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美分只是序曲 ICE棉花期貨行情或乘勝追擊
1月6日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終于打破70美分/磅阻力位(70.04美分/磅),結束了近一個月67-69美分/磅盤整試探行情,做多基金、投資商看漲做多的情緒繼續蔓延。
據CFTC統計,截至目前ICE期棉基金凈多頭率上升至9.3%,表明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即將簽署(有消息稱中國代表團將于1月13日啟程赴美)、原油及農產品期貨價格加速反彈及2019/20年度美棉簽約出口繼續“高歌猛進”等利好支撐下,空頭、棉花貿易企業已開始退守72美分/磅甚至75美分/磅。
一些機構、涉棉企業認為,短期對ICE補漲形成威脅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12月份美國的制造業繼續惡化,該指數從11月份的48.1再次降至47.2,這是自2009年6月份以來最低水平,意味著美國經濟再次亮起了紅燈;二是美伊局勢因美空襲巴格達炸死伊朗指揮官而驟然升溫,隨著伊朗承諾將對美國做出強硬回應,并已開始放棄伊核協議中有關離心機數量的最后一項關鍵限制,美伊“擦槍走火”甚至爆發戰爭的概率增大,對全球金融市場、經濟回暖及商品期貨反彈造成沖擊。
那么從基本面、消息面看,1月15日中美在白宮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后將開啟至少400億美元美農產品采購(傳言包括60-80萬噸棉花)外,還有如下幾個方面支撐ICE主力合約上試75-78美分/磅廂體。
一是近期不僅原油、黃金等商品大漲,糧食等農產品也搭上“順風車”;二是印度CCI大規模收儲(按籽棉計算,印度皮棉“托底”價73-74美分/磅),支撐ICE上行;三是受中美貿易戰及進口配額的影響,目前美棉經營主體僅剩數家外商和大型進口企業,資源、價格均處于壟斷狀態,尤其高品質高等級美棉;四是2019/20年度可售美棉資源已比較有限,而且等級品質或“不給力”。據USDA統計,截至12月26日,2019/20年度美陸地棉累計簽約出口260.2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8.5%,完成本年度預測出口的75%(5年均值為69%),因此美棉2020年上半年出口供給或呈現“僧多粥少”,價格易漲難跌的狀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