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Lanvin也走在復蘇的道路上了
法國時裝屋Lanvin任命創意總監Bruno Sialelli一年后,于當地時間周三清晨在巴黎發布了全新系列。從這場Lanvin努力恢復全球頂級奢侈品地位的“攻堅戰”中,可以看出公司取得進展的跡象。
但Lanvin還要努力做到在不耗費過高成本的情況下,實現營收增長,因為目前該品牌的盈利能力還不強。
如果是10年前,要想實現這樣的好轉或許會容易一點。彼時,多品牌零售的市場更強大,傳播渠道更少,開云集團(Kering)和路威酩軒集團(LVMH)展開的整合并購更少。那時也沒發生如今擴散到全球的新冠疫情。
但在新東家和管理團隊的領導下,引入Sialelli等設計人才后,Lanvin不屈不撓,終于實現了多年以來的首次緩慢增長。
“這不是奇跡,但我們確實已經走在復蘇的路上,”首席執行官Jean-Philippe Hecquet指出。他于2018年加入 Lanvin,肩負管理該品牌的挑戰。“重建顧客對品牌的信心……需要點時間,尤其是我們三四年來都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最近幾年,Lanvin接連不斷的動蕩已經業內皆知。2015年,Lanvin前所有者、中國臺灣女商人王效蘭(Shaw-Lan Wang)出乎意料地解雇了長期執掌品牌、備受鐘愛的設計師Alber Elbaz。此后Lanvin再也不復Elbaz任期14年以精妙設計為品牌創造的商業成功。品牌的男裝設計師 Lucas Ossendrijver也于2018年離任,而他為公司效力的時間與Elbaz差不多。
目睹一個個創意人才的洗牌,王效蘭終于將Lanvin賣給了中國復星集團。2018 年,復星以1.2億歐元收購了Lanvin,并稱將對該品牌追加1億歐元以上的投資。
截至去年,復星時尚集團在董事長程云的帶領下,設法通過出售子公司的少數股份,以籌集至少1億美元的資金。程云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采訪時稱,投資是出于為集團董事會成員加入“‘戰略性合作伙伴’的需要”,同時指出,復星時尚可從母公司獲得“充足的資金”。
Lanvin是法國最古老的頂級時裝屋之一,Hecquet此前就職于Sandro和豪雅表(Tag Heuer),因此他采訪時還戲稱自己是從“LVMH學校畢業的”。Hecquet之所以愿意接受這份工作,是因為他看到了Lanvin復蘇的潛力,確信復星的投資承諾能讓公司迎來轉機。
Sialelli則是從2019年初開始擔任Lanvin創意總監,負責管理男裝和女裝。此前他在Loewe有約三年的工作經歷,曾在Jonathan Anderson的領導下負責男裝設計,但目前在業內還相對無名。據說,Lanvin就創意總監人選問題接洽過Haider Ackermann,以及Jacquemus的Simon Porte Jacquemus,但公司那時還不大可能支付得起這些超級明星設計師的薪水。
“很顯然,我們的壓力很大,知道品牌多年來都在苦苦支撐,”Sialelli說,“想要深度挖掘品牌的潛力,一飛沖天,的確是個挑戰。不過我又想,‘我還年輕,也樂觀,只管放手去做就好。’”
Sialelli說,他深受Lanvin品牌歷史的啟發,希望借鑒品牌的童裝起源,從兒時的懷舊氛圍和嬉笑玩鬧中汲取靈感。
與前任Olivier Lapidus相比,Sialelli設計的系列受到了時裝評論人和編輯更多的認可:隨著不同系列的發布,收獲的反響也越來越正面(Lanvin提供的資料顯示,2019 年品牌獲得的雜志報道同比增長了300%,但廣告支出也可能相應提高了。)Sialelli執掌但品牌更多偏重休閑風格,適合日常穿著,折射了他對人們平時穿衣的理解,這與公司的前任設計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Elbaz在品牌全盛期的設計更以晚禮服裙聞名,而Ossendrijver更擅長對男裝的傳統呈現。
顯然,Sialelli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方式,Hecquet稱,這已經對公司內部產生了極大的鼓舞。公司現在的運作更加高效,更加全球化,在美國和中國也聘請了更多員工。
“從前的Lanvin是一家法國企業,品牌也是濃郁的法國風格。但我們實現了轉型,成為了更具有全球化思維的公司,”Hecquet 指出。
很多評論人認為Sialelli為Lanvin設計的首個系列帶有Loewe的痕跡,但在過去的一年中,這兩個品牌之間的差異也更加明顯了。
Sialelli說:“在Loewe工作時,我晚了Jonathan一年加入,逐漸成為整個創意過程的一部分。現在,我加入了新的工作室,要想徹底擺脫過往經歷對自己的影響,這很困難……我還需要一些時間調整,大家也需要時間才能發現我設計的演變。我想,下一次秀就能證明這一點。”
其實,種種跡象表明,顧客正在發現某種演變。
“公司財報經歷多年赤字之后,出現了好轉,”Hecquet說。Sialelli推出的首個系列在2019年夏季僅在門店銷售,但盡管如此,與2019年秋冬相比,2020春夏女裝的零售額環比也出現了20%的增長(即使只在門店銷售了幾個月)。另外,2020春夏和2020秋冬期間,男裝系列的批發訂單也增加了15%。
但目前的Lanvin仍然處于虧損狀態,Hecquet一直在強調的,也是一種“創業心態”。“因為規模小,所以我們要很靈活……我們肯定還沒有企業集團那么強大,”他說。
他還補充道,正是因為規模小,Lanvin也得以在去年迅速抓住機會,比如在紐約Soho區找到好的位置,六周內就開出了一家快閃店。同樣,去年底,Lanvin在上海舉辦了品牌成立130周年展,活動前三個月品牌作出了打造130周年膠囊系列的決定,最終也及時完成了系列的設計。
那么,到目前為止,這種轉變的推動因素是什么呢?
配飾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盡管Elbaz設計的運動鞋和芭蕾平底鞋曾經廣受歡迎,但近年來這一品類銷售額出現大幅下降——而配飾對奢侈品牌商業增長與穩定至關重要。當前熱銷的包括新版Bumper運動鞋,還有Hoop與Pencil兩款女士手袋。Hecquet的目標是,未來三到四年內,配飾和成衣各占商品種類的一半。
中國市場亦是品牌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但此前Lanvin幾乎從未涉足。隨著品牌逐漸扭虧為盈,復星希望國內外的中國消費者創造的銷售額,能夠在品牌銷售中占據較大份額并不斷增長。畢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如今Lanvin已通過這個新東家直接進入中國市場。包括 Wolford、Tom Tailor、St. John等其他西方品牌,也通過復星的運作扭虧為盈。
去年,按照Sialelli的品牌創意愿景,Lanvin在上海和北京分別開設了2家門店和1家門店,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再開七到八家門店。
但由于當前疫情持續蔓延,Lanvin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隨著該國奢侈品消費者減少旅游出行與購物,Lanvin銷售額或將受到沖擊。Hecquet表示,復星已積極介入,幫助品牌監控疫情形勢,當務之急是要“照顧好中國的團隊”。“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每天都在交流,”他說。
與此同時,為體現Sialelli的設計理念,Lanvin 還計劃對全球范圍內的部分旗艦店進行翻新,并密切關注潛在的臨時店鋪位置。品牌將于今年春天在洛杉磯增設一家臨時概念店。
與其它知名奢侈品牌相比,Lanvin只有區區15家門店,但鑒于全球批發市場苦苦掙扎的困境仍在延續(其中又以美國為甚),Lanvin建立直銷網絡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去年,包括Net-a-Porter、尼曼·馬庫斯(Nieman Marcus)在內的零售商開始重新選入Lanvin的設計,其它零售商也在慢慢增加品類和滲透率。例如,Neiman Marcus原本只銷售男士配飾。男裝在Lanvin銷售額中占了40%,并且西裝設計實力歷來就非常雄厚。
Hecquet表示,他對第三方零售合作伙伴所采取的做法就是:不求橫向延伸合作伙伴的數量,而是縱向拓展合作。比如Lanvin與法國春天百貨(Printemps)就有悠久的合作歷史。其他新合作商以及重新合作的線上零售商包括MyTheresa、Ssense、MatchesFashion以及Luisa via Roma。
“我們希望,和能恰到好處傳達品牌精神的批發合作伙伴攜手,”他說。
與此同時,Lanvin也致力于以精簡但更吸引眼球的方式,向外界傳播品牌的新做法。這種新做法重點在于時裝發布會。這是一項重大投資,并且為了能夠帶來更廣泛的影響,Lanvin將從下一季開始,在巴黎時裝周期間,舉辦整合男女裝的系列發布會。
其它營銷重點包括Instagram等傳播渠道,過去4個月時間里,品牌Instagram官方賬號的粉絲數量以每月5萬人的速度增加,目前達410萬人,其中一半的新粉絲年齡低于34歲——遠遠低于過去的品牌受眾年齡。Instagram也推動了 Lanvin 的網站銷售業績,Hecquet上任Lanvin首席執行官之際,更新Lanvin的網站銷售渠道迫在眉睫,這也是Hecquet上任后的優先事項。
“說到底,我們的客戶,客戶對產品、對品牌的感覺,才是我們的重點。這并非一個可以輕松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到目前為止所看到的成績,都令人備受鼓舞,”他說。
翻譯:熊貓譯社 唐塵
來源:BoF時裝商業評論 作者:Chantal Fernandez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