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道 :身著華服,去做一場美輪美奐的《紅樓夢》
你有一個“紅樓夢”嗎?
如果有,你的“紅樓夢”發生在哪里?
最近,有一位女子正在古城杭州,
尋找《紅樓夢》的詩意足跡。
帶著對木石姻緣的意難平,
帶著對黛玉、寶釵詩社的憧憬,
帶著對古典文化的深情熱愛,
這位尋夢人將走遍杭州
每一個與《紅樓夢》有關的風景。
寶石山初陽臺“日月雙懸”的無二景致,
蘇東坡詩中“橫絕天漢上”的蘇堤六橋,
白居易眼中“蓬萊宮在水中央”
之孤山邊的梅花簇簇,
“冬季梅為香雪,春季桃為絳雪,
秋季蘆為秋雪”的三雪之地西溪……
也許正是《紅樓夢》中寶玉和十二釵的
怡紅快綠風雅之夢發生之地。
一人,一書,一座城,
她用自己的腳步翻開歷史的扉頁,
吟詠著精致婉約的詩句,
書寫著古人的浪漫情殤,
當年《紅樓夢》中的女子們
是否也是如此與歲月共白頭?
這一路,
木棉道改良華服亦與她同游。
江南水鄉,亭臺樓閣,
若沒有一襲古典優雅的華服相伴,
怎能安然入夢?
一襲白衣,乘舟而行,翩躚旖旎,
嫵媚紅裙,臨水照人,笑靨如花。
即使看過千百遍的《紅樓夢》,
也不及這一次游覽來得更為深入人心。
華服與《紅樓夢》
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
只要穿上一襲華服,
就可自然而然地走進《紅樓夢》,
成為那個軟玉溫香的夢中人。
每到提及黛玉所住的瀟湘館,
眼前就會浮現出一片清風竹影,
那是怎樣高潔清雅的氣質,
才能襯得起這一片竹林?
竹子猶如黛玉婀娜動人的身姿,
孤傲高潔的品性,與她心性交融。
于此情此景之中,
一身淡藍色的交領華服,
搭配白色的半透視褙子,
如黛玉般款款而行,
文雅的色彩,飄逸的衣衫,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怡紅院”是寶玉居住的地方,
因賈元春省親而蓋,
是大觀園中最雍容華貴、
富麗堂皇的院落。
整個院落富麗堂皇,
花團錦簇,剔透玲瓏,
后院滿架薔薇、玫瑰、寶相,
一帶水池,美不勝收。
漫步在綠蔭蔥蘢的古典院落之中,
深沉寧靜的藍紫色裙裝更為相宜,
長裙、小衫悠悠,刺繡點綴裙擺,
美人如玉,秀外慧中。
古人講求山水意境,
大觀園中的水景頗多,
而其中描寫得最動人的水景
卻不在姑娘和公子的院子里,
而是賈府中秋聚會時,
黛玉與湘云溜去的凹晶溪館。
是夜,高遠幽藍的天上,
一輪皓月當空,灑下漫天清輝。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名句
便是出自那一晚。
佇立在水畔的伊人,
只有穿得明媚奪目
才能在萬般綠意中讓人眼前一亮。
橙色系的裙裾展現出
云鬢花顏金步搖的姿態。
記得87版的《紅樓夢》中,黛玉與湘云
當晚也是分別穿著紅色與黃色的裙子。
大觀園中景致眾多,
但“稻香村”和其他建筑的富麗華貴不同,
她就像一首田園詩,
曾引得賈政有“歸農之意”。
這田園農舍也符合主人清心寡欲、
自甘寂寞的性情,
她是深巷中一泓無波的古井。
從容而沉靜。
洗盡鉛華的白色系華服,
加上淡粉色的中和,既出塵脫俗,
又頗有淑女的文靜情致。
琵琶在懷,若有千般心思,
可說與清風,隨之飄散在紅塵中。
其實不僅是在《紅樓夢》,
中國風越來越日常化的今天,
帶著傳統華服去旅行,
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
古典園林還是現代都市,
穿著華服的人,
都是一抹最引人入勝的風景。
愿未來,典雅娉婷的中國風,
可以綻放于我們的每一段旅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