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旗下FILA在上海開兩家旗艦店 今年擬開超千店
? 上周,安踏旗下運動品牌FILA在上海南京路和淮海中路的兩家旗艦店同時開業,并發布了最新一季的暢銷產品。據了解,這兩家店將集齊包括童裝在內的FILA全系列產品。
在核心商圈連續開店說明了一個品牌勢頭正勁,事實上,這個來自意大利的運動品牌的確成了安踏的增長引擎——安踏的銷售額和凈利潤已經多個季度保持雙位數增長,其中FILA的業績占比不斷提升。根據安踏2017年中報,FILA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集團的20%。
由于銷售業績良好,FILA的門店數也保持了快速增長。根據安踏年報,截至2017年12月底,大中華地區的FILA(包括FILA KIDS獨立店)數共有1086家,2018年開店目標是1300到1400家。而截至2017年12月,安踏主品牌門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數為9467家。
安踏對于FILA的期望也能從定下的增長目標中看到——2020年到2025年,FILA的增長率要超過30%,高于集團整體雙位數的增長率目標。
從上述種種可以斷定,這是一次成功的收購案例。
但故事的開局并不順利。2015年8月,安踏體育以3.32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同為香港上市公司的百麗國際旗下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有意通過它占領運動高端市場。這筆交易在當時并不被市場看好,原因是FILA品牌在中國還很新,并尚在虧損中,百麗的運營不佳也讓它在同類品牌中趨于邊緣化。當時當紅的運動品牌是Kappa。
局面扭轉要歸功于安踏對于FILA的清晰定位——“高端運動時尚”,瞄準一、二線城市有一定消費力的公司人和年輕消費者。
門店策略據此展開。2011年起,安踏主品牌進入大規模去庫存、精簡門店、加強渠道控制的深入調整期,時間長達五年。但這一時期FILA卻逆勢大舉開店,每年大約新開80家,且以直營為主,選址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與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為鄰,這迅速幫助FILA建立了品牌認知。
和安踏主品牌的區隔,也是安踏有意為之。據《第一財經周刊》此前報道,安踏挖來了法國高端休閑品牌LACOSTE中國的行政總裁姚偉雄擔任FILA 大中華區總裁,組建了一支全新團隊負責產品、渠道和運營。在國際品牌本土化上,LACOSTE有充分的經驗可循,它還曾陷入“鱷魚商標”的混戰。
有了FILA的經驗,安踏加速了多品牌戰略。2016年安踏以合資形式引入日本高端運動品牌Descente,之后又引入韓國戶外品牌Kolon Sport,和FILA共同瞄準高端市場;繼2015年推出FILA KIDS后,又收購香港品牌Kingkow布局高端童裝市場;安踏、NBA品牌、SPRANDI 針對大眾市場。
有評論認為,對于安踏來說,要實現營收由百億到千億的跨越,與其寄望于打造下一個FILA,更應該全面提升主品牌的營收和利潤水平。雖然安踏在2013年就已超越了李寧稱為本土運動品牌第一把交椅,但和耐克、阿迪達斯等世界一流體育品牌相比,它們還相差一個量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