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沿纖維到非織造技術,從行業標準到企業戰略,行業 “腦洞” 還能怎么開?
9月6~7日,2019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簡稱紡織高訓班)的同學們再次在蚌埠聚首,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學習和交流。此次培訓班課程重點圍繞生物基纖維、生物可降解纖維及纖維前沿開發、軍工領域纖維新材料,非織造技術,化纖、棉紡標準化情況等內容進行了學習和交流,并就企業戰略制定進行了專題討論。
從前沿纖維到非織造材料,打開新思路
材料的進步決定了社會發展進程,而高分子材料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環保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研究開發可降解、綠色環保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課程期間,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作了《生物基纖維、生物可降解纖維及纖維前沿開發》的分享。她圍繞生物基纖維及生物可降解纖維的背景、研發案例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聚乳酸、聚羥基脂肪酸酯、再生纖維素的研發案例,向學員們介紹了這三個項目的研究背景、應用領域及前景。
她指出,全球生物基纖維將圍繞安全、環保、能源、健康四大因素,向著低成本、多功能化、納米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分享中,朱美芳特別提醒到在實際的研發過程中,企業要把材料與纖維關聯起來,拓寬纖維的應用領域,勇于創新,目前中國在纖維方面,部分應用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創新主體多為中小企業,行業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進一步加強纖維領域前瞻布局,實施創新工程項目,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助力中國纖維產品走向世界。
世界各國對新材料迅猛發展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新材料技術是各國搶占國防科技制高點的重要舉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郝新敏博士作了《軍工領域纖維新材料及紡織品的應用開發》的分享。他就軍服發展概況與基本性能研究、差別化滌綸、漢麻綜合利用開發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當今現代戰爭中,采用高性能纖維織物的軍裝可以大大提升士兵肌體活動力和戰斗力。在我軍被裝發展中,一直重視新纖維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據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滌綸短纖維的工業化發展,我軍率先研發裝備了滌卡服裝,并以滌綸短纖為基礎,形成了“87式服裝”,保證了部隊的基本穿用需求;20世紀90年代,我國滌綸長絲逐步興起,軍隊著力于差別化和功能性滌綸長絲的研究,研發了滌綸多異多重復合變形紡紗技術,經駐港部隊穿用,經改進形成了我軍現行“07式服裝”。高性能化、多功能化、輕量化、智能化、系統化、舒適化、綠色化是未來軍隊防護服裝的發展趨勢的重點。
如何降低企業成本?如何提高效率?郝新敏談到,未來數字化智能化是行業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品牌營銷需要通過產業應用結合;另一方面要堅持科研,從而實現超越。目前,國內有一些企業一直堅持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值得其他企業學習。
當前,非織造技術和工業已經走向成熟,市場的需求不再只是數量上的滿足,而是對技術、工藝和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對非織造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靳向煜教授作了《非織造技術》的分享。他詳細介紹了非織造技術的基本特征、在各領域的應用,由于其輕質、高比表面積和多孔等特性,非織造布用于多個領域,如一次性醫用紡織品和織物、土工合成、過濾和分離、防護工程、藥物輸送等。
靳向煜指出,未來,非織造行業發展應以創新為動力,以質量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質量標準建設,培育行業知名品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強產需銜接,構建新型智能產業供應鏈;推進綠色制造,發展循環經濟;注重科技進步和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充分把握內需市場增長和消費升級兩大發展機遇,加速推進我國非織造行業實現質的飛躍。他還以《高速非織造成網加固技術與智能化》為主題,做了分享。
學習前沿技術,了解行業標準制定
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高級工程師陸秀琴作了《化纖、棉紡織標準制定》的分享。她就化纖、棉紡標準化的現狀,標準的制修訂流程以及如何編寫標準進行了介紹。
多年來陸秀琴一直從事化纖紡織標準化工作。她表示,化纖行業的標準建設在行業提高產品質量,規范市場、促進貿易、銜接上下游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中國化纖行業一直在努力將中國成熟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標準推向國際。陸秀琴還對基礎標準、方法標準以及產品標準的具體類標準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與說明。就企業標準的制修訂流程,陸秀琴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分析,她鼓勵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到行業標準化建設。
浙江理工大學材料與紡織學院王秀華教授作了《功能性纖維及其紡織品》的分享。她就我國化學纖維的發展、化學纖維的差別化和功能化、《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纖維新材料做了詳細介紹。
她就差別化纖維和功能纖維的分類、各自特點及新產品開發與應用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還介紹了幾種國外的特色新產品,指出綠色化(原液著色、常壓可染、生物質纖維、生物可降解纖維、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等)、多功能復合化(纖維外觀、親膚、功能、舒適性等)是新產品開發趨勢,其中,在《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中,纖維新材料是規劃第三部分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方向,企業要重視纖維新材料:包括差別化、多功能纖維品質提升、高性能纖維產業化工程和生物基纖維產業化;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品牌與質量提升。
此次課程,圍繞企業戰略的制定,市場戰略研究專家李琰作為此次討論環節的導師帶領同學們就《你所在的公司是如何制定市場戰略的?》問題進行討論。在該環節,學員們被分為四個小組,分別采用PEST、SWOT模型以組內成員企業情況為分析對象,進行探討。學員們積極參與到了討論交流中,以多個真實的行業企業為案例進行交流,圍繞議題與團隊一道進行分析,并匯總形成各組的意見。兩個多小時的交流與討論,不僅對于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的制定有所建議,也讓更多的學員學會了以更廣闊的視角觀察、剖析企業的發展。
課程期間,學員們還前往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了豐原聚乳酸長、短纖生產線,了解聚乳酸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的原料處理、紡絲、后處理工序、切斷、打包等具體流程。此外,還到紡紗車間里,參觀了聚乳酸纖維紡紗工序。結合學習到的紡絲知識,學員們從理論到實踐,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