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紅極一時,如今銷聲匿跡,卡帕Kappa到底怎么了?
卡帕,KAPPA,它的紅極一時和墜落青云,都是商業研究的好例子。
紅極一時,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應運而生。
2006年李寧拿下KAPPA在中國的品牌權利和銷售權利后,將KAPPA定位為運動時尚品牌。之后,你見到的KAPPA,就是腦海中會浮現的花花綠綠的FASHION樣子。
現在大家都知道,近十年來,中國的體育產業和時尚產業都是高速發展中的,而2010前后,正是這兩個產業爆發的“概念普及階段”,所以你看到運動領域KAPPA這樣的土味FASHION衣服很流行,而時尚領域ZARA、H&M這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也大紅大紫。
這段時間中國人的運動和時尚觀念,市場需要“教育”。
有此大勢,為何又說KAPPA應運而生?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乘著奧運會前后體育潮的東風,李寧讓KAPPA一展身手,成為大贏家盡在意料之中。
但KAPPA在中國的隕落,歸結為市場大環境和階段定位不及時調整。
首先,2010年后,中國的運動鞋服行業行情跌落,市場回歸理性,眾多一線品牌包括阿迪、耐克、銳步等都情況堪憂,至于二三線品牌更是慘不忍睹。大家都知道李寧在接下來很多年都在處理在2010年前瘋狂擴張留下的爛攤子,同樣,KAPPA設了4000多家代理商,市場遇冷后吃進去的回購貨款都能將KAPPA壓得喘不過氣。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階段定位的問題。當KAPPA在中國而言還是個小眾牌子的時候,定位為運動時尚品牌并無不妥,這可以讓它在傳統品牌里博出位、吸引眼球。但當它做成了大規模后,它要做的是往科技、專業性運動裝備方面轉型。做得比較成功的是斯凱奇,斯凱奇做成了極其成功的全民品牌,但接下來,他們做的是,在跑步、籃球等各個領域加入科技含量,開始做深度。深度,是它能活下去的根源。
包括以前在中國市場二線的牌子們,以安踏為例,都在做縱向深度,讓自己能活下去、成長得更有根基。
現在做企業不是以前了,一個定位做永遠,現在都是講階段定位,要跟著時代變化,跟著市場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