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致命之美
時尚似乎總是和美的東西有關,而人們很少留意其中隱藏的各種問題。圖文并茂的《時尚的受害者》將流行文化背后發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作者艾莉森·馬修斯·戴維是斯坦福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時尚涉及的物質文化、醫學人文、階級和性別。
《時尚的受害者》。資料圖
在閱讀過程中,我就有股沖動,希望能夠提醒當下愛美的人,從過往歷史中去了解一下時尚的致命之處。雖然大部分時尚導致的疾病發生在十九世紀,但是我們今天仍會看到三寸以上的高跟鞋、扭曲的塑身衣、更多的衣物的染料、貌似無害的飄逸絲帶……所有這些,充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時尚的受害者》是一本另類時尚史,講的是時尚如何致命的故事。作者調查了世界各大博物館的時尚物品和文本,展示了大量的歷史圖片和歷史事件,包括虱子纏身的軍服、奧斯卡·王爾德的同父異母姐妹的死亡和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被意外勒死的圍巾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各種衣物保護,衣物不僅是遮羞布,還是美的載體,然而很多時候,衣物反而成為邪惡的殺手、死神的幫兇。奇裝異服當然殺傷力更強。
人們在欣賞時尚服飾美麗的顏色、挺括的質地和新奇的材質時,很少會考慮這些新東西來自何處。其實,這些時尚之物幾乎很少來自大自然,而是人們探索化學世界的產物。自然界無法找到的一些顏色,正是通過化工合成染料來到了這個世界。柔軟的毛氈必須經過化學處理和染色才能做出幾乎每個男士都要佩戴的禮帽,時尚愛好者恰恰變身了化學工業的“探險者”,親身嘗試那些浸出化學毒素,被傳染疾病,不論是意外的還是有意的,時尚已經成了歷史上導致死亡、疾病和瘋狂的原因。
時尚重災區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英國、北美,從那時起,時尚一步步改變了肉體的自然法則。對“優雅精致”的時尚男女來說,外在形象遠比內在健康更重要:女士們腳踩高跟鞋,身穿有箍襯裙,內裹緊身胸衣,在路上跌跌撞撞;男士們頭戴厚重的禮帽,汗如雨下,脖子被漿洗得硬邦邦的衣領勒得透不過氣來。這些人是時尚的“奴隸”和“受害者”,還可以稱其為“殉道者”。從1830 年開始,性別差異在時尚界突顯出來。女性“自然而然地”成為時尚界主要受眾。幾個世紀以來,時尚對人類的傷害由外而內,無論制衣者或是穿衣人都難逃其害。土地、空氣、水、人和動物,一切都成為時尚的犧牲品。時尚文化的確打造了許多莫名其妙不合乎人體生理特征的東西。有些新潮衣料本身就是傳染病源,或是遺留有化學毒素;迷人的綠色裙子是用砷染的色,易使人窒息死亡;裙箍是用易燃材料做的,穿著它有可能被活活燒死……
今天的時尚行業依然暗坑密布、危機四伏。“防水臺”式的松糕鞋和“恨天高”這類鞋子經常在路上見到,而現在的愛美女性似乎完全不了解,早在20多年前,這類鞋子就引發了多起人身傷害事故。比如,1999年,一位日本的保育員因為穿著高跟的軟木厚底鞋,狠狠摔了一跤,摔壞了頭蓋骨,幾小時后因搶救無效死亡。1995年,日本東京一位25歲的年輕女士和同伴一起開車從購物中心回家。因為鞋底厚8英寸,嚴重影響剎車效果,車撞上了一個混凝土樁,副駕駛位上的朋友當場死亡。美國還有一位20多歲的年輕母親“乘坐纜車時,長圍巾纏在對面過來的纜車上,被扯出座位”。這位不幸的女士死于窒息,這類事故的死亡率高達45%,而且新的時尚總在不斷刷新此類危險,兒童更是高危人群。由圍巾或是其他服裝引發的事故時有發生。例如,如果外套的紐扣卡進游樂場設施里,或者背扣式毛衣纏在玩耍護欄上,一旦小孩鉆回護欄內,滑倒在地,毛衣很可能會像“鞋帶”一樣勒住小孩的脖子,令他無法呼吸。如今,那些流行的復古風寬大襯裙、長短不一的裙裾,可有可無的飄帶和配飾……都可能變身火引,或卷入閘機、機器甚至車輪之中,引來死神降臨。這一切在不時地提醒我們,對于時尚之美,需要更加謹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