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大漲成“網紅”后市行情引關注
自5月中旬以來,棉花經歷了一波大漲大跌,成為期貨“網紅”品種,此次行情是否曇花一現,市場關注度極高。
行情大漲引調控
5月16日,棉花期貨闖入市場眼簾,其價格經過16日、18日及21日的不斷突破,一度觸及19250元/噸的高點,成為農產品中的“網紅”明星。
6月2日,中儲棉及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聯合發布《關于2017/2018年度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規定自2018年6月4日起至本年度輪出結束,儲備棉輪出交易僅限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停止非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紡織用棉企業購買的儲備棉僅限于本企業自用。“禁拍令”的發布,及隨后接連發出的定向投放滑準稅配額等消息,引發棉價連跌。
中銀國際期貨研究所農產品研究員熊濤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農產品的市場行情與工業品不同,短期波動不會特別大,當前棉花的大漲大跌行情,其實早有預兆。美棉主力在2016年2月出現55美分/磅的低點,至棉花年度結束的8月底,價格運行區間為55-75美分,2016/17年度價格運行區間65-85美分,2017/18年度運行區間到目前為止是70-95美分。而鄭棉主力在2016年3月見底跌破萬元大關,年度尾聲上漲至15000元/噸附近,2016/17年度,鄭棉核心運行區間在15000-17000元/噸,2017/18棉花年度尚未結束便已達到19000元/噸的高點。“棉價的每次低點都有抬升,同時每次高點也有突破,棉花上漲行情早已啟動,只不過因為波動時間長、幅度小,沒有引起市場關注。”熊濤指出。
美爾雅期貨棉紡高級研究員司曉雨指出,此次鄭棉大漲,核心邏輯有三點包括:供需緊平衡、國儲棉庫存壓力趨小迫近安全庫存及進口政策,而政策調控也是針對這三點。國儲安全庫存方面,中國棉花協會此前提出不存在安全庫存這一理論,同時再度發文表示如有需求2017/18年度輪出數量不設上限;進口政策方面,棉協定向增加滑準稅進口配額,針對多頭進口政策邏輯增加供給預期;供需緊平衡方面,經過擴大輪出及增發進口配額后,2018/19年度的供需如不出現極端天氣情況基本可維持平衡。
上漲可期防風險
棉花價格持續走高,投資者和投機者蠢蠢欲動,棉花后市行情有哪些利好與利空,投資者如何操作,引人關注。
熊濤指出,棉花庫存消費比和棉價呈現高度負相關,2014/15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達到頂峰99%,隨后年度分別降至84%、76%,今年上半年為73%,據USDA(美國農業部)發布的6月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來看,2018/19新棉花年度庫存消費比降至67%,后市棉價運行重心將繼續抬升。
在市場操作上,熊濤表示,2018/19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繼續下降,基本面改善,如果不出現重大宏觀利空,美棉重回低點概率較小,建議買入,并可期待新高。國內方面,2017/18年度國內棉花收購成本15000元/噸,銷售在16000元/噸左右,2018/19年度,在基本面改善背景下,收購成本和售價抬升是大概率事件,CF1901合約在16000元/噸一線具備長線買入價值。
司曉雨指出,第一輪政策利空與供需慢牛在角力中暫時平手,后期雙方是否加碼需持續關注,5月作為棉價傳統強月,6、7月份價格應不及5月。如果沒有特別的政策發布,遠期看價格重心應逐步抬升,但利空政策并未完全釋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