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id="ck0wi"><source id="ck0wi"></source></abbr>
    <li id="ck0wi"></li>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button id="ck0wi"><input id="ck0wi"></input></button>
  • <abbr id="ck0wi"></abbr>
  • <li id="ck0wi"><dl id="ck0wi"></dl></li>
  • 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漢服兇猛一群人靠刷臉,賺得盆滿缽滿

    2021/10/17 17:13:00 來源: 評論(0)0

    漢服

    一臺機器發(fā)出的轟鳴,足以讓人捂緊耳朵,更何況是八臺。

    四十多歲的工人目光炯炯,緊盯著眼前的龐然大物——高速運轉的大提花噴氣織機,腳下堆著六七十米長的成卷白胚。

    不出意外的話,它們將在兩三天內被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濱海工業(yè)區(qū),經過印染(含練漂、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道工序),再送到近兩年,山東曹縣因漢服頗受贊譽,但所用布料大多出自柯橋。柯橋和海寧的客戶手中。在那里,一塊塊布料加工成服裝和家紡成品,然后銷往全國各地。

    多年以來,紹興的“三口缸”——酒缸、醬缸和(印)染缸——分別對應酒、醬制品和紡織業(yè),一直名聲在外。抗戰(zhàn)初期,杭州、嘉興和湖州相繼淪陷,紡織業(yè)轉移至紹興,后者繼而成為全國繭絲原料主要供應地。若干年后,紹興人因布而富,包含家庭作坊在內的7萬多家企業(yè)撐起2000多億的紡織產業(yè)。

    但是三四個月前,白胚開始成卷囤積,紹興迎來艱難時刻。臨時管理工廠的戴芊芊曾估算,至少積壓了一百多萬貨值的布料。而工廠真正的主人葉金金,卻無心生產,幾年來第一次拋下工廠,頻繁奔波于窗簾廠商之間。

    “客戶的貨款最多只給我算到了5月,還拖了140多萬。”八月的一天,戴芊芊連連搖頭,她告訴億邦動力,“眼下還沒生意,只能他(葉金金)去試試拉生意。”

    紡織廠老板親自拉訂單,這在以往是極難想象的。

    與此同時,曹縣因漢服聲名鵲起,也讓漢服布料供應地的紹興柯橋很不是滋味。曾有當地官員質疑:為什么曹縣能火,柯橋卻不能?

    2021年8月中下旬,億邦動力走進紹興柯橋,調研數十家紡織廠、印花廠,試圖揭開漢服、家紡和墻布等背后的紡織產業(yè)鏈,正在發(fā)生哪些變化?涌現哪些機會?對電商有哪些影響?

    “為什么曹縣能火,柯橋不能?”

    紹興紡織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過長,從紡紗開始,一直到印染、加工、經銷以及終端零售,環(huán)環(huán)相扣。對于市場行情好壞,織布廠往往最后才有感知。

    今年初,戴芊芊感覺形勢不錯,訂了六臺紡織機。打完首付款,后悔很快襲來。半年后,還剩100多萬尾款,紡織機設備商反復催促提貨,戴芊芊一拖再拖,總說“再等等,再等等”。

    對于這套說辭,她并不陌生。這也正是窗簾廠商對她說的。

    今年5月開始,窗簾廠商的布料需求開始明顯減少,并且以另一種形式呈現,比如打樣時間(工廠會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產品,確定后再生產)從原先最多30天,拖至2個月。

    交完樣品,客戶的回復往往也讓40多歲的戴芊芊直跺腳——“不著急,再改改”。

    金九銀十,秋天是旺季。戴曾自我安慰,等到7月會有所起色,眼下8月已過,2000平方米的工廠里只有8臺機器吃力嘶吼,遠不及以往12臺全開時發(fā)出的歡快吼叫。

    “等了個寂寞”,戴芊芊深嘆一口氣。

    這是故事的第一個版本,另一個版本來自葉金金。從海寧、湖州、南通的窗簾廠商轉了一圈后,他得出結論,廠商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因為競爭。”葉金金說。

    競爭的直接原因,或許來自原先做海外生意的布料商。

    上世紀80年代末,占地3500平方米的棚屋式輕紡市場,落戶柯橋。22年后,在地方政府牽頭下,柯橋輕紡城應運而生,每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布料在此成交。輕紡城之于柯橋,正如四季青批發(fā)之于杭州,小商品市場之于義烏。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服裝對外貿易的形勢一片大好。20年來,紹興布料逐漸依賴外貿出口。2019年上半年,紹興紡織服裝出口達624.9億元。

    但隨著疫情反復,全球紡織產業(yè)遭遇重創(chuàng),紹興下游的海外市場重開又封閉。麥肯錫的一項數據顯示,這場危機使全球服裝企業(yè)失去三成銷售額及九成利 潤。

    從事外貿的布料商為求生存,轉向國內市場。市場不熟、合作不深時,他們大幅降利 潤,試圖以價格戰(zhàn)搶奪訂單。

    柯橋人周妙青,2000年起一直為國內服裝廠提供面料;疫情之前年銷售額過億,眼下2021年業(yè)已過半,銷售額一直停留在3000萬元。

    周的不少客戶被低價直接搶走。報完價格后,關系稍好的客戶會委婉提示“再核一下價格”或暗示“你價格是不是太高了”。更多時候,周報完價后,對方便不再理會周。

    曾有溫州老客戶訂購一萬多米的網布,周給出18元/米的報價后,客戶仿佛憑空消失,不再回復任何消息。周妙青多方打探,得知對手用13元/米的超低價搶走訂單。

    價格戰(zhàn)出現后,紡織業(yè)上游也被撕開一道口子,秘密開始顯露,被所有人窺探。于是,曾合作過的客戶不滿意周妙青等坐擁高利。

    “他們心里會很不舒服,覺得別人賺三塊錢,我們賺了十塊,坑了他們。”周坐在辦公室里,猛吸了幾口煙說。

    問:那你為什么不能降價?

    答:我們對應的客戶是精品,一年在新品的開發(fā)上花兩三百萬,我們不是做批發(fā)或者說做一個市場。我自己一下子把自己檔次降低,對其他客戶來講也是不公平的。

    問:你說每年花兩三百萬做新品開發(fā),客戶這么容易被搶走,這是不是對你的開發(fā)價值在考驗?

    答:可以這么理解。

    布料,讓紹興聲名鵲起,卻也成為沉重枷鎖,困住紹興探索利 潤更高的終端零售。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紹興注銷及吊銷的紡織企業(yè)接近3300家。

    紹興布料多為半成品,紡織廠出廠的面料大多運往全國,再做成品加工。比如杭州服裝廠制成成衣,或在周邊城市做成家紡,比如海寧窗簾。

    紡織業(yè)利 潤稀薄,印花廠凈利不足10%,布料商不足5%,面料加工凈利更低,近兩年一直徘徊在3%左右。

    難享成品溢價,一直是紹興人的一塊心病。近兩年,山東曹縣因漢服頗受贊譽,所用布料大多出自柯橋。當地政府官員對此憤憤不平,曾問為什么曹縣能火,柯橋不能?

    轉做品牌,毛利翻了三倍

    十年前,尹征從母親手中接過面料生意,一年能做近5000萬。在柯橋,這樣規(guī)模的企業(yè)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最近幾年,市場出現一些細微變化,不少商人從布料轉做成品。去年7月,尹征與人合伙,轉做成品窗簾。

    “以前我只賣整卷面料,后來大家開始賣散剪面料,再后來生意難做,大家直接把布料做成窗簾賣給經銷商。”尹征說。

    這是一個縮影。

    相較服裝,窗簾的制作工藝更簡單,因此極容易聚集在紹興。大約在五六年前,“窗簾成品化”的口號在柯橋興起,大批面料商增購設備,輸出窗簾成品。

    跨界也是各方利 益博弈的結果。布料廠和經銷商利 益各自分配,彼此不愿打破平衡。但近幾年庫存過大,對布料企業(yè)而言,要么擴大規(guī)模降低成本,要么將庫存布料制成成品銷售。受制于規(guī)模,大多面料商傾向后者。

    2017年3月,中國家紡協會舉辦過一次窗簾博覽會,至少有100多家成品窗簾企業(yè)參展。

    “以前布料賣50元(一米),做成窗簾只賣30塊,還有利 潤。”負責這次博覽會的家紡協會人員將其理解為,以前生意太好做,現在利 潤只是降到了合理區(qū)間。

    八月的一個傍晚,劉德海驅車載我從工廠返回柯橋市區(qū)。望著高架車來車往,遠處霓虹燈光閃爍,40多歲的劉德海感慨說,以前柯橋的賺錢機會真是太多了。

    二十年前,他來到柯橋,做起布料生意。隨著商家從面料生意轉型成品,他也抓住機會,與人合伙創(chuàng)立紅寶石墻布,并頻繁游走于各大展會間,每年廣告花費1600多萬。

    現在,“紅寶石”成為當地墻布第 一品牌。根據三方機構的評估,紅寶石墻布的品牌價值為80.5億元。

    我問劉德海,品牌價值會帶來實際收 益嗎?他很樂觀,說起碼能夠給到你的加盟商以及員工一定的信心。“我們花了十年時間,才做成墻布頭部品牌,但還不是消費者一聽就非常熟悉的品牌。"

    在柯橋,嘗到甜頭的不止劉德海和他的紅寶石。事實證明,品牌光環(huán)確實給這些企業(yè)帶來可觀的收 益。

    十一年前,留美歸來的楊衛(wèi)從父親楊來榮的手中接過金蟬窗簾廠。接手前,金蟬主要給沃爾瑪等國外大型商超代工,年銷售額1.5億,訂單穩(wěn)定但毛利僅有10%。

    接手后,金蟬轉做品牌,年銷售額達到3億元,毛利翻了三倍。楊衛(wèi)也成為當地有名的窗簾大王,如今金蟬的代言人是演員馬伊琍。

    與半成品布料的蕭條相比,成品是一番繁榮景象。近兩年,柯橋的窗簾、服裝等成品經銷商大量涌入亞馬遜。按照楊衛(wèi)的估計,亞馬遜美國站的窗簾賣家大部分來自柯橋,約占兩三百家。

    “這兩年基本呈翻倍增長,比如說今年兩百家,去年一百,前年就是五十家。”但他也說,美國跨境市場就那么大,賣家越來越多,利 潤正在被壓薄。

    為保 證物流時效,賣家需先將產品發(fā)往亞馬遜在全球的200多個倉庫,亞馬遜再根據不同地區(qū)用戶消費習慣分配倉庫。比如,防雨連帽衫更容易被發(fā)往西雅圖倉,因為那里除去7月至9月,其余時間總是陰雨綿綿。

    但從今年5月起,亞馬遜修改了倉儲規(guī)則,限制表現一般的賣家倉庫備貨量,同時增加倉儲費用,尤其是日本和歐洲倉。

    以前,楊衛(wèi)每天在亞馬遜投入10萬廣告費,這會帶來30萬的銷售額,當下這個數字變成了25萬。今年,楊將投放降到2000多萬,而原計劃是5000萬。

    很多賣家因此有所感知,高投入高回 報的黃金歲月已成過往。看似需要等待更好的時機,但暗潮之下隱憂早已顯露。

    10萬元做檔口,失序的野性江湖

    紡織作為勞動密集產業(yè),柯橋依舊逃不開人工成本飆升的命運。

    五六年前,普通工人的月薪集中在四五千元,稍有技術的擋車工能拿到五六千。近兩年,擋車工收入普遍翻番,超過一萬。有些手藝的老工則更吃香, 比如后端加工的印花老工,年薪可達20萬-30萬元。

    “中間調色的技術沒三四年學不會,大部分越老越吃香。”一位印花廠廠主告訴我,部分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老工,年薪甚至高達50萬以上,比如說印染廠。

    即便如此,不少工廠依舊常年遭遇“用工荒”。

    原因莫衷一是。

    有人說,浙江工人大部分來自云貴川及安徽,如今當地發(fā)展輕紡行業(yè),很多人寧可在家鄉(xiāng)拿五六千,也不愿跑到紹興拿一萬。也有人說,工廠每天12個小時全年無休,讓年輕人望而卻步。

    “年輕人越來越少,我們廠里30歲以下的,基本上不大有。”一位紡織廠老板說。

    多數進入這個行業(yè)的人會深感無力,行業(yè)門檻低,入局者大多魚龍混雜。同質產品泛濫,這是當下最 大的隱憂。

    一個周末下午,我走進輕紡城,近萬平的4層樓里,除了零星的采購商匆匆而過,大部分店鋪都門可羅雀。店內的中年老板,大多癱坐椅上歪著腦袋,以短視頻消磨時光。門店展示的布料樣品大同小異。

    一位在廣州打拼過但最終回歸柯橋的當地人,曾與我談及Gucci等國外奢侈品的做法:最后一道工序之前都是在廣州完成,且工藝與國內品牌幾乎一致。在這之后,大牌半成品將運往法國進行最后一道工序,且全程保密。

    然而在紹興,任何一款面料,不論材質、印染乃至印花圖案,技術都已是公開的秘密。當地唯 一的商業(yè)定律是,看到任何一款布料流行就迅速仿制,趕在同行之前推出以攫取最 大利 潤。

    比如一款賣脫銷的布料,不到一周仿制品就會出現,隨后泛濫。繼而誕生的另一個版本是,當地服裝面料商大多只能賺取秋季新款的第一桶金。不少精明的商人因此雇傭了一批銷售,專門負責尋找爆品面料,他們變成了真正的“淘金者”。

    近兩年,劉德海集中起訴了數十位同行。高端墻布依賴設計,考慮到公司每年數十位設計師的工資在300多萬,劉因此成為抄襲的最 大受害者。

    “(他們)幾乎明目張膽,到處還去發(fā)朋友圈,跟經銷商說,仿出來就要干翻正版。”

    他曾寄希望于版權,為此每款設計都會申請專 利。

    當問及“專 利是否有效時”,劉的回答卻并不令我意外。“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我又沒偷你的,我怎么就犯法了呢?”但對此他依然抱有希望,“我們要靠原創(chuàng),現在國家原創(chuàng)管得越來越嚴了。”

    多年來,在這套近乎完全投機的商業(yè)準則之下,紹興仿制產業(yè)構建起一個失序的野性江湖。就像早些年,莆田人靠仿制鞋構建起了商業(yè)帝國。在紹興,“靠一款仿制布料月入百萬”的故事已不再新鮮,太多暴富的神話已在這里誕生。

    支撐起這套商業(yè)準則得以運行的背后邏輯是,紹興紡織大多以生產制造為主,門檻過低,入局者大多良莠不齊。其中既有身價上億的行業(yè)大亨,也有轉行淘金的滴滴司機。

    進入這個行業(yè)需要多少本金?

    “10萬做檔口,100萬開廠。”金蟬窗簾總經理楊衛(wèi)告訴我,在紹興,10萬錢做生意,就可以找客戶,接客戶,然后再找工廠生產。

    天眼查數據顯示,當下紹興市共有3.5萬家紡織企業(yè)。

    當產品同質化過于嚴重,惡意降價變成了唯 一的競爭手段,整體利 潤被壓縮。

    在輕紡城,稍微精明的老板,會在店口貼上“工廠直銷”字樣,暗示價格更低。但長久混跡市場的商販會告訴你,大部分布料幾乎來自相同 工廠。“大家都知道,只是心照不宣。”

    當下,惡性競價的局面或將將迎來改變。

    今年9月,限電政策出臺,紹興當地印染廠將停產12天。一位布料商給我發(fā)來一篇文章,并直呼“這樣下去我們紡織人真要大洗牌了。”

    談及此事,一位家紡協會的中高管將其解讀為行業(yè)當下“并不健康”,“產能過剩,還繼續(xù)惡性壓價生產,這是十足原料搬運工的做法。”

    一群人靠刷臉,賺得盆滿缽滿

    早期的柯橋充滿掘金機會,淘金者趨之若鶩。按照葉金金的說法,其中有一群人,不出本錢,完全靠著“刷臉支付”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一套服裝,從紗線到服裝成品,需經過紡織、印染、裁剪、加工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在服裝被銷售前,大量資金會占據其中,套現周期過長。為方便再生產循環(huán),紹興誕生了極為獨特的信用體系—三角債。

    生產時,工廠欠原材料商,布料商欠工廠;還債時次序顛倒,布料商還工廠,工廠再還原材料商。每年12月,紡織、印染工廠會大門緊閉,工人迎來休息,老板停止生產,四處上門討要欠債,這是柯橋獨有的景象。

    老到的商人往往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決定是否給予客戶賬期。比如,欠大(金額)不欠小(金額),首 次合作絕不給欠債。賬期長短因人而異,從一個月到半年不等。通常而言,越接近下游經銷,賬期越短,往往只有一兩個月而紡織、印染廠背負的資金壓力最 大,貨款大部分到年底才能結清。

    三角債既造就繁榮,亦暗藏隱憂。

    因為鏈條過長,一旦某端資金承壓,整個鏈條亦受影響。但偶爾,是否還錢也取決于欠債方。資金壓力大的人,可能會以折扣的方式討要借條。

    “比如說你打個七折或者八折,那對方說我寫個借條給你。”黃雪鋒說。

    2004年,黃雪鋒還在從事布料生意,曾花費數萬飛往烏魯木齊,向經銷商討要五萬多的貨款,最終卻無疾而終。

    三年后,黃掏出全部積蓄,做起圍裙的外貿生意,并定下規(guī)矩必須現金結算。“做內銷就你欠我我欠你,所以我喜歡做外貿。”他說。

    在柯橋,因此誕生了一批專業(yè)幫討債的公司。

    早些年討債的方式大多野蠻,借助軟磨硬泡、調查隱私,乃至美人計,他們聲稱能“全國追討”。當地媒體曾報道,一企業(yè)主拖欠80萬貨款后,遭遇討債公司24小時4人輪班制的跟隨。不受其煩的債主試圖以每人5000元的報酬買通,最終被4人拒絕。

    討債公司亦面臨合法化的問題,于是聰明的紹興人想到了更先進的方式。印有“律師協助、專業(yè)討債”的廣告會大量貼在工廠附近,這些人往往是三角債的重災戶。

    有人不堪三角的重負,但亦有人會從中發(fā)現商機。早些年紹興產業(yè)尚處蠻荒,尚未建立任何商業(yè)秩序,一些憑借“刷臉”,在三角債游戲中博得零本萬利。

    “你不用開門市部,只要認識紡織廠和有不錯的銷售渠道,再者又和印染廠關系也不錯,從紡織廠借到布料,印染后通過渠道銷售,拿到錢還給紡織廠,我不是這生意做好了嗎?”葉金金將其稱為“倒爺”。

    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網上現金結算使三角債的現象得以減少。

    大約十年前,號稱“鐵軍”的阿里巴巴B2B團隊開進紹興柯橋,宣稱以不到4萬元的成本幫商戶建立海外銷售網站。但沒過多久,“鐵軍”離開柯橋,只留下一批不會操作的商戶。

    “沒有人教他們怎么運營,小二會告訴你,你需要配備專業(yè)的運營人員,后面他就不來了。”一位當地人如此總結。

    但也有例外。2010年,剛日本歸來的留學生甄媛以39800元的價格,嘗試開通了2個國家的銷售渠道。回 報很快來臨,當年她賺到了人生的第一筆100萬。她說:“我也會給賬期,那是老客戶,第一次合作肯定沒有,愛做不做。”

    甄媛有說這話的底氣。2020年,她的數碼印花生意幾乎未受影響,她曾估算今年銷售額有2.5億,去年則不到2億。風 險早已分擔,線下只占據她一半的生意。

    早年間,聯產承包在紹興展開,嗅覺靈敏的當地人從政府手中接過紡織廠、印染廠。如今,老一輩交出權杖,三四十歲的繼承者開始接棒,在對待三角債的問題上也更加審慎。很多時候,他們寧愿減少擴張,也會盡量避免涉及三角債。

    “如果我愿意做三角債的話,產值馬上就可以翻番。我一年做兩個億,那又如何?我還不如現在賺這兩三千萬,我睡得安穩(wěn)。”

    離開柯橋前一天,我又去了一趟輕紡城。

    訂單不多的日子,商販往往會選擇提前關門。比如從下午4點半開始,就有人陸續(xù)收起門面,比五點半的閉市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

    幾十年來,他們逐漸習慣了這種蕭條,過往的經驗告訴他們旺季將在不久來臨。

    我曾遇見一位轉行做起滴滴司機的年輕人,他告訴我,做司機只是權宜之計,只為貼補家用。

    “如果行情好起來,你還會回去嗎?”

    “當然回去。”


    責任編輯:第一時間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跟帖0
    參與0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

    相關閱讀

    漢服兇猛一群人靠刷臉,賺得盆滿缽滿

    市場專題
    |
    2021/10/17 17:13:00
    0

    漢服未來:“傳承”傳統(tǒng)文化 新國貨獲00后青睞

    市場專題
    |
    2021/10/13 13:34:00
    31

    “非遺匠心 光耀東方”漢服創(chuàng)意大秀亮相北京時裝周

    秀場播報
    |
    2021/9/17 15:15:00
    24

    關注:“池上錦”杯中國漢服設計大賽決賽在即

    時尚快報
    |
    2021/9/1 2:13:00
    17

    小眾商品:漢服行業(yè)正在等待一個轉機

    經營攻略
    |
    2021/8/26 8:34:00
    11

    木棉道 | 連央視主持人也在玩“漢服變裝”,你心動了嗎?

    服飾文化
    |
    2021/8/23 12:31:00
    41

    木棉道 | 芙蓉不及美人妝,漢服女孩必備的化妝技巧

    潮流風向標
    |
    2021/8/3 23:49:00
    26

    國風煥新 厘清“華服”與“漢服”有何區(qū)別

    市場研究
    |
    2021/8/3 14:44:00
    12

    專題推薦

    閱讀下一篇
    返回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看新聞 手機看新聞
    展開
    • 微信公眾號

    • 電話咨詢

    • 0755-329059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和几个女同事的激情性事 |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68日本xxxⅹxxxxx18| 男女边吃奶边做爽动态爽|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天天摸天天舔天天操| 制服美女视频一区| a毛片免费播放全部完整|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天天爱天天干天天|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网站|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拍拍拍|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小坏蛋轻点阿受不了漫画| 午夜DV内射一区区|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最近最新视频中文字幕4|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日本韩国在线视频|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爽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小说| 韩国演艺圈悲参39全集都有谁| 恋恋视频2mm极品写真|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