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有技術、有支撐、有亮點:印染零排放推廣迫在眉睫,必須安排!
▲
近幾個月以來,沿長江流域多地紡織企業連續傳出因受環保治理關停、停產、限產的消息。受日益嚴格不斷下發的環保政策影響,江浙地區印染廠產能大部分出現下降。隨著近年來環保意識的加強,國家對環保管控越累越嚴。紡織印染廢水問題也越來越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瓶頸性問題。
我國是全球紡織加工制造大國,從整個紡織服裝產業鏈看,印染行業是紡織加工制造工業中不可或缺,且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中間產業鏈。印染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必須處理處置的工業污染物。其中工業廢水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就有關估算及統計資料,紡織工業廢水年排放量約在19億噸左右(其中印染廢水是主要的),廢水排放量在我國41個工業領域中排第三位,污染物濃度(以COD計)排名第二。
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李進才、執行會長馮德虎、常務副會長俞亦政告訴記者,組織實施紡織印染零排放項目是列入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2018年度行業發展前瞻性項目研究推廣計劃的重點內容之一。在當前我國由紡織加工制造大國邁向紡織強國進程中,保護好環境是今后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近年來國家對環保要求愈來愈高,執法越來越嚴,對行業發展來說是危機也是機遇。實現印染水資源生態可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對今后我國紡織印染行業乃至整個紡織工業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
?污染瓶頸怎么破?
零排放技術條件已滿足
目前,國內外都在進行印染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成果。若單純從處理技術看,比較成功的范例也有一些。但最終還是由于處理運行費用比較高、改造費用大、工藝技術參數調整操作等問題,無法廣泛推廣應用起來。據紡織規劃研究會的調研顯示,目前國內一般印染廢水處理費用情況大致是:企業內預處理3-4元/噸;排放到園區集中處理(進一步達標處理)約4-5元/噸;加上水資源費等等一般為10元/噸水。而對于印染廢水零排放,目前處理費用通常在20元/噸廢水左右。由于運營成本有些偏高,一般的印染加工企業比較難以接受。
馮德虎表示,作為以研究和促進行業發展的專業性協會,紡織規劃研究會責無旁貸要從實際出發切實來解決好這一問題,搬開這塊阻礙行業發展的大石頭。因此,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在東華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廣大環保類上市公司的支持配合下,研究會提出“內修外引”的工作思路,即在行業內加緊組織研發攻克零排放核心技術問題,在業外(主要針對環保類上市公司)廣泛開展零排放相關技術的征集、引入或嫁接。經過嚴格的篩選、論證,以及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中試及生產性運行試驗,試點建設示范工程。
生態和環境保護已經列入我國重點發展,印染行業零排放將能徹底解決紡織工業環保問題,同時在經濟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印染行業是最有前途最優可能做到零排放的行業。從理念上要更進一步,技術上推介推廣清濁分流,利用稀有金屬催化氧化技術處理10%濃廢水,實現低改造投入低運行費用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廢水回用率和處理效率。
俞亦政向記者介紹:從目前項目應用情況看,比較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印染廢水零排放一些關鍵性技術,初步達到了原定的零排放技術項目可實際推廣應用目標:在低運行成本和低投資改造費用情況下大幅度提升廢水處理效率,有效提高廢水回用率(一般可達70-96%)。綜合處理費用一般不高于現有10元/噸水。鑒于此,我們認為紡織行業推介推廣印染零排放技術條件基本滿足,在全行業推介推廣此項應用技術大有可為,前景看好。
印染行業零排放經濟和社會效益初步匡算
以我國印染廢水排放量最低量16億噸計,折合每天排放485萬噸。假設全行業只要完成10%企業零排放技術改造,其它根據環保提標要求進行改造(以零排放的50%計算)。即為48萬噸。以3000t/d一組零排放投資700萬計算,工程總投資11億;改造費用51億,合計62億。這僅為廢水部分。污泥和廢氣等同時改造、回用粗估計20-30%以改造費用,總計為80-90億元。全部改造將為800-900億元!
而產生的環境效益極大,仍以改造10%計算,平均COD1500mg/l ;平均達標COD為80mg/l 計算:每天減排廢水量48萬噸,每年減排廢水1.6億噸(不包括改造部分),每天減排COD720噸,每年減排COD達到23700噸。
全部改造以16億噸計算,每天減排廢水量480萬噸,每年減排廢水16億噸,每年減排COD7200噸,每年減排COD達到2592000噸!將對改善我國地表水好水環境質量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不增加或有限增加處理運行費用的前提下,有效解決印染廢水達標排放,廢水回用超過70-96%和生態化處置。條件許可實現零排放。生態和環境保護已經例如我國重點發展,而在41個行業中印染行業是最重要的行業,印染行業零排放將能徹底解決紡織工業環保問題,同時在經濟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機遇。技術是相通的,在印染行業完成零排放的同時,可以開展其它行業廢水零排放研究,意義將更加重大。
?環保成果怎樣推廣?
專項基金有保障
在今年8月3日由中紡規劃研究會、中紡聯合會行業發展部共同組織召開的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聯席會議上,為更加有利于組織開展相關工作,指導并規范相關管理,紡織規劃研究會提議建立了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意義主要有:一是能集思廣益,為發起籌建紡織行業環保專項基金做準備。二是為解決專項基金在籌備或注冊過程中技術項目推廣的資金籌備、調度等問題。三是旨在充分發揮資本、金融、紡織、環保、科研等各行各專業領域的專業特質與經驗,加強各方的聯系、溝通、商議與協調配合,深入研討更好發揮專項基金在推進紡織行業環保重點項目成果應用推廣過程中作用,強化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四是作為加快紡織產業產融結合步伐的一種機制或范式的摸索與嘗試,積累經驗,共同來研究探索有效方式和途徑。
組織發起籌建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是紡織規劃研究會今年年初所定的重點探索性工作任務。去年,紡織規劃研究會根據行業發展需要重新調整了工作定位,把組織開展紡織工業產業經濟、產業技術、產業金融、產城融合等前瞻引領性項目的研究推廣應用,以及進行相關研究領域的探索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
結合近兩年來紡織規劃研究會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經過深入研究紡織資本市場、開展對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咨詢服務,以及組織行業有關單位進行前瞻性項目研究和引領性技術成果推介推廣等工作積累的經驗和打下的基礎。以及今年三月中紡聯合會起草發布《紡織行業產融結合三年行動計劃》。組織籌備、發起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內外條件都比較具備。因此,中紡研究會與中紡聯合會行業發展部緊密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推進這一事關行業發展的產融合作模式——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
馮德虎分析,從行業發展層面看,優秀成熟的技術項目、科技成果在推廣應用過程中離不開資本、資金的支持。推進紡織印染零排放項目應用推廣也同樣是,非常現實也非常迫切。因此,利用研究會這一服務平臺,廣泛與國內一些資本、券商、基金以及上市公司投資機構溝通商議,當然也經過資本方面對項目的論證。最終愿意合作并一起來嘗試性地通過組織籌建、發起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對零排放項目應用推廣提供實質性的資金支持和資本保障。
“探索紡織行業產融合作有效途徑與方式其實已經有很多,但關鍵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行得通,能有效解決一些問題。”馮德虎指出:作為行業性發展基金,專項基金在管理上一定要接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在業務上一定要專業化管理;在運營上一定要規范地市場化運作。基金成立后,要在中紡聯指導、協調下,與印染、環境等各專業協會進一步溝通協調,步調一致。比如,在目前與中紡聯行業發展部通力合作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聯合中國環保協會、印染協會、聯合會環資委、中紡工程學會環境專業委員會等專業機構,一起來組織開展項目論證、技術成果推介推廣等活動。
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今后將主要支持紡織工業印染零排放項目的推廣應用,其中也包括其它一些紡織環保類項目,如園區綠色環保改造項目等。對于紡織加工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紡織規劃研究會還將積極引入地方政府的引導資金,或與地方政府扶植性發展基金合作,設立針對特定地區紡織環保發展服務的專項子基金,為地方綠色環保、經濟發展開展服務。
?印染零排放如何實現?
技術亮點有優勢
紡織印染零排放技術是由東華大學奚旦立教授領導的研發團隊經過十三年的不斷創新研發與通過工程實際應用中不斷改進完善的一項成套系列性技術。目前已經在多地完成了項目中試和工業化運行試驗,建立了零排放項目工程試點示范基地。能在低運行成本和低投資改造情況下大幅度提升廢水處理效率,提高廢水回用率,較有效地解決當前印染加工企業產生的廢水難以有效處理的問題。目前,項目已進入實際應用推廣階段。
零排放項目關鍵系列技術包括:“稀有金屬催化氧化技術”、“類納米棒曝氣技術”、“高效油水分離劑技術”,以及“促進劑”、“類納米過濾器”、“印染污泥生態利用”、“雜鹽凈化”處理技術等,主要包含5項創新核心技術、10多項發明專利技術及其模塊化技術集成,系統各關鍵要素多數實現了標準化、模塊化,以便于實際工程化應用。可根據紡織印染企業(棉毛麻化纖等專業領域、染料和印染加工工藝等)現有實際情況進行各模塊技術的系統組合。
從工程試驗和實際應用情況看,大多數印染企業可視項目實際情況,實施其中一項或幾項組合,使我國印染行業污染大大減少,摘掉“污染重點行業”帽子。
印染廢水處理零排放技術特點和優勢:
(1)節約資源:占地面積約為傳統方法的50%-60%,節約大量土地和可能87-75%的工業用水。對于缺水少水地區,更具有特殊意義。將徹底解決印染加工產生的廢水處理環境問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都比較大。
(2)工程改造投入低,整套處理技術裝備投資小。而且運行處理費用低,僅為8-10元/噸。由于是模塊化的集成技術體系,也比較適合老廠原有裝備的技術改造。從經濟核算分析:噸廢水、污泥的處理運行成本核算,與目前處理費用平衡,甚至更低。運行費用扣除回用水費用后,實際為7-8元/噸,略低于傳統處理費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都比較高。
(3)實施生態印染技術效益估算:產值約80-90億元。而產生的環境效益極大:若每天減排廢水量48萬噸,每年減排廢水1.6億噸(不包括改造部分);每天減排COD約720噸,每年減排COD約23700噸。
(4)運行穩定,操作及管理簡便。污泥沉降和脫水效果好,無異味產生。
其中,“混合稀有金屬催化氧化技術”和“類納米曝氣棒技術”是紡織印染廢水零排放成套技術的核心。
(1)混合稀有金屬催化氧化技術
由復合多種金屬和稀土金屬配制的催化劑,具有催化氧化能力極強和使用條件廣的特點。該技術可根據實際處理要求和效果,設定工藝參數來控制催化、氧化和絮凝程度。
(2)類納米曝氣棒技術
特制的曝氣棒,其有效孔徑分布在200nm-300nm,曝氣時似霧狀。需要對風壓、風量、時間等參數進行調控,以達到特定的處理工藝要求。類納米曝氣棒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類納米級微孔在一定壓力下向廢水中輸送大量空氣,將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中,強化了生化處理效果。另外,通過類納米微孔輸氧,會在廢水中產生大量微氣泡,形成紊流分層,使微粒凝絮、溶解狀態的分子“脫穩”,實現水污分離。
零排放成套系列技術還包括五大關鍵工藝組合技術:清濁分流體系的建立、濃/淡廢水獨立處理工藝,達到70-92%的水回用技術,微濾-納濾-反滲透三級膜分離MBR技術,MVR低溫蒸發器等。
技術工藝基本路線圖:
零排放項目的工程化應用實踐目前已完成
(1)300t/d的示范工程改造項目,地點江蘇楓華紡織整理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常運行2年。除紡織工業聯合會、環保部、印染企業、大專院校、各新聞媒體外,還邀請了聯合國環保署化學品處負責人Kenven和ZDHC(國際有害化學品零排放組織)負責人Frank以及一些相關國際組織如:WWF、彪馬、H∝M宜家、阿迪達斯等代表參加。
(2)山東如意集團所屬如意數碼科技印染有限公司實施。項目實施分4個階段,關鍵的400噸/日印花廢水零排放、500噸/日退煮漂濃廢水零排放工程和3500噸/日淡廢水回用工程已經完成。另有當地因屬鹽堿田高鹽水質,脫鹽處理工程正在建設之中。
(3)紹興海神印染制衣有限公司,印花廢水、退煮漂濃廢水零排放中試和工業化運行試驗已完滿完成。600噸/日印花廢水零排放工程建設已投入使用。
紡織規劃研究會去年完成的一個產品三個平臺,目前都正在積極發揮作用。紡織服裝上市公司董秘聯會議也計劃在本月底召開,屆時,會上將發布和解讀2017紡織上市公司運營發展情況分析,以及各類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綜合績效排名名次發布等,歡迎行業持續給予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