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材”了解一下3家產業用紡織品企業談熱塑性復合材料產業發展之道
熱塑性復合材料是以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及其他材料為基材制備的增強各種熱塑性樹脂的總稱。熱塑性聚合物與特種纖維復合,具備工藝簡單、工藝周期短、成本低、相對密度小等多方面的優良性能,使得熱塑性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電器、醫藥、建材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增強熱塑性片材是目前國際上極為活躍的復合材料開發品種,被視為世紀新材料之一。
隨著國內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熱塑性復合材料在近半年時間呈現出相當快的發展速度,不少企業都在加大熱塑性復材的開發力度。然而,對于國內市場來說,熱塑性聚合物基體復合材料在力學性能、使用溫度、老化性能方面依舊處于劣勢。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然表示,要生產質量過硬的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零件,不僅需要研究改進材料模塑時的收縮性,還要研究如何防止撓曲等問題。
近期,記者采訪了生產不同領域產品的3家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企業發現,不少企業看好熱塑性復材市場前景而投產,并希望熱塑性復合材料產業可以獲得政府的強力推動,借力國家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促進技術開發及產品推廣,推動熱塑性復合材料發展。
竹纖維復材滿足電子產品眾多需求
企業名稱常州際名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產品類別電子配件
常州際名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最近投資的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線主要生產電子增強配件產品,例如計算機罩殼、儀表罩殼、磁帶軸等,依據不同客戶的要求按照不同注塑工藝制備。截至今年3月份,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收入占公司總銷售額的45%左右。
據公司技術主管徐鳳儀介紹,目前,國內市場的熱塑性復合材料主要有長纖維增強型和短纖維增強型兩個類型。公司生產的是長纖維復材,因其比短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機械性能和耐溫性能,能更好地發揮增強劑的增強效果。目前,國內對長纖維增強的研究較少,但從工程應用的角度來看,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之所以看重熱塑性復材,主要是因為其密度小、強度高。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密度為1.1~1.6g/cm3,僅為鋼材的1/5~1/7,比熱固性復合材料輕1/2~1/4,能夠以較小的單位質量獲得更高的力學強度,最適合生產電子配件。由于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基體材料種類比熱固性復合材料多,因此,利用這樣的選材設計高密度、精細化電子配件產品的自由度也相對較高。
經過近5年的市場磨合,公司現在的熱塑性復材產品生產已經十分穩定。接下來,公司將聯合江南大學的研究人員,著手開發可以滿足電子配件產品各種需求的熱塑性竹纖維復合材料。公司將首先從竹纖維復材機械性能、電絕緣性方面入手,爭取在一年的產學研合作期內開發出無毒、無異味,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均不釋放甲酸等有害氣體的環境友好型的竹纖維復合材料。
熱塑性復材抗沖擊性能大幅提升
企業名稱山東彩虹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產品類別風電葉片
山東彩虹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2013年開始生產風電葉片用熱塑性復合材料,與國內多家風電企業有長期合作關系。
據公司總經理黃有源介紹,與熱固性復合材料相比,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可回收利用、質量輕、抗沖擊性能好、生產周期短等一系列優異性能。如果采用熱塑性復合材料葉片,每臺大型風力發電機所用的葉片重量可以降低10%,抗沖擊性能大幅度提高,制造周期至少降低1/3,而且可以完全回收和再利用。
黃有源表示,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的耐水性是熱固性復合材料所不能媲美的。在熱塑性復合材料中加入導電材料后,可改善其導電性能,防止產生靜電,提升葉片的工作效率。然而,利用碳纖維熱塑性復材制造葉片的工藝成本較高,這是限制熱塑性復合材料用于風力發電葉片的最關鍵問題,即使公司已經進行了兩年的市場攻關,但在市場拓展方面仍覺得有些吃力。公司計劃去日本考察,學習愛爾蘭Gaoth風能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和美國Cyclics公司聯合開發的低成本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葉片制造技術,希望通過引進新技術擴展市場份額。
“我們非常希望政府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復合材料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水平。例如,出資引進國外先進的復合材料成型技術和裝備,提升復合材料設計和生產的全程自動化控制水平,通過提升復合材料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水平,提升行業產品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并擴大產品應用領域。”黃有源說道。
共聚塑性面板改善車體抗振能力
企業名稱浙江合迎車用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產品類別汽車外飾
浙江合迎車用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目前為大眾集團旗下的桑塔納車型提供面板,該面板是采用共聚PP加熱塑性彈性體,再加入其他助劑,經注塑成型的,使車身抗振能力與奧迪A6相當。
公司于2014年開始生產車用熱塑性復合材料,產品主要用于汽車保險杠、車門、車身板、座椅靠背、防撞部件、備胎架、汽車發動機罩等外飾部件。今年下半年,公司還即將推出的無硼無氟無堿熱塑玻纖增強材料還可用于汽車消音器上,待產品上市之后,預計公司的總體銷售額可以上升20%。
公司總經理劉宇寧表示,加大熱塑性復材的生產力度,主要是由于世界汽車材料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是輕量化和環保化,減輕汽車自重是降低汽車排放,提高燃燒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車的自重每減少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雖然說目前市場上普遍看好碳纖維復合材料,但其成本太高,并不適合中低端車型,且這一狀態在未來5年之內并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增加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汽車中的使用量,是降低整車成本及減輕自重,增加汽車有效載荷的關鍵。
但劉宇寧也坦言,雖說公司熱塑性復合材料目前發展比較平穩,但公司仍希望政府可以大力發展玻纖制品深加工業,以下游復合材料轉型發展和產品升級換代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增強用玻纖制品的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水平,同時引導制品企業積極參與下游產品及應用研發,滿足下游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實施差異化生產和經營,避免低價惡性競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