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大閱兵中,直升機懸掛著這兩面旗幟,以每小時180公里的速度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國旗長9米、寬6米,軍旗長7.5米、寬6米。這是中國首次懸掛如此巨大的旗幟,以如此高的速度飛行展示。要讓國旗、軍旗在高速飛行中迎風招展卻完好無損,其實并不簡單,這曾是閱兵籌備中的一大難題。
時速180公里空中掠過無損傷
這兩面紅旗什么面料?為啥這么牛
中國利用神舟飛船返回著陸的降落傘技術制造了巨幅國旗和軍旗。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大閱兵中,直升機懸掛著這兩面旗幟,以每小時180公里的速度飛過天安門,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國旗長9米、寬6米,軍旗長7.5米、寬6米。這是中國首次懸掛如此巨大的旗幟,以如此高的速度飛行展示。要讓國旗、軍旗在高速飛行中迎風招展卻完好無損,其實并不簡單,這曾是閱兵籌備中的一大難題。
紅旗承受風力超過超強臺風
在距離閱兵還有一百天左右的時間,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接到了援助請求。當時,巨幅紅旗高速飛行時破損、展示效果差的難題,已經困擾了閱兵籌備單位數月。作為中國唯一航天器回收著陸技術研制單位,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立即組織降落傘專家對紅旗開展研制。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閱兵紅旗項目負責人江長虹說,閱兵時掛在飛機鋼索上的紅旗會受到巨大的氣流沖擊,承受的風力超過超強臺風。“日常使用的紅旗在這種風速度下馬上就會被撕成布條。”
但是,閱兵保障單位提出了紅旗不僅不能隨意擺動,還要處于舒展狀態,并且高速飛行后絲毫無破損的要求。
紅旗與降落傘在空中的狀態既有相似之處,又不完全一樣,對于降落傘專家來說,這也是一個新課題。
專家說,從傳統氣動力學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負擔”的紅旗在空中的載荷,遠遠小于拉著重達3噸左右的神舟飛船返回艙的降落傘。然而,正是由于這種輕飄飄的狀態,讓紅旗在高速行進中不受控制地恣意甩動起來,這導致在以往的歷次演練中,飛行很短時間紅旗就發生了嚴重破損。
有著20多年降落傘設計經驗、已是回收著陸專業副總工程師的滕海山帶領團隊對之前破損的紅旗仔細研究。他們發現,飛行中的紅旗受力點和公園里玩“甩鞭”的受力如出一轍,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尾部,因而提出要對紅旗尾部做特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