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安踏建設一體化產業園走標國際品牌之路
國產運動品牌發展速度迅猛,但與國際一線品牌還擁有一定差距。6月25日,安踏副總裁李玲透露,安踏正在建設一體化產業園,產業園以物流為核。據了解,通過園中數據監測到產品銷量情況,為前線研究人員提供數據指導。通過這些數據,品牌可以生產出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張培英指出,產業園的建設是為了更好的創新產品對標國際品牌,但未來國產品牌的發展不能只看設計與創新,還需考慮品牌價值,若想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需要品牌徹底轉變國內消費者的思想。
據了解,安踏一體化產業園整合了公司所有物流平臺,可實現精準監控,細化到每個城市和門店的商品銷售數量,包括消費者對商品的喜愛情況。通過這些大數據,安踏前線研究人員可以有更清晰的參考,從而研究出符合消費審美的產品。李玲認為,這些數據源于市場最快速的反饋,是未來品牌在一體化產業園中得到充分運用的體現。
實際上,從設計和創新轉化出的效益早已成為安踏集團業績的重要來源。2017年12月,安踏正式發布了A-FLASHFOAM閃能科技技術。這一技術以創新材料實現緩震和反彈,在三個季度里為安踏帶來累計24億元銷售額。
除了技術帶來的收益,安踏在近期的產品創新方面也有不少突破,2017年9月,安踏推出的KT3在美國引發了千人排隊搶購現象,此鞋款目前在國內的市場價被炒至近6000元人民幣。此外,安踏與NASA聯名推出的SEEED系列產品,在開售2小時內售出超過一萬雙。張培英認為,正是由于這些創新上的成效,安踏才更注重對產品的研發,建設一體化產業園。
除了一體化園區的建設,安踏已經將零售渠道從街鋪轉向了購物中心。數據顯示,安踏每個店面的升級都會帶來20%--40%的銷售增長;此外,集團已經將電商作為獨立的事業部運營,有單獨的設計團隊、研發團隊、銷售團隊和供應鏈團隊,是相對獨立的系統。
據了解,2017年安踏集團營收達167億元人民幣,凈利潤達到了31億元人民幣,超越了很多國內外競爭對手。但李玲強調,現階段公司與國際一線品牌還是有一定差距。張培英表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本身,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進品牌化運作,以耐克和阿迪達斯為例,在此次世界杯上它們基本瓜分了所有國家隊,贊助了很多國家,雖然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也會贊助奧運會等賽事,但持續時間較短,與前者相比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不過近年來,國產運動品牌在產品上的差距與國際一線品牌越來越小,設計方面也邀請了很多國際知名設計師。但未來想真正超越國際品牌需要持續性的品牌營銷,從而改變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固態觀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