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各大手表制造商紛紛投資電商?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一直以來,高端手表制造商們對消費者是否愿意在網上支付數千美元購買手表持懷疑態度。但如今,奢侈品線上銷售日漸繁榮,高端手表制造商們的這一疑慮逐漸被消除,紛紛加大品牌電商業務上的投資。

就在不久前的1月,卡地亞的母公司、瑞士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向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 Yoox Net-a-porter Group SpA 提出全面收購的要約,以約27.7億歐元的報價收購YNAP 剩下51%的股權,達成對后者的全面控股。歷峰表示,希望通過這次交易加強集團在數字渠道的競爭力。
分別由私募基金 CVC 和 RJ 控股的瑞士獨立制表商 Breitling (百年靈)和 Oris,也確認了要擴大線上業務的計劃。很多其他制表商也從與多品牌線上零售商展開一次性合作開始嘗試電商業務。
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下,電商是必要手段
此前貝恩咨詢聯手意大利奢侈品貿易協會 Altagamma 發布的《2017年全球奢侈行業研究報告》(第16版)預測,到2025年,奢侈品線上銷售額將占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遠高于去年接近9%的占比。
報告還提到,當前千禧一代已經占到了奢侈品消費者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更加年輕的Z一代的比例也正在不斷增加。
在年輕消費者更偏向于網絡購物的現狀驅使下,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各奢侈品牌紛紛加入電商大潮。
LVMH 集團手表業務部門負責人 Jean-Claude Biver 在巴塞爾世界鐘表展(Baselworld watch trade fair)上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以前沒有意識到千禧一代網購手表、汽車的頻率會有多高。”
Biver 透露集團旗下瑞士制表品牌 Tag Heuer(泰格豪雅)將在未來18個月全力打造自己的電商網站。目前,Tag Heuer 已經在美國、英國等5個國家開設了線上商店,并與中國電商平臺京東建立了合作關系。LVMH 集團旗下另外兩大手表品牌 Hublot 和 Zenith 在電商方面暫未有動作。
隨著許多由非官方經銷商運營的網站激增,制表商在選擇拓展電商業務的同時自然也要兼顧好自身品牌形象。
高端瑞士制表品牌 Corum(昆侖表)的 CEO Jerome Biard 表示:“我們希望讓消費者可以放心地在線上購物。”Corum 隸屬于中國冠城鐘表珠寶集團有限公司(Citychamp Watch & Jewellery Group Limited),該品牌首個電商網站也將在兩個月內全面投入運營。
尤為繁榮的中國電商市場
根據國際著名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AC Nielsen)發布的研究報告:《數字化時代下的中國消費者趨勢以及品牌商制勝之道》:中國網民規模高達 7.5 億之多,平均每周花費在互聯網上的時間高達 26.5 小時,2017 年網絡銷售額同比增長 28%。
Boston Consulting Group(波士頓咨詢)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消費者通過手機在網上購買高檔服裝和配飾,在年輕消費者中,這一比例高達75%,而在中國市場,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77%。
咨詢公司 DLG 的調查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市場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奢侈品手表線上銷售的主要流量來源地。

奢侈手表線上業務的局限性
雖然越來越多的手表制造商們開始試水電商,但依然有一些品牌在電商業務方面有所猶豫。
法國經典奢侈品牌 Chanel 現只在線銷售香水、眼鏡和美妝產品,避開了服裝、手袋及手表業務。此前該品牌時尚總裁 Bruno Pavlovsky 曾表示:““如果你把所有產品都放在線上,直面所有消費者,品牌就會失去獨特性。但這并不意味著 Chanel 永遠拒絕線上銷售,我們將在時機成熟時推出手袋和服裝的線上業務,增加附加價值。”
對于高端制表商進軍電商領域,LVMH 集團旗下意大利奢侈珠寶及制表商寶格麗(Bulgari)的CEO Jean-Christophe Babin 認為奢侈手表線上業務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手表修理業務還是需要客戶親自到實體店。該公司預計,在線銷售的手表價位上限為3萬~4萬歐元之間。
寶格麗目前已經在美國、中國、日本和英國開設了電商網站,并計劃在年底前將電商網絡拓展至歐洲所有地區,在2019年初拓展至澳大利亞。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