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奕母公司如涵是想要為沖擊IPO做準備?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2018年1月22日,網紅張大奕母公司,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如涵”)發布公告,稱因未來發展及戰略規劃的需要,擬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前身為淘品牌“莉貝琳”的如涵于2012年12月正式成立。依托數據分析能力、供應鏈后端支撐和公司運營管理的能力,與網紅之間建立了“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的合作模式,幫助她們在電商變現、廣告代理、泛娛樂等領域發揮商業價值,并形成“流水線”式復制網紅的模式。

如涵官網對自家公司的描述
因此,有人稱如涵創始人馮敏為“網紅背后的男人”。
從2016年年初開始,如涵在收購、出售資產及對外投資事項上已是出手頻頻,資本化運作有跡可循。這年8月5日,如涵完成借殼掛牌。
如今,在新三板不過一年半時間,便打算摘牌,原因及去向引人深思。有業內人士大膽猜測,如涵是想要為沖擊IPO做準備?
其實,早在2017年9月15日,如涵便公告稱,因洽談重大合同事宜,合同金額較大、涉及知情人較多,且最終是否簽訂存在不確定性,而向新三板申請暫時停牌。最終,雙方并未就此重大合同完成簽訂,已于11月15日停牌結束。
根據如涵財報,2017年上半年虧損持續擴大,但按照服飾行業的季節性特征,不排除全年營業總收入及凈利潤均呈正向發展的可能。如涵也在公告中解釋,秋冬季服飾相比春夏季服飾普遍品類多、單價高,秋冬裝在整年銷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大,營收和凈利潤一般均呈現下半年高而上半年低的態勢。

具體來說,如涵2017 年上半年凈利潤為虧損637.51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更是為虧損1531.91萬元。相比之下,2016年同期凈利潤為43.01萬元。
但另一方面,2016全年如涵凈利潤2419.18萬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63.60萬元,這些利潤基本上來自下半年。
營業收入方面,如涵2017上半年度已實現3.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8億元之多。而2016年度如涵全年營收不過是4.46億元。按此比例推算,2017全年營收或超10億元。這與此前如涵自己的預測也頗為吻合。

從財務數據來看,如涵母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較多仰仗于旗下簽約的頭部網紅張大奕。
張大奕堪稱如涵的“養家”網紅,是如涵實現營收及盈利增長的扛把子。在最近的兩年天貓雙11,她均是最快破億的網紅賣家,而在此前的采訪中,張大奕也透露,2017年,她的四家淘寶店合計就將達到近10億成交額。
硬幣的另一面,也成為了如涵的潛在風險。2016年度,如涵控股51%,與張大奕共同成立杭州大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營收2.28億元,凈利潤4478.32萬元。之后該公司凈利潤的51%,約2283.94萬元,被合并至如涵控股的凈利潤2419.18萬元中。這也意味著,如涵其他業務的凈利潤實則只有數百萬元。

如涵旗下的頭部網紅張大奕
當網紅經濟進入到2017年,這個賽道正變得日漸擁擠。傳統的電子商務服裝品牌、網紅電商經紀公司紛紛加入“網紅電商”的競爭中。無論如何,我們看到網紅的電商業務仍然保持著上升活力
雖然如涵2017年上半年虧損,但因服裝行業的季節性明顯,因此2017年全年極有可能盈利。
這一兩年,已有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摘牌。有些公司認為新三版的流動性低,融資作用有限;有些公司是因為被收購,還有一些公司是為了沖擊IPO。
在證券行業內,一般認為企業連續三年盈利3000萬元左右,屬于證監會過會默認條件。
如果如涵此次申請從新三板摘牌是為了沖擊IPO,那么,如涵不僅是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網紅公司,也將成為第一家沖擊IPO的網紅公司。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