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業復蘇趨勢 普拉達股價4年后“鐵樹開花”
今年三月在香港街頭看到一家被動漫壁紙貼得“花里胡哨”的店鋪,起初以為是一家動漫主題門店或者是玩具店,走近之后才發現竟是全球知名奢侈品牌普拉達(01913)門店,不禁感慨,現在奢侈品牌也走年輕化路線了。
更令人稱奇的是,普拉達股價在蟄伏4年后終于“鐵樹開花”,近兩個月累計上漲4成之多。

那么,時下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奢侈品行業,又該如何看待普拉達這家公司?
奢侈品行業復蘇趨勢確立
其實,從“購物天堂”——香港,近期的零售數據已經能夠嗅出奢侈品行業復蘇的味道。
香港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香港零售業大漲14.3%,其中,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售漲幅為21.7%。
此外,根據貝恩咨詢統計,2017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規模接近1.16萬億歐元,同比增長5%。普拉達所處的個人奢侈品領域,經歷增速三連降之后在2017年迎來6%的反彈。
華麗志奢侈品行業股票指數顯示,指數在2016年6月觸到91.2點的低點后開始反彈,2017年12月,華麗志指數達139.2點,創歷史新高,體現二級市場對奢侈品消費形勢看好。
普拉達2017年的經營數據同樣能夠反應奢侈品行業的復蘇。
2017年,普拉達的營收及凈利潤雖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2017年度下半年表現出復蘇趨勢,各市場的降幅均有縮小。
公司第二大市場亞太地區復蘇跡象尤為明顯,亞太市場的銷售凈額大致與2016年一致,按當時匯率計為-1.2%,而按固定匯率計則為+0.8%。大中華的銷售凈額為 6.46億歐元,按當時匯率計上升4.6%,而按固定匯率計則上升7.7%。
在市場全面復蘇局面下,普拉達2017年凈增開2家直營店,門店數目由2016年12月31日的 623 間增至2017年12月31日的 625 間。
中國奢侈品需求領銜亞太
普拉達在亞太地區銷售大幅回暖,首先要歸功于中國內地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
研究表明,2012年至2015 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非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2015年至2016 年的短暫調整后,中國人奢侈品消費增速在2016年至2017 年大幅反彈至 11%,遠超市場整體增速。
從市場份額來看,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占比全球消費份額不斷上升,從 2000 年的1%提升至2017年的32%,較2016年增加2個百分點),成為最大消費者來源國。
為迎合中國市場的需求,普拉達也愈發重視自身在中國內地的生意。2017年底,Prada集團宣布其品牌電商服務正式落戶中國。中國的消費者可通過 Prada中文官網選購 Prada精選系列,Prada線上線下同步,消費者線下挑選產品,線上支持微信與支付寶。
Prada集團CEO在曾表示,至2018年底,線上銷售收入將占總銷售額的5%,并稱Prada亞太地區銷售額增長能夠保持領先態勢。
降關稅和消費群體年輕化推升奢侈品需求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普拉達積極拓展中國內地市場的背后,有兩大新的決定性因素,其一是中國大幅下調了消費品進口關稅;其二是奢侈品消費者正趨于年輕化。
據了解,從2015 年開始,中國政府多次出臺政策降低各類商品的進口關稅。2017年11月,財政部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的通知》,自2017 年12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其中涉及服裝、鞋履、紡織及箱包等共 187個品類。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其中與服裝相關品類有38個,涵蓋服裝配飾、家紡、鞋履、箱包等產品,平均稅率由20.4%降至8.7%,稅率下調幅度大于所有品類平均。
消費品關稅大幅下降,能夠促使奢侈品國內外價差的大幅下降,從而促進了奢侈品的國外消費回流,促進中國市場奢侈品消費增長。從而提升像普拉達這樣實際稅率接近30%的奢侈品企業的盈利能力。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中國奢侈品的消費人群已經轉向年輕化。世界奢侈品協會的數據表明,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平均年齡已經從35歲下滑到25歲,未來奢侈品消費客群的年輕化趨勢會進一步延續。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千禧一代(1985年-1995年出生)和Z一代2015年擁有34%的社會財富,這一比例到2025年會增長到50%,千禧一代和Z一代的消費習慣將更加影響奢侈品消費。
也許是看準了這一趨勢,普拉達近年不斷吸收年輕設計師加盟,以推動產品的創新。新的產品系列,如Etiquette,cahier,Paradigm和Ribbon都有比較好的口碑。
普拉達近期主推的漫畫風格系列產品把“二次元”和現代藝術結合更是俘獲了無數“少女心”。
綜合來看,奢侈品行業正迎來全球范圍內的復蘇,在結構上,以中國內地領銜的亞太地區對奢侈品的需求保持相對旺盛。普拉達有望抓住中國降消費品關稅和消費群體年輕化的歷史機遇,重上征程。在普拉達股票調整之時,投資者不妨密切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