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森股份業績預減原因匯總

國內中高檔鞋類上市公司哈森商貿(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森股份”),1月23日收盤后披露業績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5650萬元至7250萬元,同比減少70%至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5830萬元至7430萬元,同比減少110%至141%。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哈森股份披露的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內銷業務受門店調整、關閉部分業績前景不佳的門店影響,致使本期門店數量凈減少159家、內銷業績減少;外銷業務受到制造成本上升、國外品牌客戶將采購訂單向低成本的東南亞、中美洲等地轉移的影響,本期公司外銷業務訂單大幅減少,致使外銷業務虧損。
由于外銷業務減少、內銷部分業務調整需要,哈森股份在報告期內共發生辭退福利1996萬元,其中:外銷業務1241萬元、內銷業務755萬元;此外,報告期內,哈森股份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同比增加約184萬元,主要由于:報告期內收到政府補貼816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433萬元;本期實現委托理財收益95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46萬元;本期處置子公司上海涂酷70%股權實現投資收益1522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哈森股份主要從事中高端皮鞋的品牌運營﹑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擁有哈森(HARSON)、卡迪娜(KADINA)、卡文(COVER)、愛旅兒(ALLER-A)及哈森男鞋(HARSONBUSINESS)五個自有品牌,并代理ROBERTA、AS等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自營及代理品牌主要內銷,同時為DANSKO、SPERRY等國外著名品牌提供OEM/ODM加工,主要外銷。公司內銷鞋類產品主要用于滿足女性消費者消費需求。
財報顯示,2017年1-9月,哈森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74億元,同比下降12.41%,扣非凈利潤-256.35萬元,同比下降106.56%,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092.84萬元,同降62.36%,EPS0.10元。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主要受到費用率提升以及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影響,高于凈利潤主要因為處置子公司產生的投資收益、理財產品收益增加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快速增長。
財報數據表明,2014年開始,哈森股份收入持續下滑,迄今仍處調整期。分季度來看,2016年一季度-2017年三季度,哈森股份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6.79%、17.42%、增長0.38%、下降14.77%、下降11.37%、下降9.43%、下降17.0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4.48%、下降51.41%、增長119.92%、下降42.02%、增長13.41%、下降71.30%、下降1288.91%。其中,2017年三季度渠道外延同比下降10.26%,且出口OEM收入同比下降58.24%,導致收入降幅擴大,銷售、管理費用率分別同增4.96PCT、2.21PCT,營業外收入減少導致三季度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
光大證券分析師李婕認為,伴隨著女鞋行業競爭激烈,哈森股份仍處于業績調整期,線下持續凈關店,2017年前三季度凈關店160家,占期初店鋪數量的8.62%;此外,2017年1-9月,哈森股份直營渠道收入8.93億元,同比下降2.43%,直營收入占比提升帶動毛利率增長。
李婕預計,未來哈森股份將強化直營渠道布局,控制成本及費用,推動盈利能力提升。
而業內人士也談到,伴隨著女鞋行業調整持續,哈森股份盡管存在一定渠道外延擴張空間,但短期仍將以關店為主,且提價難以為繼疊加客流下降使得同店持續下降,業績仍將承壓,未來成長點主要在于多品牌、并購預期、轉型女性時尚產業。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在2010年,我國市場占有率前二十位的女鞋品牌占有率之和就已經達到33.7%,在2012年以前,這一數字還呈現上漲趨勢到達35.4%。2012年開始線上零售強勁崛起,大批淘寶店鋪等搶占市場,到2013年前二十位的品牌占有率之和迅速下跌至32.4%,但是隨著各大品牌布局線上旗艦店,占有率也開始慢慢回升。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網的數據,2015年3月,我國重點零售企業女皮鞋銷售占有率前十的品牌占有率之和已經達到39.11%,其中,哈森股份位列第六,占有3.19%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消費者消費呈現消費結構多元化以及非購物類消費比重升高的趨勢,相應的,渠道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元化,線下渠道有新興的購物中心店、多品牌聯合店、體驗店等,線上渠道更是發展迅速,包括最近熱門的網紅流量變現、直播等,因此,整個市場,包括女鞋市場都面臨著渠道的迅速變化以及消費者行為模式的轉變帶來的巨大挑戰。
廣發證券研究員糜韓杰談到,當前,國內大多數女鞋企業的銷售還是以線下實體店為主,因此在近年伴隨經濟放緩、整個市場需求疲軟,更加加劇了同店銷售業績的惡化,很多上市女鞋企業自2013年以來同店銷售就一直在下跌,2017年以來依然沒有止跌企穩的跡象,很多同店銷售都有10%以上的下滑,對整體業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糜韓杰看來,為了應對挑戰,一方面,鞋類企業應該更加重視線上渠道,加大電商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善線下渠道的質量,重視一些順應消費者習慣的新興渠道,比如購物中心店等。由于購物中心包容性強,包含很多商鋪、電影院、健身房、KTV、餐廳等,可以滿足人們全部日常購物、娛樂、餐飲等各種需求,順應了消費結構多元化以及非購物類消費比重升高的趨勢,人流量及人均停留時間非常可觀。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