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值“難產”、贖回高壓:公募加班應對節后行情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開市的A股市場,給公募行業帶來了更多挑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獲悉,2月3日A股市場出現大規模股票跌停及指數大幅震蕩的極端行情下,多家公募機構的不少產品運營人員在開市首日當晚通宵加班,個別公募產品凈值甚至陷入“難產”的局面。
據業內人士透露,春節延休的作息安排導致人手不足、開市日期的臨時調整以及極端行情的出現所引發的贖回壓力等因素共同交織,給當天的公募產品運營的數據校對、凈值核算帶來了空前挑戰,記者了解到,部分公募機構的產品TA登記注冊工作直到2月4日清晨才得以啟動。
此外,震蕩行情引發的公募產品贖回潮也給公募產品的流動性管理帶來壓力,興全、易方達、匯添富等多家大型公募機構也紛紛宣布以自有或高管資金認購自家權益類產品。在多方努力下,2月4日A股市場三大股指全面反彈,而公募產品的流動性及運營壓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
運營的通宵應戰
2月3日,在A股收市后,幾乎所有的公募機構運營部門均加班到了后半夜。
“就像用緊張的醫療資源應對疫情一樣忙碌,運營資源在這個時候也不足了,非常多的數據和細節需要處理,但人員資源卻不如往常齊備,我們加班到非常晚,有的基金公司則直接干到后半夜。”北京一家公募機構運營負責人吳桐(化名)坦言。
“主要是人手不夠用,有的托管行人員沒有到位。”上海一家公募機構運營人士表示,“每家機構的情況各不相同,有時候找不到人,有的機構則有人沒有到崗,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完全顧不過來。”
據吳桐透露,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一是A股市場開市后部分基金產品出現一定規模的贖回,較以往增加了工作量。二是開市日期的調整導致利息等細微數據的重新驗算,導致相關運營工作量的直線上升。三是不少公司運營人員在家遠程辦公,加之托管行人員配備的不飽和,存在溝通對接上的拖延。
“有一個傭金核對出問題,就要多消耗數個小時。”吳桐坦言。
另據記者獲悉,部分公募機構為了應對疫情減少人員流動,采取運營人員開通遠程在家辦公的工作模式,而多數托管銀行仍然要求在辦公室工作。
“為了應對疫情,多數基金公司都是在家辦公,因為為了減少出門降低疫情風險,一些小基金公司如果風格比較保守,或者IT能力比較弱的,可能也要在辦公室加班。”吳桐表示,“托管行基本上都要在辦公室工作的,因為為了安全大多用的都是內網,但不是所有人員都到崗,一些銀行存在部分值班,部分在家的情形。”
正是上述諸多因素的堆積,導致數據對賬處理效率上出現不足,但仍然出現了部分公募產品凈值難產的現象。
“昨晚存在數據要找托管行對接還遲遲聯系不上的情況,不少公募后臺通宵加班,有的TA注冊登記直到第二天凌晨五六點鐘才開始做上。”吳桐說,“和往常相比,好多產品的凈值一直等到第二天了才出來。”
“這天的情況也非常特殊,主要是好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又趕在假期結束后的開市首日,許多機構都來不及準備,和托管行的銜接和預案也沒有做好。”吳桐表示。
迎戰贖回壓力
除了運營環節的巨大工作量,公募機構面臨的另一挑戰則來自于贖回潮引發的流動性風險隱患。
“2月3日收盤有3000多只個股跌停,如果第二天繼續跌停,則基金經理應對贖回的操作余地非常有限,只能處置沒有跌停的標的,這反而會誘發市場情緒進一步恐慌。”華東一家公募機構基金經理表示。
為了應急,多家公募宣布自家產品進行自認購。包括興全、天弘、易方達、匯添富、華安等機構出資認購自家權益類產品,部分公司包含高管出資。
在多方努力下,A股市場及公募產品的流動性警報已得到初步釋放。2月4日,A股三大股指早盤翻紅,午盤持續上攻,截至當天收盤,滬指上漲達1.34%,而創業板、中小板則分別上漲達4.84%和3.67%。
“全行業的權益類贖回規模監管是掌握的,整體規模并不小,可以說行業承受了一定的流動性壓力。”一位接近中基協的公募人士評價稱,“在這個關鍵時刻,公募行業的自認購擔負起了一定的責任。”
“伴隨股指的翻紅,說明市場的信心正在得到恢復,短期趨勢還需要密切關注疫情的變化和走勢,但中長期的向好趨勢并不會受到影響。”北京一家公募機構基金經理提示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