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涉棉部分)
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其中,在第四篇、第五篇、第十篇中分別提到了棉紡產業發展規劃,內容整理如下:
第四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第二章提高農業質量效益
堅持穩糧、優棉、強果、興畜、促特色,突出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產銷鏈接、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穩定糧食生產。以保障小麥安全為前提,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堅持糧食生產“區內平衡、略有結余”方針,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鞏固提升糧食生產功能區“建管護”水平,支持產糧大縣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增加優質糧食供給。“十四五”末,全區永久基本農田保持在4100萬畝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600萬噸以上。
鞏固棉花優勢。建設新疆優質棉生產基地,推進棉花種植向優勢產區集中,優化棉花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實施標準化棉田建設、棉花高效節水推廣和機械化采收工程,提高棉花生產管護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棉花質量。“十四五”末,全區棉花良種率達到98%以上,棉花機采率達到80%以上。
做強林果產業。突出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動林果業標準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做優做精紅棗、核桃、巴旦木、葡萄、蘋果、香梨、杏、新梅、枸杞等品種,支持南疆建設一批林果產品加工物流園和交易市場,增加優質高端特色果品供給。“十四五”末,全區林果面積穩定在2200萬畝左右,果品產量達到1200萬噸左右。
建設畜牧強區。實施畜牧業發展五大行動,持續做大肉牛肉羊產業,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做優做強家禽產業,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業,構建飼料、種源、擴繁、養殖、屠宰、加工全產業鏈,推動新疆由畜牧大區向畜牧強區轉變。“十四五”末,全區畜牧業產值超過1100億元。
培育特色農業。大力發展加工番茄、加工辣椒、甜瓜、釀酒葡萄、沙棘、萬壽菊、中藥材、油料、甜菜等特色種植業,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打造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加快設施農業優勢區建設,支持發展庭院蔬菜種植,提高蔬菜市場供給能力。
發展生態農業。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大力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國重要的玉米、小麥制種基地和畜禽、林果、區域特色農作物品種繁育基地。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加快實施化學農藥減量替代計劃,提高廢舊農膜資源化利用水平。
第五章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建立和完善以綠色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政策,構建覆蓋全面、指向明確、重點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簡便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鞏固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成果,推進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農民保護耕地責任相掛鉤,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繼續深化小麥收儲制度改革,完善糧食生產補貼政策,健全糧食儲備管理體制。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合理引導棉花生產,促進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加強氣象保障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推進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穩步推進南疆林果業保險“以獎代補”試點。
第五篇推動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提升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
第二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深化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新一輪傳統產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動化工、紡織、有色、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工藝改進、提質增效,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優化發展化學工業。推動石油化工“減油增化”發展,建成塔里木60萬噸/年乙烷制乙烯項目,推進庫車塔河煉化百萬噸乙烯項目,延伸發展高端聚烯烴、高性能合成橡膠、高性能纖維、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精細化工產業。推動氯堿工業、特色無機鹽化工產業高端化發展,打造全國最大氯堿化工基地。
大力發展紡織產業。根據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加快纖維制造產業與紡織工業協同發展。優化棉花產業供應鏈、價值鏈,提高棉花就地轉化率和紡錠規模,打造國家優質棉紗生產基地。加快產業用紡織品發展,高標準發展印染產業,促進產業鏈向服裝等終端產業延伸。
積極發展有色工業。推進鋁、銅、鎳、鎂等有色金屬下游產業鏈延伸,培育銅鎳、銅鋁、銅鎂、硅鋁、鈹銅等合金產業,推動汽車、鐵路、航天、航海等行業應用有色新材料,打造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產業基地。
優化鋼鐵工業結構。加快鋼鐵行業優化重組,調整產品結構,積極推進鋼材深加工,加快發展汽車、機械、化工裝備制造業用鋼、板帶材產品,推動鋼鐵行業高端化發展。
改造提升建材產業。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大力實施建材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和建材部品化,以及交通、水利、裝備等水泥構件發展,鼓勵發展與建筑結構相適應的保溫、裝飾等功能一體化復合板材和功能型裝飾裝修材料制品,促進綠色建材產品生產和應用。
第四章著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用足用好國家優惠政策,做大做強服裝服飾、農副產品加工、電子產品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手工業、旅游商品加工業,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增強產業集聚效益。
著力發展服裝服飾產業。實施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戰略,高效承接內地產業梯度轉移,吸引以代工生產和來料加工為主的服裝服飾企業來疆發展,支持南疆發展服裝服飾產業,完善產業鏈配套。推進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建設。積極發展鞋帽、玩具、假發、箱包、皮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著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做強做優馕產業,提高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水平和社會化供應能力。推廣“農戶+合作社+基地+企業”產業化模式,做大做強林果業、葡萄酒產業、乳制品產業、馬產業等特色產業,打造品牌、形成優勢。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提升裝備水平,開發名優特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
著力發展電子產品組裝業。積極承接東中部地區消費電子產業轉移,支持南疆大力發展電子元器件、手機、智能穿戴、計算機外圍設備等電子產品組裝業帶動就業。推動烏魯木齊、霍爾果斯等地消費電子產業協同發展,開拓向西的國際市場。
第五章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堅持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實施園區提升工程,科學合理布局產業項目,重點抓好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電力、紡織服裝、電子產品、林果、農副產品加工、馕、葡萄酒、旅游等“十大產業”,推進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力爭“十四五”末,推動一批上規模、高質量的企業上市,培育一批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集團,支持打造一批營業收入和資產規模“雙千億”企業集團,力爭形成一批千億元產業集群、百億元特色產業集群。
——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重點布局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產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節能綠色環保產業,建設區域互補、協同發展的新興優勢產業集聚區,打造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高地。
——準東、哈密、吐魯番能源化工產業集聚區。重點布局煤炭煤電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礦產資源深加工、裝備制造、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等產業,加快建設兵團準東工業園、烏魯木齊準東工業園,建設國家煤電油氣風光儲一體化基地。
——奎屯、獨山子、烏蘇、克拉瑪依石油化工和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重點布局石油化工、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云計算、大數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倉儲物流等產業,打造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產業聚集區。
——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農副產品加工和外向型產業集聚區。重點布局農副產品加工、生物醫藥、可再生能源、非金屬礦產資源加工、駝奶及沙棘凍干粉、冰鮮水產品、冰雪旅游裝備制造產業、新型建材、紡織服裝進出口加工貿易及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區,打造邊境貿易和向西開放的產業基地。
——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化工紡織產業集聚區。重點布局石油化工、化學纖維產業、紡織服裝及印染產業、新型建材、林果深加工等產業,建設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基地。
——和田、喀什、克州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外向型產業集聚區。重點布局面向中亞、西亞、南亞的外向型產業,加快發展進出口加工貿易和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業。加快發展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電子產品組裝、中醫藥種植、鞋帽、玩具、假發、箱包、皮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建設勞動密集型和特色優勢產業基地。
第十篇優化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三章培育發展天山南坡產業帶
完善天山南坡區域交通干線網絡,暢通主要節點城市和重要產業園區聯系,以能源礦產資源、特色農業資源和特色旅游資源為依托,加快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集聚園區建設,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將巴州、阿克蘇地區打造成重要的油氣生產加工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紡織服裝基地、特色旅游基地、商貿物流基地,著力打造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經濟增長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