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的業績神話能夠繼續嗎?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上周,由英國時尚協會舉辦的論壇上,Gucci首席執行官Marco Bizzarri談論了他在時尚產業管理上的一些方法和見解。年增長率接近50%, 銷售額在2017 年首次超過60億歐元,兩年來Gucci的復興近乎于一個神話。這個于1921年創建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品牌給它的母公司開云集團(Kering)帶來了創收, 并持續突破著集團的最佳業績。

2013年到2014 年底,奢侈品市場持續低迷,Gucci、Louis Vuitton、Hermes、Chanel等全球大型奢侈品牌表現不佳,其中Gucci銷量下滑最為明顯。Marco Bizzarri臨危受命,于2015年一月擔任Gucci首席執行官,開啟了品牌復興之路。他的第一個戰略決策便是任命Alessandro Michele為新的創意總監,奠定了Gucci近兩年來更年輕化的審美基礎,為企業的創新變革提供了源動力。

但是,Marco Bizzarri也提到Gucci的審美轉變其實是其內部文化變革的體現,他強調了勇于承擔風險和對變革富有熱情的重要性:“企業定位和產品審美的改變來源于從思考‘我們想做什么’到思考‘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們需要拋棄恐懼,勇于表達我們的態度。”
Marco Bizzarri指出這不僅體現在品牌產品的改變,更體現在顧客契合戰略中,他在上周接受采訪時說道:“電子商務平臺和社交媒體豐富了我們與顧客接觸、互動、聯結的渠道。我們在告訴公眾Gucci富有真誠和熱情,我們正在用我們的文化與方式和他們構成情感連接。”
上個月,Gucci回應了美國佛羅里達州帕克蘭校園槍擊案,加入了反槍支運動,給“為我們生命游行”(March for our lives)捐贈了50萬歐元。這是少有的大型企業在政治問題上發聲。對于Marco Bizzarri來說,做出這個決定并不是特別困難,因為2016年Gucci便有員工親身經歷了6.12奧蘭多槍擊事件。“企業立場中立將會完全終結。”他補充道:“今天,我們需要企業成為領導者,來表達我們的態度和立場。”
Marco Bizzarri的表態似乎預示著Gucci將在更多的社會問題上發聲,Gucci并不滿足與在產品上與跟顧客建立聯系,它旨在深入年輕一代的生活,代表他們的態度和看法,以此增強品牌歸屬感。
據開云集團CEO Francois-Henri Pinault透露,Gucci超過50%的銷量來源于35歲及以下的年輕客戶,他們占據了奢侈品消費的半壁江山。“這意味著我們的主要客戶群體集中在25到35歲之間。”他這樣說道。抓住年輕一代的芳心,增強品牌認同感似乎成為了Gucci銷量增長的核心奧秘,以下是對于Gucci兩年來的品牌策略回顧。
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
任命于2015年一月的Alessandro Michele給Gucci帶來了全新的品牌認知,他復古華麗又不失新潮的設計為品牌吸引了更多的年輕顧客。Michele主張模糊性別概念,也鐘愛將蜜蜂、虎頭、珊瑚蛇作為圖騰加入他的設計中去。在Gucci2018秋冬大秀上,他將不同種族、文化、社會階層融入了他的設計概念,例如錫克教頭巾和日常工作服。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兩位年輕模特在臂間挽著自己的頭顱模型,隱喻著人們對于自我認知的掙扎。用Michele的話說,我們需要“關心我們的腦袋和我們的思想”。在社交網絡大行其道、信息科技爆炸性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年輕人面臨著迷失的困境,而打破傳統的規則界限,將目光投向自身,尋找屬于自己的“圖騰”似乎成為解讀時尚的新標桿。Alessandro Michele打破了人們對奢侈品刻板的保守印象,當Gucci被賦予了“創新”“潮”“大膽”等全新品牌內涵,那么近兩年年輕人對Gucci的追捧便有跡可循了。“千禧一代”正試圖通過與品牌之間的聯系表達其在社會中的自我認知。


明星造勢
在宣傳推廣方面,Gucci也絲毫不落下風,充分利用明星效應給品牌造勢。Gucci已然成為最近幾年來最炙手可熱的品牌,無論是機場還是紅毯,都能看到一眾明星身著Gucci的身影。就連美國最大的年度盛典超級碗上,Lady Gaga也身穿Gucci亮相,可見品牌與名流之間的密切聯系。不僅如此,Gucci在街頭潮流上也下足功夫,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時尚博主經常穿著Gucci出街。去年,李宇春成為Gucci全球品牌大使,據她坦言,她與Gucci之間的共同特質是拒絕墨守成規,不斷挑戰自我。Alessandro Michele更是親自為她的演唱會操刀舞臺造型,可見Gucci對品牌大使的重視程度。品牌大使、明星等公眾人物拉近了奢侈品牌與顧客之間的距離,讓其和年輕一代構建了一座的情感橋梁,成為了品牌推廣的巨大助力。


數字渠道拓展
此外,Gucci在網絡平臺、數字營銷上的發展也優先于同業者,無疑是其成功的又一原因。據《2017年美國時尚品牌數字指數報告》顯示,Gucci打敗了其他89個競爭對手,成為數字化最為成功的奢侈品牌,前五名的分別是Gucci, Michael Kors, Fendi, Burberry和 LV。“數字競爭力”包括線上網站,電子商務,數字營銷,社交媒體與手機端發展。由Alessandro Michele推廣的數字創意項目,以Instagram為平臺,開展一系列線上活動,極高的曝光頻率讓Gucci的熱度在網絡上持續發酵,保持了品牌的活躍度,這樣的數字化策略無疑聚集了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目光。Gucci更是將線上推廣與線下體驗聯系起來,發展起全渠道價值鏈,為顧客打造了全面的消費體驗。

年輕化團隊
Bizzarri在一次采訪中透露,他組建了一個由30歲以下的年輕人組成的委員會,他們的任務是討論主管們在日常會議中談論的問題,并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他們的意見。他還經常和年輕職員們共進午餐,并要求他們對于改進公司提出三個建議。例如,Gucci的“零皮毛”策略便是由該委員會提出的,委員會還建議用另一種方法剪裁包具用的皮革,來減少原料浪費。
另外,Bizzarri從來不與Michele談論銷售額,他更愿意讓他做他最擅長的事——設計。將創意與情感至于業績之上是Gucci成功的另一原因。Bizzarri曾說:“你不能給創意添加任何限制。”
“千禧一代對新事物有自己的獨特品味,他們容易被內容、情感、私人化關系所吸引。他們注重個人情感表達和可持續性。” Bizzarri這樣評論年輕一代。比起其他品牌不停地更換自己的品牌標簽,Gucci更愿意聆聽顧客的心聲,將顧客的現實與情感需求融入到品牌設計去,帶給更貼近年輕顧客的品牌價值。
{page_break}企業文化
創造力永遠是Gucci的價值核心,而推動著企業內在創造力的Gucci企業文化包括“尊重,幸福感,熱情,賦權和包容。” Bizzarri用獨特的管理模式推動了企業創新發展,盡管奢侈品市場的未來仍是迷霧籠罩,但他的團隊已準備好為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客戶服務。Bizzarri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給予了基層員工給管理層反饋的機會,這樣的管理模式在實踐中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一旦這樣透明開放的管理模式推廣開來,將會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而且這種企業文化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來鑄就,所以往往是難以被復制的。

Gucci的業績神話能夠繼續嗎?
種種跡象表明,Gucci的品牌年輕化變革是由內而外,開放的企業文化增強來Gucci內部的創新力,并借助數字化趨勢及明星造勢等方式贏得了年輕一代的追捧,締造了Gucci涅磐重生的業績神話。
然而過去兩年Gucci的業績暴增并不是沒有先例,從Burberry到Prada,甚至Gucci自己都曾經歷過驚人的銷量增長,然而當市場趨于飽和,人們的品味發生變化,增長便會立刻蕩然無存。過去,企業都犯過一個同樣的錯誤,就是認為過去的成功是可以延續的,他們需要做的就是錦上添花,不斷加大產量。然而如今的年輕時尚追捧者們似乎缺乏著品牌忠誠意識,他們可能暗暗物色著下一個“墻頭”,隨時準備“紅杏出墻”。
Gucci的復古極繁風格能否持續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仍然是個未知數,或許極簡風在不知不覺中又會卷土重來,時尚如同一個性格古怪的孩子,是難以預測和討好的,那么緊跟消費者動態,與消費者建立更牢固的情感聯系成為時尚產業需要思考的命題。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