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染界“巨震”!染料價格大漲三成,加工費無法轉嫁!
在日本,用于纖維印染的染料的批發價正在上漲。用于服裝的代表品種比4月上漲3成,比上年同期上漲5~6成。最大生產國中國的原料工廠3月發生爆炸事故。地方政府加強檢查,周邊的工廠也停止運行。加上基于環保政策的管制,加劇了中國供給的減少。日本的染色加工企業面臨成本上漲
價格上漲3成
從用于服裝的代表性染料來看,中國占世界產量的近7成。作為指標的黑色染料批發價為每公斤2200~2600日元。僅5月就上漲3成,之后居高不下。
原因是江蘇省鹽城市的原料工廠發生的爆炸事故。據悉由于工廠內的明火點燃了鍋爐燃料天然氣,導致約80人死亡。該工廠在事故后停工。鹽城市和相鄰的連云港市展開檢查,周邊的工廠也停止作業。有觀點認為,由于需要采取防止再次發生事故的舉措,要等到年底以后才能重新開工。
爆炸的工廠此前生產三原色中的藍色和紅色的染料原料。一家染料企業表示,“用藍色制成的藏藍色和黑色的染料也明顯供應短缺”。
除了普通服裝以外,用于工作服的染料比2018年上漲3~5成。部分染料甚至漲到2.5倍。面向汽車等內飾材料的染料也比2018年上漲1~2成。
在中國,由于環保政策的影響,染料的供給原本就在減少。2018年4月,部分中小企業的工廠被曝出污水排放不符合標準。據悉相關部門加強核查,連云港市的工業園區中約200家工廠停工。10月以后重新開工,但由于爆炸事故,供給再次減少。
用于纖維等的染料的需求在全世界范圍保持堅挺。2017年化學纖維的產量為6800萬噸,比2013年增加15%。雖然很多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減速正在導致布料的生產減少,但染料的供給低迷和價格高企趨勢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
加工費無法轉嫁
日本國內的染色加工企業受到染料成本增加的困擾。纖維領域相關人士表示,“采購費比中國的爆炸事故前增加2成”。大型企業小松MATERE從中國采購用于運動服等的染料,該公司擔憂稱“進貨價今后或將上漲”。
在中國,染料企業以6~7家公司為中心形成壟斷。在全球范圍內,大型企業也只有德國和瑞士的3~4家。
另一方面,染色加工企業向纖維企業收取加工費,加工布料并返回產品。面對在中國等海外擁有代工廠的纖維企業,染色加工企業的價格談判力不強,難以將成本上漲的部分轉嫁到加工費上。
大阪染工的工廠(大阪府島本町)
大阪染工為日本自衛隊的迷彩服等進行染色加工,該公司社長橋場健次表示,“包括其他材料在內的成本上漲的部分只能轉嫁出不到一半”。他還表示將加快以其他品類替代漲幅巨大的品類等對策,但“必須保證顏色不會改變”,用普通辦法難以解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