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重創銷售額大跌未來藝術市場將有哪些新秩序?
近日,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集團聯合發布由知名文化經濟學家Clare McAndrew博士所撰寫的第五版《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全面宏觀地分析了 2020年全球藝術市場狀況,剖析新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提出了對 2021年及未來市場的預測。受累于與疫情的斗爭,藝術市場在2020年銷售額下滑已成大勢,但危機也為變革和重整提供了動力。日前,Clare McAndrew博士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專訪,詳細解讀了藝術行業在2020年發生的重大變革。
全球藝術市場遇近十年最大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使得2020年全球藝術市場陷入了一段充滿不確定的時期,不少藝術機構被迫暫時停業,而近年來對銷售產生至關重要作用的全球各類型藝術銷售活動(藝術展覽、藝博會等)也被取消。由于藝術品買賣本質上是一種非必需品交易,而且長期以來都十分依賴自由購買力、線下活動和出差旅行來達成,因此危機下的藝術交易也尤為脆弱。盡管不少藝術品經銷商和拍賣行等通過線上平臺或其他方式找到了“Plan B”,但疫情對藝術行業的銷售和就業等情況都造成了重創。
報告指出,在總體銷售額方面,2020年全球藝術品和古董的銷售額估計達501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了22%,這也是全球自2009年金融危機沖擊以來,藝術品市場遭遇的最大的衰退危機。從地域上看,美國、大中華地區和英國盡管銷售上均出現下滑,但這三大主要市場繼續占據2020年全球銷售總值的82%。其中,美國市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按價值計算占銷售量的42%。而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20年第一季度受到的沖擊最嚴重,但在下半年恢復了增長勢頭,高端拍賣市場的強勁銷售幫助大中華地區最終與英國持平,兩者并列第二,分別占據20%的市場份額。
當被問及相比于2009年金融危機下的藝術市場衰退,2020年疫情危機下的市場環境有何不同時,Clare McAndrew歸納為市場供需、財富儲備和大眾心態這三方面的不同。她指出:“2009年金融危機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是,人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出售時機,因此當時的藝術市場上供應短缺,人們猶豫著不想把藝術品出手。但在2020年的疫情危機中,想買藝術品的高凈值群體財富繼續保持增長,也有人想賣藝術品,供需兩旺,但這一年中能交易的機會卻寥寥。”此外,兩次市場蕭條中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儲備情況也不相同。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顯示,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億萬富翁的數量下降了30%,其財富縮水了45%;2020年疫情危機下的億萬富翁數量增長了7%,財富同比增長了32%。Clare表示,這些億萬富翁的數量背后是一個個人,其中許多還是非常重要的收藏家。“與之前的金融危機不同,2020年高凈值人群更有錢、有時間、有興趣購買藝術品,只是由于銷售機會減少造成了總體銷售額的下跌。”另外McAndrew博士還提到,在兩場危機中看到了人們對藝術市場非常不同的態度。“2020年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健康、社交等問題上,但當人們意識到未來可能將與危機共存的時候,他們對陷入危機的畫廊和藝術家都表現了主動支持的態度,有興趣通過新的渠道支持藝術品銷售,推動了事情往積極的方向發展。這種情況在2009年時較為罕見。”
線上蓬勃,線下預期漸景氣
盡管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額下降對藝術行業造成的業務生存威脅尚無法全面衡量,但2020年也帶來了行業內重組和創新機遇,不少人認為這將會為未來的市場帶來持續變化。疫情給市場的運作系統帶來了外部沖擊,并由此帶來了產業的升級,最顯著的例子是數字策略和線上銷售的普及。
在2020年之前,線上渠道是經銷商與新買家建立聯系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全球買家群體的擴大、技術的發展和電商的流行,藝術品線上銷售一直在緩慢地穩步增長,但增速一直落后于其他行業。隨著疫情下旅行限制和線下活動暫停,傳統的畫廊和拍賣公司大舉加強數字化策略以維持流動性;一些藝術博覽會設立了在線閱覽室并借助各種第三方平臺擴大銷售途徑——能否及時轉向在線的交流、展覽和銷售,對許多畫廊、藝術經銷商、藝博會和拍賣行而言變得“生死攸關”。報告顯示,藝術品和古董的在線銷售額達到了124億美元,在線銷售所占的總體銷售份額也從2019年的9%擴大到2020年的25%,創下了新高。
藝術經銷商近年來一直是市場上最具彈性的主體之一,但疫情和不確定的環境給他們帶來了重大的挑戰。盡管許多經銷商保持了全年的經營和銷售,但在2019年小幅上漲了2%左右后2020年依然難掩頹勢,其總體市值下降了20%。危機的影響在經銷商行業內呈現不均勻分布,一些經銷商面臨倒閉的風險,但還有一些經銷商通過壓縮成本,成功地維持了盈利。一直以來,經銷商行業內常常出現“贏家通吃”的現象,體量大的經銷商銷售量也高,因此不少人擔心疫情極可能加劇行業內的兩極分化。但數據顯示,一些大型的畫廊或經銷商在2020年的銷售額跌幅也最大。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行為和經濟現實狀況,各體量級的經銷商都需要重新審視銷售策略和留意疫情給該行業帶來的結構性變化。
由于2020年大多數主要的藝博會等重要銷售活動被取消,藝博會的未來也成為藝術市場上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特殊的2020年暴露了過去20年藝博會日程過分密集、活動同質化嚴重、基礎設施費用高昂、對中小型經銷商帶來過高直接成本等問題。去年部分經銷商減少了參加展會的頻次,只參與能提供最佳回報的展會和最有效的推廣活動。數據顯示,2020年有61%的展會被取消,但其中大多數的博覽會(62%)提供了在線閱覽室或藝博會的數字版。在調查中,愿意在2021年前兩季度參加當地或國際藝博會的高凈值收藏家人群占約48%,到第三季度末則上升為68%,而到第四季度則有超80%的收藏家愿意參加。McAndrew博士表示:“我認為藝博會市場一定會再度繁榮起來,享受藝術市場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親自欣賞作品和與人交流的體驗。但整體恢復可能不會這么快,2021年可能還是艱難的一年,但之后我們會看到顯著的增長。”
在拍賣方面,2020年藝術品和古董的公開拍賣銷售額達到176億美元,比2019年的252億美元下降了30%。這是在2016年至2018年連續兩年增長后,連續第二年迎來總市值的下降,并跌至藝術品市場10年來最低水平。報告分析,盡管出現了有意愿購買藝術品的買家,但賣家們普遍認為2020年并不是將作品出手的最佳時間。因此不少賣家轉向了拍賣行私洽交易,導致了私人洽購的份額大幅增加。據統計,2020年的私洽銷售額超32億美元,比2019年大幅增長36%。值得注意的是,鑒于中國重新開放和恢復線下活動的速度快于歐美國家,大中華區去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拍賣市場,市場總值占整體公開拍賣銷售額的36%。
2021:試驗與挑戰并存
基于2020年供需皆旺卻苦于沒有交易機會的市場狀況,McAndrew博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預測了2021年藝術品市場可能出現的新趨勢,她表示:“2021年會是充滿試驗的一年,但我認為試驗也是一種挑戰。2021年將會有大量的本地合作交易活動出現,而2022年則會逐漸蔓延到國際層面,銷售反彈將會再進一步顯現。”
2021年剛剛拉開第一季度的序幕,市場狀況已然“風起云涌”。以往,數字藝術品僅占藝術品很小的一部分份額,但最近大熱的NFT作品激發了不少藏家對數字藝術品的收藏欲望,并引起了人們對數字創作的興趣。McAndrew博士分析認為:“人們一直在猶豫是否要購買和收藏數字藝術品,因為他們擔心可能會有人復制了原始藝術品的內容,或者他們不了解作品怎樣升值或如何評定藝術品的所有權。目前NFT的實際銷售可能有點虛高,但我們應該持續關注這個領域,幫助收藏家拓寬收藏的版圖。”除此之外,McAndrew博士還預測,未來藝術市場銷售的復蘇或將先從一些本地的藝博會活動開始。她說:“我認為首先會出現一些本地的藝術活動,可能由畫廊等藝術經銷商合作舉辦,有點像‘本地化版本’的小型藝博會,屆時將見到許多有趣的合作。而國際層面的藝術銷售活動復蘇則需要在疫情受到控制、各國旅行限制都放開后才會出現,目前看來仍需一段時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