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139噸中國服裝改標變“韓國造”,高價專賣“坑”中國人!
在國內的電商平臺上,經常可以看到來自韓國東大門的品牌服裝,不過最近,韓國關稅廳卻查扣了大批被剪標后,偽裝成韓國東大門品牌的中國服裝,然后再加價賣給中國消費者。而這些衣服的價值更是高達3000多萬元。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劉崢:在韓國東大門服裝批發商區,每當夜幕降臨,大量韓國品牌服裝從這里銷往全球各地。而本次涉案嫌疑人就是在東大門的工作室里,將從中國低價購入的服裝上的“中國制造”的標簽剪掉,換成“韓國制造”,在并未向海關申報的情況下走私出境,運回中國,并在中國的電商平臺上出售。
記者從韓國關稅廳了解到,涉案四名嫌疑人均為中國國籍,他們先后在電商平臺上接受了20多萬個中國消費者的訂單。除了涉嫌剪標、偽造商品產地外,在給中國消費者寄送服裝時,涉案人員還涉嫌將運單等文件上的內容,偽造標識為沒有商品價值的物品,以此逃避高額關稅。
近日,韓國關稅廳已將這四名嫌疑人移交給了檢察機關,據悉,他們在2017年9月到2019年1月間,先后173次向中國走私了46萬件衣服,總重139噸,價值5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50萬元,從中非法獲利2.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9萬元。
韓國關稅廳特殊調查科科長 李東賢:為了提高通關速度,我們現在實行簡易出口申報制和降低檢查費用等措施,本案嫌疑人利用這點,將商品的價值標為0元,進行了走私。
今年6月份,韓國一名設計師同樣低價購入中國服裝,剪標偽裝成韓國制造服裝,高價在韓國市場銷售,從中非法獲利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20萬元。
由于剪標、走私服裝等案件頻發,韓國關稅廳表示將在今年10月份之前在韓國制衣工廠、物流中心、機場等地對進出口服裝原產地進行強化管制,同時還將通過提高檢查率等方式嚴厲打擊走私行為,以維護韓國服裝市場秩序。
值得提到的是,首爾海關總署披露稱,其掌握的情報顯示,韓國東大門批發市場自2015年來就由中國商人逐漸掌控,并展開向中國的走私業務。
這意味著,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韓國代購的服裝類商品,尤其是以“東大門市場”作為賣點的服裝時,需要多留個心眼,因為很可能買到的并不是所謂的韓國產品,只是中國商家費勁心機包裝出來的“假韓貨”。
韓國首爾東大門批發市場
韓國東大門市場 圖片來源:Trazy Blog
但事實上,面對大量的韓國代購,中國消費者只有很少的機會能夠去識別產地信息——哪怕這些信息未必是真的。
在某寶網以“東大門”為關鍵字進行商品檢索,發現從包袋、鞋履到首飾、服裝,商品種類豐富。而在排名靠前的幾家店鋪瀏覽商品詳情,會發現有不少商家沒有提及商品的產地信息,并強調韓國代購的產品“通常不會有商標”,要求消費者想拍下商品就得接受這樣的前提,不能以此為由給予中差評。
也有部分賣家會特別提到“商品標簽出現中國制造很正常,介意者慎拍”、“不保證商品產地與貨源地的統一性”之類的類似免責條款。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仍然愿意買單多是沖著商品款式和設計。“韓國東大門”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作一種表現韓式時尚風格的形容詞了。
↓↓↓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