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倒閉的紡織廠到每股能買套房,股神“巴菲特用什么操作方法
100個人中有99個知道“股神“巴菲特,但只有大概20人了解巴菲特控制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更少有人知道這家公司擁有全球最高的股價——2019年4月12日,該公司的收盤價已經達到每股31.425萬美金,折合人民幣210萬,相當于普通二線城市一套100平米以上房子的價格。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如此高昂的股價?
賭氣買入,最終“煙蒂股”砸手里
1956年,年僅25歲的巴菲特創立巴菲特合伙人公司,業務類似現在的私募基金。在這期間,巴菲特繼承和發揮了其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本杰明.格雷厄姆(被稱為“華爾街教父)的深度價值投資理念,即投資市價顯著低于賬面價值的“煙蒂股”。
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于1962年開始逐步買入瀕臨破產的紡織廠---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當時的想法是,在紡織廠倒閉前,會處理一部分固定資產,這時公司會有意愿回購部分股票。然而出乎預料的是,紡織廠的CEO臨時變卦,最終公布的回購價格低于此前約定的價格,盡管巴菲特仍然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管理層不誠信的行為令他大為惱火。于是,巴菲特一氣之下開始大量買進伯克希爾的股票,最終以每股平均14.86美元的價格正式控制了伯克希爾,當時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只有2288.7萬美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凈資產達到3525億美元)。
1969年,巴菲特決定解散為自己帶來第一桶金的巴菲特合伙人公司,并妥善地安排了散伙“后事”,每個投資人都收到了可觀的收益。一些人轉向投資市政教育債券,一些人被推薦給了紅杉基金的創始人比爾.魯安,而另一些合伙人,包括巴菲特本人,則將自己的部分收益轉換為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當時,巴菲特在其合伙企業中的財富已增長到2500萬美元。
及時中止紡織業煉成保險帝國
自從巴菲特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之后,紡織業的冬天就降臨了。在1970年前,雖然公司的表現常常不及預期,但管理層和工會積極配合的態度,還是讓巴菲特對伯克希爾抱有充足的信心。不幸的是,紡織行業依然面臨趨勢性下滑,1981年,巴菲特開始承認投資伯克希爾是一個錯誤。在1985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再次提到自己在判斷企業的發展前景時看走了眼,并終止了伯克希爾的紡織業務。
雖然巴菲特20年的努力和堅持沒能挽救紡織業務的蕭條,但他根據制造業量入為出、快速周轉的特性,利用紡織廠早期產生的現金流收購保險公司,造就了伯克希爾更為精彩的篇章。1967年,巴菲特斥資860萬美元收購National Indemnity(國民保險公司)及其姊妹公司National Fire & Marine(國家消防和海洋保險公司),并在1976年開始購入GEICO(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股票,直至1995年全資控股GEICO。此外,伯克希爾在1998年斥資160億美元收購General Re Corporation(通用再保險公司)。
在巴菲特看來,保險公司是非常好的投資工具。投保人支付保費,提供了持續的現金流,這部分資金并不是保險公司實際擁有的,但卻可以進行投資,直至有客戶出險提出索賠。由于索賠發生的時間不確定,所以保險公司的投資對象往往是具有流動性的證券,主要包括短期固定收益證券、長期債券和股票。
巴菲特購買保險公司,本質上是購買了一種投資工具,這為后來的大規模投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而且資金成本非常低,甚至達到負成本。正如巴菲特最近在2019年致股東信中所述,“保險業作為公司‘樹林’的基石,以不太明顯的方式為伯克希爾提供了巨大的價值“。
投資的五個鏈條:伯克希爾有五個“樹林”
經過54年的收購、投資和經營,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成長為一家涉及多個行業且體量巨大的控股公司,其主要涉及的領域包括:保險及再保險、貨物鐵路運輸、公共事業、能源發電及分銷業務等。不同于一般控股公司的是,伯克希爾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職能部門(如銷售、采購、法律、人力資源等)以集中管理子公司的業務。
盡管伯克希爾及其子公司在全球擁有約38.9萬名員工,但公司位于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總部卻“人煙稀少”(坊間傳言只有25人),主要包括巴菲特和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CFO馬克哈姆·伯格、巴菲特的助手兼秘書格拉迪絲·凱瑟、投資助理比爾·斯科特,此外還有兩名秘書、一名接待員、三名會計師、一個股票經紀人、一個財務主管以及保險經理等。總部僅參加重大資產配置、投資活動,以及主要管理層的任免等工作及決策,很少參與旗下公司的日常經營,因為巴菲特堅信,他所控股和投資的公司在原來高管的管理下會運營得更好。
在如此精簡的伯克希爾總部“土壤”上,生長著巴菲特如數家珍的五個“樹林“:
?控股的保險公司
?控股的非保險公司
?共享控制權的公司
?股票投資組合
?美國國債、現金及各類固定收益工具
1.控股的保險公司(保險及再保險公司)
從1967年收購奧馬哈市當地的兩家保險公司開始,伯克希爾不斷在保險行業深耕。時至今日,其保險業務已擴至全球,雇傭員工達4.9萬名,擁有美國第二大汽車保險公司GEICO(蓋可)和全球最大的財產和傷亡再保險公司General Re Corporation(通用再保險公司)。
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
截至2018年底,保險及其它資產合計達到5323.07億美元,占伯克希爾總資產的75.21%,是伯克希爾“森林”名副其實的基石。從1970年到2018年底,公司保險業務提供的浮存金(float)從0.39億美元增長至1230億美元。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伯克希爾看作是一家保險集團,用其保險浮存金形成并購杠桿,參股了一系列公司,實現了目前高達7000多億美元的總資產。
2.控股的非保險公司(持股比例80%-100%)
控股的非保險公司作為一個整體,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1846.5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5.6%,稅前利潤為216.4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9.5%。
這部分收入占到伯克希爾總營收的75%,是“森林”體系中最有價值的一片“樹林”。
其中,BNSF是北美最大鐵路運營商,擁有51500公里的運營網絡,遍及美國28個州和加拿大2個省。BNSF每年運送超過500萬個集裝箱和拖車,亦被公認為世界最大的鐵路多式聯運承運公司。
BHE是全球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主營業務是發電、輸電、配售電、輸氣管網及電網工程的建設及維護,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打造了全美最大的兩個太陽能發電項目。
McLane是美國最大的供應鏈服務公司之一,主要為美國的便利店、大賣場、連鎖藥店、連鎖餐廳等提供雜貨、食品、酒水飲料等綜合性供應鏈服務。該業務的收入體量巨大,但利潤率極低,風險也非常低。
除此之外,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控股Clayton Homes、International Metalworking、Lubrizol、Marmon、Precision Castparts、Forest River、Johns Manville、MiTek,Shaw和TTI等各種制造業及零售服務行業的公司。
3.共享控制權的公司
2018年底,伯克希爾與他方共享控制權的4家公司,構成了“森林”中的一片“小樹林”。
其中,Kraft Heinz(卡夫亨氏)是全球知名的食品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餅干、番茄醬,還有卡夫奶酪、麥斯威爾咖啡、菲力油芝士、奧利奧夾心餅、趣多多巧克力等,旗下有近50個品牌每年在全世界銷售額達到一億美元以上。該公司近年來因為經營不善和品牌折價造成巨額虧損(2018年凈虧損102.3億美元)。
Berkadia的主營業務為房地產貸款,它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和萊卡迪亞國際公司(Leucadia National)(LUK)在2009年收購已破產商業房地產放貸巨頭Capmark Financial Group并將其業務進行重新組建而存續下來的公司。
Electric Transmission Texas(德克薩斯電力傳輸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收購、建造和運營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電力傳輸設施。
Pilot Flying J是一家卡車休息站運營商,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750個站點,業務覆蓋44個州。主要運營項目包括加油服務、零售服務和卡車路邊救助服務等。
伯克希爾·哈撒韋每年能從這4家公司稅后利潤中分紅:卡夫亨氏持股26.7%、Berkadia持股50%,德克薩斯電力傳輸公司持股50%,Pilot Flying J持股38.6%。這4家公司在2018年給伯克希爾帶來的收益總額約為13億美元。
4.股票投資組合(持股比例1%-20%)
伯克希爾“森林”中不可或缺的“果林”是指它的股票投資組合,組合中的資產通常涉及一家公司5%至10%的所有權。截至2018年底,伯克希爾的股票投資價值近1730億美元,其中持股市值最大的前15只股票如下表所示:
這其中有快消品、銀行、航空公司和科技公司,大多是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包括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運通、高盛、穆迪、西南航空等。
這個投資組合為伯克希爾長期持續創造高額回報,使其成為唯一一家可投資的資金成本為負的保險公司。巴菲特卓越的投資能力決定了伯克希爾的成功難以被其它保險公司復制。
5.美國國債、現金及各類固定收益工具
截至2018年底,伯克希爾持有價值111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其他現金等價物,另有200億美元的各類固定收益工具,現金儲備達到了歷史的高位。雖然這些儲備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動用的(巴菲特承諾永遠持有至少200億美元的現金等價物,以防范外部災難),然而,如此驚人的現金儲備,已經接近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市值的五分之一,說明巴菲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因此,市場對其回購伯克希爾股票持有較高預期。
與其說巴菲特是“股神”,不如說他是全球頂尖的戰略企業家和多元化業務操盤手。透過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業務布局,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家以保險、銀行、投行等金融業為基礎,并不斷進行多元化投資的保險集團,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鐵路運輸、公共事業、能源、航空、食品飲料、零售、媒體、工業制造、高科技等諸多行業。
在2018年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排在第10位,利潤在世界500強企業前十強中排名第一。
如果說保險業是伯克希爾龐大“樹林”的基石,那么巴菲特的核心投資理念則是給予“樹木”源源不斷的“養分”——發現價值被低估的企業,然后直接收購、控股,或者買進股票長期持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