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中國家紡協會調研組考察海寧
春風拂過許村大地,帶來布藝人春天的希望和生機,許村未來值得期待。近日,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產業部主任魏啟雄帶隊赴許村鎮調研家紡產業,實地走訪了新時新、新空間、摩卡、尼高、斯泰堡、華德利6家家紡印染企業,聽取企業經營與今后謀劃發展情況;與海寧中國家紡城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座談交流,了解市場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舉措。此外,許村鎮官方詳細介紹了許村未來發展目標——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借助“一心兩翼”產業升級平臺,引入海內外“智力”資源,高質量建設杭海新城。
據悉,此行調研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掌握許村家紡的生產量、布藝結構、品牌培育、設備提升、專業市場發展建設等一系列情況,分析許村地位與優勢,把脈許村家紡現狀,為許村未來發展做出一份兼具可行性、前瞻性和科學性的產業發展規劃報告,引領許村經濟轉型升級。
打造“一心兩翼”平臺
借“智”進軍千億級產業
當天,魏啟雄一行走進許村鎮政府,與許村鎮黨委書記杜瑩池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站在全球時尚家紡的角度來看本土化設計,許村鎮黨委書記杜瑩池坦言,目前,許村有兩個短板,一是前道的設計研發,許村布藝人的設計視野相對狹窄,又缺乏高端人才;二是后道的品牌營銷與策劃,缺少大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許村企業規模普遍小,沒有大樹,小草成群,更缺少大品牌的帶動,嚴重制約產業向高端發展。
面對這兩個緊迫的大課題,如何來彌補?許村鎮加快產業升級平臺建設,建起了藝創中心,一是要引人才,把各種人才吸引過來,提升設計成果轉化,二是依托平臺加快品牌培育,轉變發展方式,引進國內龍頭的全屋定制公司,以及軟裝設計師資源,把一塊布向一個家的概念植入進去,打造成為家紡品牌的孵化器。
今后的許村發展格局,將形成“一心兩翼”,兩翼就像一對許村經濟再次騰飛的翅膀,一是將對許巷輕紡村實施有機更新,引進以時裝業發展為主的品牌區域,成為托舉許村新發展的新動力,二是北部的家紡主產區。海寧家紡城進一步擴容,與藝創中心遙相呼應,實行錯位發展,匯聚北部的家紡企業集群,共同加快產城融合發展。
為了實現許村未來的“大夢想”,杜瑩池表示,希望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家紡協會等攜手合作,互惠共贏,把各種海內外的創新資源請進來,設立全球品牌許村展示區,構建品牌文化、供應鏈重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打造一支“許村時尚產業新軍”,建設全球家紡時尚之都、中國時尚產業信息之都,發布時尚流行趨勢等等,通過造勢宣傳,使許村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時尚產業的策源地,推進許村時尚產業新發展。
家紡城市場力促改革創新
讓商戶經營有獲得感
不久前落幕的海寧家紡春季展,引來6萬余名全國客商前來許村采購,廣大展商與經銷商各有收獲。展會剛結束,不少展商急著要求定秋季展位,這是海寧家紡城服務產業發展的一項抓手。
當天下午,魏啟雄一行走進海寧中國家紡城進行座談調研,家紡城董事長殷曉紅介紹了海寧春季家紡展的有關情況。
面對電子商務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傳統市場面臨巨大挑戰。下一步,專業市場如何加快創新發展,積聚市場客源與人氣,這成為業界關心的一個話題。
殷曉紅說,市場不會固步自封,更注重改革創新和尋找切入點。下一步,市場將盤活存量,作出精準梳理與謀劃,凡是符合市場與企業需求的業態,就要去探索嘗試,這樣做市場才有生命力,讓市場商戶有獲得感。今年將組織市場服務小分隊調研周邊市場,學習模式創新;規劃建設市場智慧物流園區,加快商品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利用市場區位優勢,接軌時尚產業,承接杭州、上海等地的時尚產業轉移,做好市場的時尚化業態氛圍。
談到市場品種經營單一的現狀,殷曉紅表示,將逐步向其他面料及成品延伸發展,豐富市場經營品類,集聚人氣,引進新業態,拓展市場服務渠道。力圖把單個企業不能很好完成的事情,市場主動作為,打算與啟動品牌化經營的許村企業聯手,打造集窗簾成品、沙發布、家居于一體的品牌展示區,給廣大采購商提供一個有品味的一站式家裝服務平臺。
6家家紡印染企業
各有特色凸顯創新
浙江華德利紡織印染,是此次魏啟雄赴許村調研的唯一一家大型紡織印染企業。
在華德利公司,總經理宋華偉介紹了企業基本發展情況,公司占地195畝,擁有42條生產線,一流染色設備250多臺套,主要印染加工家紡、經編、里子布等紡織產品。目前,公司日加工能力裝飾布40萬米、經編130噸、染紗80噸。近年來,公司加大創新投入,平均每年用于印染設備和技改投入達上億元。
魏啟雄聽取了企業情況匯報,對公司做好當地產業配套服務所取得的的業績表示肯定,同時勉勵企業做強企業,再創輝煌。隨后,參觀了公司車間和公司染料配方實驗室。
魏啟雄還來到新時新織造公司實地調研,聽取總經理張清飛介紹企業經營發展情況。該公司主要產品有沙發布、窗簾布及工程面料(整體軟裝),目前公司內外貿銷售比例為7:3。
談到成品窗簾的銷售服務。張清飛表示,未來的成品簾銷售,將會出現一個嶄新的銷售平臺,那就是布藝的云平臺,無論是批量訂單,還是個性化窗簾,生產廠家收到銷售信息發貨,再由云平臺發送到用戶端,落地進行安裝,完成訂單式服務。
在摩卡紡織,該公司是許村家紡首家請明星代言的家紡企業。公司規模不大,但企業老板瞿林杰對品牌經營,有著較深的情結。瞿林杰講述了自己2008年帶著2萬元從北京木樨園市場回到許村創業,經歷了公司三次重大的市場營銷變革,深深悟到品牌經營的重要性。瞿林杰表示,家紡業發展機會多,市場空間大,公司將通過成品窗簾、墻布、軟裝設計等服務渠道,給摩卡帶來更好地發展。
在新空間布業公司,“從去年8月上海展會上推出‘摩登野獸’品牌墻布,受到了客商青睞,”公司董事長蔣利根介紹,這次參展給公司經營墻布增添信心。在公司7樓展示廳,有一款高端刺繡的野獸畫面的墻布,這款墻布售價高達10萬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墻布畫面逼真,層次感強,色彩鮮艷,做這款墻布僅設計打樣就花費了4萬元。
在今年3月舉行的北京墻紙展會上,“摩登野獸”大放異彩,吸引眾人眼球,“摩登野獸”品牌榮獲中國十大墻布品牌。目前,公司擁有400家經銷商、10余家專營店。今年4月,公司將為各地經銷商舉行12場免費培訓,加大公司服務區域網點的力度。公司打出“個性、時尚、張揚”的墻布風格,為愛美的人士提供防水、防污防油等功能的高端墻布。
在尼高紡織公司,董事長陳元峰介紹,公司主營中高檔的素色沙發布,展現現代簡約的風格,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公司的原材料品種較為豐富,有雪尼爾紗、特種紗、竹節紗、大肚紗,兼有麻、粘膠等品種,產品粗狂中有細膩,品質高雅。公司擁有30臺織機,月產18萬米沙發布,價格區間在20-70元不等。去年公司創產值7000萬元。
在斯泰堡公司,董事長張永明介紹,他從18歲就開始做被面,將近做了30年紡織。在這30年中,他歷經數次創業。1998年,他在許巷買了13畝地,創辦了雅藝紡織,后與業界朋友聯合去江蘇泗陽辦廠,又到許村沈士聯盟買地創辦目前的斯泰堡紡織,現在斯泰堡的第二期15畝地開工建設。去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7億元,其中,外貿占70%、內貿占30%。公司主要產品有沙發布、窗簾布、墻布。
“我們全家人都在企業工作。兒子從英國讀完研究生回來,媳婦也是浙大畢業,加上女兒、女婿,我感受到年輕一輩有知識、有想法,對公司各個方面發展很有幫助。現在,我們二代布藝人一起肩并肩奮斗,傳承產業新發展。”張永明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