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紡織商圈分批復工首日:嚴防疫、搶旺季、談轉型
3月9日,廣州輕紡交易園復市營業,這是中大紡織商圈首個迎來復市的市場。一方面,中大紡織商圈在中國紡織業界中素有“北柯橋南中大”的盛譽,其復市影響著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另一方面,中大紡織商圈擁有59個專業市場、近2.3萬家商戶、集聚來穗人員約15萬人,其防控同樣備受關注。
廣州輕紡交易園復市首日,記者下午3點在現場看到,入口處工作人員正向準備入園的人員介紹。如果通過“穗康健康碼”、“交易園通行證”、手機漫游地信息查詢這三項健康監測,驗證完畢、測溫正常后就能入園。當日入園人數不多,并不太需要排隊等候。園區內,一些商戶已經開業,秩序井然。

中大紡織商圈剛剛“蘇醒”,接下來將面對需解決的課題,如何兼顧防疫與復市?復市的標準是什么?疫情對于原是旺季的3月的影響如何?對中大紡織商圈有無影響?一起聽聽中大紡織商圈的各方代表怎么說。
廣州輕紡交易園總經理楊志雄:
首日超四成商戶已復市,當務之急是抓旺季
“3月是傳統旺季,現在最重要的是抓銷售。”楊志雄表示,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廣東占了三成左右,尤其是春夏女裝和男褲,廣東的影響很大。而在面料市場,中大紡織商圈大概占據全國六成交易。面料是服裝產業鏈的上游,所以整個產業鏈的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
楊志雄說,廣州輕紡交易園轉型升級較早,此次受到的波及相對較小,其早在2017年就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全國第一批12家“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平臺)”中廣東唯一入選的產業園區。該園區主要以面料的設計、研發、展示為主,未來將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開創更多的時尚品牌。

中大國際創新谷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律:
成熟一個復市一個,20多家市場已經提交申請
“成熟一個復市一個。”中大國際創新谷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律說,中大紡織商圈擁有59個專業市場,目前已經收到20多家市場提交的申請,但各市場復市前須經區科工商信局、衛生防疫部門、區公安分局、中大管委會現場檢查審核通過并報上級批準之后方可復市,分批有序推進。到3月10日,將會有4家市場復市,其他市場也將分批有序復市。
李律表示,中大管委會已經派發了《中大紡織商圈復市工作指引大全》,要求各市場嚴格按照指引操作。如商圈營業時間暫定為每天10:00—17:00;每個檔口要限制人數經營,原則上人均面積≥20㎡,不能出現聚集情況等。
特別在人員排查到位方面,各市場要通過“穗康”小程序、釘釘APP、手機漫游地信息查詢等方式,對市場員工和返回復市的全體商戶人員的健康狀況、籍貫和過去14天去向進行排查登記,建立“一人一檔”登記和“健康碼”進出制度,做到情況明、底數清。14天內有重點疫區旅游、生活、逗留經歷的,應按照規定隔離14天后且身體健康者方可復工。

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總經理孫秀書:
是契機,也是商機
“目前是契機,也是商機。”3月10日,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也將正式復市,孫秀書表示,該市場有約940戶、3000多人,預計85%的商戶可復市。在他看來,此次疫情將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的轉型升級再次推動,他們早就指定了計劃,推動廣州長江(中國)輕紡城邁向時尚產業。
據悉,長江(中國)輕紡城將升級為“長江國際紡織時尚中心”,而中大紡織商圈主要龍頭市場也都紛紛拿出了轉型升級的方案:廣州國際輕紡城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超級IP”的市場定位;廣州輕紡交易園提出打造“紡織服裝產業創新港”的市場定位;長江服裝輔料廣場將更名為“輔料時尚匯”,打造成為輔料設計創意空間;珠江國際紡織城積極發展“網紅”經濟,提出時尚珠江定位;銀嶺國際家紡城擬升級為“銀嶺國際服裝設計港”……

百布聯合創始人李亞平:
O2O模式改造線下紡織行業交易模式
“疫情期間,百布平臺上的交易額變化不大,特殊時期不降就是升,我們的占比大大提升。”百布聯合創始人李亞平表示,百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紡織布料智慧供應鏈服務平臺,同樣在中大紡織商圈深耕了6年多,有五六成的商戶使用了該平臺,在疫情期間也幫助了商鋪渡過難關。
李亞平表示,針對商戶在生產、資金、庫存、物流方面遇到的問題,百布建立的中國最大的線上成品布流通平臺,可以實現布料交易全流程線上化,可實現無接觸交易。在生產環節,通過對產業鏈上游的智能化改造,坯布廠可獲得持續穩定的訂單來源,提升產能利用率;一批客商可獲得有品質保障、生產期可靠以及價格更合理的坯布。
未來,百布將繼續以O2O模式改造線下紡織行業傳統落后的交易模式。
廣州輕紡交易園古凡紡織陳明強:
開業首日已經收到珠三角地區新訂單
“明天員工將全部到崗,疫情期間我們也通過網絡訂貨,所以銷售不算完全中斷。”陳明強表示,過去這段時間訂單同比下降了30%-40%,目前庫存充足復業后不會影響銷售。今日開業后已經接到來自珠三角地區的新訂單,3月是傳統的旺季,他也在制定應對方案,希望能抓住旺季不影響全年營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