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支持出口轉內銷有新招!培育示范區、打造C2M“超級工廠”、借助直播帶貨……
為做好 “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形成內外貿聯動發展新格局,近日,浙江省商務廳等9部門出臺《關于推動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若干意見》,一起來看看哪些與你我相關~
支持企業加強自有品牌建設
支持外貿企業申請國內商標注冊和專利授權,優化商事登記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降低市場準入門檻。
提升外貿企業品牌建設能力,幫助企業制定品牌戰略,加強品牌培育和運營,推動建立重點外貿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名錄,破解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品牌障礙。
加大外貿企業國內品牌宣傳力度,持續開展百名記者訪百家外貿出口企業活動,鼓勵行業協會等第三方組織,建設完善外貿企業品牌服務平臺,加強優質品牌推介,拉近出口商品與消費者距離。
鼓勵企業自建國內營銷網絡
指導外貿企業加大投入,研發滿足國內市場的產品,將國內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市場需求。
鼓勵外貿企業加強國際營銷經驗應用,將國際通行的經營方式、經營技術引入國內,盡快構建適合外貿企業的國內營銷網絡。
推動外貿企業向線上銷售轉型,借助網絡直播、網紅帶貨等新興方式,提升拓展網上銷售能力。
推廣平臺企業聯合出口企業運作品牌模式和協同制造模式。
支持淘工廠、網易嚴選、聯華鯨選、順豐優選等平臺深化與全省產業集群企業對接合作。
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推動產銷深度對接融合
實施“浙貨行天下”行動,緊盯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重慶等國內消費中心城市,開展“北上”“南下”“東進”“西拓”多向拓市,形成“品質浙貨銷全國”生動格局。
加強內外貿企業融合對接,積極推動外貿企業進社區、進政采云、進步行街、進商場、進超市、進平臺。
鼓勵外貿企業加強與國內大型流通企業、大型電商企業合作,通過引廠進店、產品聯合開發、設立出口商品銷售專區(專版)等方式,提升合作深度和粘性。
加快浙江制造拓市場“春雷計劃”實施,推進一批出口優質制造企業與品牌電商的深度合作,打造一批C2M“超級工廠”。
支持浙江商超構建本土化供應鏈體系
支持浙江省內商超與外貿企業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將優質外貿產品引入國內市場,擴大品質、綠色、智能消費供給,帶動境外消費回流。
鼓勵各地出臺優惠力度更大的消費券等政策,推動服裝鞋襪、飾品、日用百貨、文教用品、塑料制品、小家電等出口優質產品進商超。
加強商業網點規劃和執行,鼓勵商超等大型流通企業從提升供應鏈安全和效率的角度加強與外貿企業的合作。
加快推動一批出口制造優質企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鼓勵外貿出口產業集聚地打造區域性品牌,強化區域公共品牌服務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能力。
對標國際先進制造標準,研究發布出口優質商品內銷浙江標準,推動同線同標同質全面實施。
加強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公共服務,利用各類博覽會、展覽會、促銷節慶日等載體,開展宣傳展示,搞好供需對接,推動內外貿互動互助發展。
加強開拓國內市場典型培育
開展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產業示范區建設。
加強中小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典型培育,結合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選擇一批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擁有較高占有率的中小外貿企業進行培育,探索開拓國內市場方法路徑,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加強外貿企業融入國內產業鏈典型培育,鼓勵外貿企業圍繞產業鏈與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專業化協作,助推外貿企業全面融入國內市場。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
探索建立浙江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
以紡織、服裝、食品等為重點,加大外貿出口企業優勢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著力解決侵犯商業秘密、商標惡意搶注和商業標識混淆不正當競爭、專利侵權假冒、網絡盜版侵權等問題,加大懲治力度。
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在線銷售侵權假冒商品、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
健全地理標志保護體系,嚴肅查處假冒地理標志行為。
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形成治理侵權假冒行為工作合力。
營造良好信用環境
加強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有序公開。
加強信用約束,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專項整治,構建行業(領域)信用監管責任體系,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加大檢查比例和頻次,督促其糾正違法失信行為。
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建立會員信用記錄,開展信用承諾,增強行業自律,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完善金融服務
靈活運用央行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小微金融債等政策工具,指導金融機構圍繞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特點和需求,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全面提升外貿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加強供應鏈金融創新應用,積極為品牌渠道商構建內外貿融合的供應鏈體系提供金融支持,打通融資“最后一公里”,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與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相適應的金融產品,開展面向外貿企業的應收賬款融資、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信用貸款等產品和服務創新。
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豐富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渠道。
鼓勵各地采取政策性擔保+金融+貨物質押等方式,創新解決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融資問題。
與稅務部門合作,利用出口退稅的信息,開發出口退稅貸等無抵押信用貸金融產品。
推動移動支付業務應用,便利社會公眾支付服務,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建設。
強化財稅支持
鼓勵各地完善外貿企業幫扶紓困和風險應對機制,采用依法設立并運作政府投資基金、安排應急轉貸資金、支持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等措施,對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實施分類幫扶。
各地支持商務發展的相關資金,可統籌用于“六進”、產業示范區、國內品牌培育等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工作。
實施中小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助力行動,對外貿企業參與政府舉辦的相關展會、與國內平臺企業合作,可給予相應政策支持。
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速度,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費減免政策。加快各級政府涉企資金撥付進度,確保各類涉企資金及時撥付到外貿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