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供給側”變革的提出,曾被視為服裝行業“高速增長的蛋糕”的中國童裝行業現狀如何?童裝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怎樣落到實處?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未來發展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3月17日,第二屆中國童裝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成功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雜志社主辦,中國服裝協會童裝專業委員會、《童裝視界》雜志社承辦,浙江森馬服飾有限公司、上海富山縫紉機械有限公司協辦。論壇現場,中國服裝協會、知名品牌機構、知名童裝企業、互聯網業界等相關協會領導和機構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討童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之道。
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三年內,整個服裝行業遇到了一定的市場瓶頸,但是童裝依然保持了25%以上的平均增長率。2014年我國童裝行業突破了1400億大關,到2015年度中國14歲以下的兒童應該已經超過3億,嬰幼兒的服裝產品和服飾產品以及相關的消費量,總市場容量維持在2000億元以上。
對此,楊金純表示,在童裝發展的過程中空間很大,機會很多,同時變數也很大。對于童裝這樣的基礎型消費產業來說,核心是要如何跟上、適應和滿足消費的變化,不斷研發、推出好的產品是關鍵所在。“在中國做童裝,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產業鏈和最大的市場。中國童裝企業要考慮如何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從采購、設計、生產、銷售過程中進行創新,如何構建童裝產業新格局,重構發展新優勢,從成本規模擴張走向價值創造。”
童裝產品的質量安全,一直是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天祥集團(Intertek)中國區中國市場事業部總經理、天祥集團上海天祥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平認為,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健康和質量安全意識的加強,童裝的質量安全也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王建平建議,從法律法規、標準、市場監督抽查和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及歐美市場召回等多個角度,來分析判斷目前中國童裝產品的質量安全現狀以及消費者對童裝質量安全的關注焦點,有效地提升對童裝產品質量安全的管控能力。
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巴拉巴拉品牌中心品牌總監齊俊華認為,好產品是一切品牌的基礎,營http://sjfzxm.com/news/index_c.asp銷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消費者溝通的過程,同時要解決心理層面認知的問題,在營銷方面第一步,就是要很好地理解消費者。
談及消費者的變化、消費環境的開放、社會場景的豐富以及價格和實用消費的轉變,齊俊華分析,“在構建品牌的過程中,要注意社群對整個營銷的影響,加強對智能化搜索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粉絲效應帶來的自傳媒效果,加大功能單品對品牌的了解。在結合自身情況的基礎上,考慮價格因素,了解消費者、分析消費者。除此之外,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
“如果繼續依靠相對落后的生產方式,我們的優勢會進一步喪失。打品牌,做好設計,掌握核心的技術,才是我們接下來想要做的事情。”上海富山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張嘉勇認為,打造整個生產的過程以及供應鏈,最終仍然是要回歸本質。“這一點感觸特別深,我們在拜訪客戶的時候發現,縫制設備作為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在很多企業是不被重視的,大家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工具,而恰恰這些工具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服裝的品質以及服裝生產制造的過程。”
楊金純強調,以過去幾十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的情況來看,童裝雖然是新興的一片藍海,但是它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有波折,未來不一定長遠保持高增長,但是值得期待,關鍵取決于每個企業怎么做,細節決定成敗,中國童裝企業應該攜起手來,共同強化童裝產業的內在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