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角:關注全球棉花市場發展趨勢
全球棉花供求關系寬松態勢愈加明顯
(一)海外終端服裝消費尚未好轉,美國服裝零售庫存初現停止攀升跡象
美國服裝通脹回落,庫存趨于穩定。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10月美國服裝CPI同比增長5.2%,較上月修正后6.8%的漲幅有所收窄。10月美國服裝服飾商店庫存/銷售比率為2.15,與上月持平,連續兩個月沒有再攀升,但批發商庫存仍在增加。從11月服裝零售繼續下降看,美國只有通過減少進口來緩解庫存。
歐元區10月零售弱于預期。歐盟統計局稱,10月,歐元區19國零售額環比下降1.8%,同比下降2.7%,降幅超過預期,表明消費者需求疲軟。10月,英國CPI同比上漲11.1%,漲幅再次刷新40年來新紀錄,當月英國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產品銷售額,環比減少18.1%,同比增長6.3%。
(二)北半球新花供應穩步增加 各國上市進度不一
美國新棉收獲基本結束。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美國新棉收獲接近尾聲,11月份美國農業部上調美棉產量4.6萬噸至310.1萬噸,同比下降71.4萬噸,降幅18.7%。
印度新花上市量達到90萬噸。截至12月4日,印度2022年度的棉花累計上市量約90.84萬噸,較過去三年同期均值減少約64.55萬噸。棉農持棉惜售,再加上軋花廠收購謹慎,導致印度新棉上市緩慢。印度棉花協會預測稱,2022年度印度棉花產量為585萬噸,同比增長12%。
巴基斯坦棉花上市量約73萬噸。根據巴基斯坦軋花廠協會的統計,截至12月1日新棉上市量達到73萬噸,占預期產量98萬噸的74.5%。由于巴基斯坦國內棉花產量大幅下降導致其棉花進口量預期增加。
(三)202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小幅調增 消費大幅調降逾百萬噸
2022年12月,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發布全球棉花產銷存預測數據顯示,202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509萬噸,環比調增0.2%,同比增加0.5%;消費量2384萬噸,環比調減4.3%,同比下降7.2%;期末庫存消費比由上期的79.93%調升為88.26%,調增8.3個百分點,同比增加11.26個百分點。分國家來看,印度、巴西和中國增產,美棉和巴基斯坦預期減產。除印度外,其他棉花主要消費國消費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導致期末庫存消費比大幅上升10個百分點以上。
終端服裝消費下降明顯 紡織市場迎來好轉跡象
(一)內外市場需求不足成為“突出挑戰”
11月份,在疫情的影響下,生活半徑及消費受到抑制。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276億元,同比下降15.6%,較10月-7.5%的降幅進一步擴大,1-11月累計同比下降5.8%,較上月累計-4.4%降幅加深。隨著國內防疫政策調整,以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發布實施,國內消費有望改善。
11月我國服裝出口繼續負增長。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服裝出口繼2022年9月、10月轉向負增長后,11月繼續下行,11月單月服裝出口額為131.2億美元,同比下降14.9%,是自2020年12月后出現負增長的第三個月,但較10月-17%降幅稍有收窄。在需求萎縮的大環境下,部分地區政企合力出海詢單,努力開拓市場爭取更多訂單。
紡織市場迎來久違的回暖跡象。隨著防疫政策調整轉向,短期紡織市場迎來階段性的小幅回升,企業趁機加快棉紗去庫存,部分大型紡織企業適量增加原料庫存。當前市場對終端的消費還是偏謹慎,訂單好轉的可持續性待觀察。
(二)國內新棉供應逐漸增量
國內棉花產量再創新高。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度,全國棉花產量預計為613.8萬噸,同比增加5.8%,創2015年以來新高。其中新疆棉花產量預計為563.4萬噸,同比增加7.1%,有望再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新棉供應進度加快,加工量接近370萬噸。隨著新疆棉花加工和公檢進度持續推進,新棉上市量逐漸增加。按照國內棉花預計產量 613.8 萬噸測算,截至 12 月 15 日,全國累計加工皮棉 367.3 萬噸,同比減少 90.2 萬噸,其中新疆加工 346.6 萬噸;全國累計公證檢驗199.72萬噸,同比下降48.4%,其中新疆196.38萬噸。
(三)2022/23年度國內棉花產量明顯增加 消費有望小幅復蘇
基于相關專題調查和對國內外經濟環境及市場狀況的分析,本期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2022/23年度中國棉花產銷存預測維持上月觀點如下:
2022年度,中國棉花產量為613.8萬噸,同比增加33.7萬噸,增幅5.8%;棉花消費量為755萬噸,同比增加25萬噸,增幅3.42%,棉花進口量為190萬噸,同比增加17萬噸,增幅9.9%;期末庫存消費比為75.91%,較上年度上升3.76個百分點。
主 要 結 論
綜上所述,在全球疫情和經濟滯脹等背景下,棉花消費乏力成為不爭的事實,中國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后,給消費市場帶來一道曙光。近期棉花市場呈現明顯的內強外弱格局。鄭棉期貨突破14000元/噸后,給棉花加工企業留出套保機會,紡織市場也迎來久違的好轉。疫情防控放松后,人們正處于過渡期與適應期,終端需求尚未很快體現出來,本輪棉花原料價格上漲的高度仍然受限,短期仍需觀察春節前后終端需求表現。
展望2023年,隨著我國擴大內需戰略的積極推進,亦有助市場重拾信心,重構良好的預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