢,中國的需求將減少。冠狀病毒的進一步延長將導致中國棉紗進口量下降,從而影響印度的棉紗出口業務。這將把印度多余的棉紗轉移到國內市場,進一步降低棉紗的價格。
2、合成紡織品和飾件
印度每年從中國進口價值4.6億美元的合成絲和3.6億美元的合成紡織品。還進口了價值超過1.4億美元的配件,例如紐扣、拉鏈、衣架和針。印度沒有滿足如此多這些原材料需求的國內供應基礎。
由于這一流行病,自農歷新年以來,中國紡織工廠已停止運營。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印度服裝制造商將需要考慮其他替代方案,包括本地采購,這可能反過來將制成品成本提高3-5%。除此之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確定供應商可能在交貨期、質量和成本方面都有影響。
3、全球對防護口罩的需求增加
中國正在向全球進口大量醫療防護裝備,包括手術口罩和防護服。此類產品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甚至西方國家的銷售急劇增長。此類產品的供應無法滿足需求。
2020年1月31日,印度政府禁止出口包括服裝和口罩在內的所有個人防護用品,以免印度短缺。然而,將近一周后,該禁令被取消,以幫助中國抗擊這種疾病。
4、印度合成價值鏈無法獲益
印度政府通過取消對純對苯二甲酸(PTA)征收2.5%的反傾銷稅,以對合成絲制造商的救濟,加強國家的合成紡織產業。但是,湖北以及中國中部許多地區(原料的制造中心)實際上處于停滯狀態。因此,目前無法選擇從中國進口PTA,制造商仍被迫依靠國內供應來滿足其需求。
5、從中國轉移服裝訂單
在1月份,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買家通常會前往中國與下一季的服裝出口商進行談判。然而,由于冠狀病毒的恐慌,大多數購買者正在尋找替代品。
仍然有利于中國的一個因素是,許多公司已經生產了適合春夏季的服裝。工人經常在春節前后假期休假回家(正好在疫情爆發之前),因此公司計劃在此期間減產。
但是,如果這種情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繼續,買家將被迫認真探索其他選擇,孟加拉和印度將在越南、柬埔寨或其他任何東南亞供應商之前獲得優勢。印度擁有完整的供應鏈,因此在競爭中名列前茅,但另一方面,印度服裝制造商既沒有規模,也沒有成本競爭力,無法證明自己是可靠的采購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