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招商局長的紡織情懷我和我的祖國 |
編者按: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紡織工業從弱到強,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發展,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紡織業作為國家工業化進程的母親行業、對外開放的排頭兵、經濟體制改革的先行者,已將中國建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為全面回顧70年來中國紡織工業的歷史進程,從不同角度展現紡織工業的巨大變化,記錄紡織人敢于探索、奮勇前行的時代故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特開設“我和我的祖國”專欄,向行業內外企事業單位、機構、學校、團體、個人征文,通過謳歌行業企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表達對黨、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展現紡織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決心。
記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每當《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響起時,很多人的愛國情緒會油然而生。這一切的背后,皆因我們有一個越來越強大的祖國,皆因“我的祖國”給予“我”以護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個體、國家、民族休戚與共,國家繁榮昌盛,人民才有幸福安寧,個人才有夢想空間。
紡織,解決5萬人就業
江蘇省沭陽縣韓山鎮,不要說70年前,即使在40、50年前,這里也同其他地方一樣,能吃上一口白面饃饃就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魏偉出生于70年代,成年后恰逢改革開放的重要機遇,他辦過印刷廠、鄉鎮批發部、開過旱冰場,在數碼產品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他還開過打字復印店,甚至干過一兩毛利潤的撲克生意。雖然生在農村,但憑借著靈活的頭腦,魏偉早早成為了人人羨慕的“萬元戶”。再后來,魏偉被招聘到政府部門工作,成為了一名鄉鎮新聞報道員,歷經黨委秘書、多管站長、水務站長等職位。1994年,20幾歲的魏偉由于在鄉鎮工作期間的優異表現被組織發展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2005年,剛過而立之年的魏偉被選調到沭陽開發區工作,主要從事專職招商。在新的崗位面前,魏偉有著許多迷茫與困惑。如何招,招什么,招來以后怎么辦?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魏偉的腦海。魏偉坐車南下浙江、找老鄉、拼關系,一家一家企業地跑,一個月、兩個月……到了2005年底,魏偉帶著他招來的第一個項目江蘇邦源紡織有限公司落戶沭陽。在隨后的幾年里,魏偉著重圍繞包覆紗產業上下游進行招商。
已經落戶沭陽的江蘇月源纖維科技公司老板金光寶是浙江義烏人,他曾說:“魏偉的一句話打動了我,他說辦廠他沒經驗,但是你只需管好圍墻里的事,圍墻外的全部事務,都由他和政府來負責,他會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
在招商和幫辦的過程中,魏偉與投資客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摸到了招商的門道。魏偉本是一位紡織門外漢,為了在招商時有的放矢,他不斷地向行業專家、院校教師以及工廠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請教,研究產業知識。從認識紡織到了解紡織,再到精通紡織,在企業、工廠浸潤了數年后的魏偉,逐漸成為了紡織產業的行家里手,不少老板見了他還要向他請教。
正因為魏偉的“懂行”,很多紡織企業老板更信任他,隨后的幾年里,一批生產包覆紗的紡織企業逐漸壯大,包覆紗下游配套企業紛紛“聞訊趕來”,而一些海外客商也紛紛到沭陽投資建廠,沭陽開始形成從制紗、針織、家紡、高檔提花面料到紡織機械制造等完整的紡織產業鏈。
2007年,魏偉由于出色的招商事跡,被宿遷市委派去外地作報告,他當時的匯報題目是《執著招商,勇于擔當》。
“對每個人來說,最難的是人生的選擇。但在招商面前我選擇的是舍小家,為大家。10余年來,我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招商上,沒有周末和節假日,以至對家庭疏于照顧。2005年冬天,正值我引進的江蘇邦源項目建設到了關鍵時刻,我每天與企業負責人吃住在工地,我的妻子因為重感冒,一連掛水20多天,我都沒時間陪她。她無奈地說,你的心里只有老板,沒有老婆。至今她都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毛病,這讓我十分愧疚。”魏偉在匯報時說。
截至2018年,沭陽有包覆紗生產企業30多家,設備4800臺套,年產包覆紗9.8萬噸,占全國總量的20%,是全國設備較多、產量較大的優質包覆紗產業基地,解決當地5萬余人的就業問題。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全國針織行業年會在常州召開,宣告成立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包覆紗分會,魏偉當選會長。
祖國強大成就無數“小我”
隨著沭陽紡織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沭陽縣委縣政府對產業發展開始有了新的布局與規劃。在魏偉的牽頭下,沭陽還成立了沭陽縣包覆紗協會、沭陽縣紡織工業協會。經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批準授權在沭陽創辦了《中國包覆紗》雜志,由魏偉兼任總編。此外,他還積極與東華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簽訂產學研基地和戰略合作協議等。這些平臺的搭建,不僅為開發區項目集聚、產業集群提供載體支撐,更為產業質態提升、高質量發展提供條件。
以往,紡織產業招商是“撿到籃子里的都是菜”,而如今則是“提著籃子去選菜”。為了提升沭陽紡織產業發展質態,2015年9月,沭陽創造性地提出了“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規劃建設全國首個智能針織園區——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產業園圍繞有產業規劃、發展載體、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幫辦服務和轉變開發方式、發展方式、招商方式的“五有三轉模式”規劃建設園區,大大節約入駐企業的生產要素成本,同時在節約土地資源方面也作了積極有益的嘗試。
產業園從開工建設到企業入駐,不到兩年時間,已集聚西南智能紡織、達麗智能針織、歐博紡織、衣道科技等9家企業,有6家企業投產達效,智能針織的沭陽品牌效應已經形成。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對此評價說,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的建設,無論是發展理念、整體規劃還是運營模式,都是我國紡織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縮影,是智能制造的先行者、踐行者和示范者。
7月16日至7月18日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在洲教授帶領專家教授蒞沭開展產學研合作,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為他們介紹園區建設情況。
2018年初,為了搶抓紡織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機遇,實現沭陽家紡產業提升發展,園區將方案上報縣領導,與高等院校和投資客商達成合作協議,在4平方公里的紡織園區積極規劃打造千億級特色產業。產業園完全實行市場化運作,新建的首個特色家紡項目由浙江長興客商投資30億元興建江蘇恒能家紡新材料有限公司,占地1233畝,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物管、統一服務、統一要素保障,實行租售結合,機制靈活。項目5月16日簽約,不到一年時間,20萬平方米的廠房及配套設施全面建成投產,2000多臺套新型紡織設備開機投產,一大批優質家紡項目——布拉芙紡織、吉源紡織、鑫輝紡織、恒鴻紡織、圖宏紡織集中進駐園區,新的發展模式同時還吸引了凱能紡織、愛德紡織、永能紡織等一大批投資5億元、10億元的項目紛紛入駐。
如今,沭陽紡織業已形成“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的完整產業鏈條。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按圖索驥”,缺鏈補鏈,帶動存量提升,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紡織產業走出一條提檔升級之路。而包覆紗、智能針織和特色家紡則成為了驅動沭陽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駕馬車”,在產業發展、產業升級中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沭陽紡織產業實現了從跟隨式發展轉向引領式發展的躍升,并力爭到2025年將紡織產業打造成千億級板塊。
“江蘇省包覆紗產業基地”、“中國包覆紗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全國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突出貢獻獎”、“國家遮光提花面料開發基地”、“國家室內凈化面料開發基地”等榮譽花落沭陽,沭陽包覆紗獲得“201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知名品牌示范區”,一塊塊金字招牌,盡展沭陽紡織產業的非凡實力和無限活力。魏偉個人也先后獲得全國紡織產業轉移招商引資先進個人、全國紡織人才建設突出貢獻人物、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紡織產業發展先進工作者、宿遷市連續10年招商引資先進個人、沭陽縣優秀共產黨員、沭陽縣十大杰出青年等20多項榮譽。他還多次代表宿遷市和沭陽縣到山東、黑龍江、安徽等省的十幾個縣市就園區建設、招商引資作經驗報告。
愛崗敬業,是熱愛祖國的最好注解
做一件事容易,但一輩子只堅守做這一件事卻很難,依靠的無非是對它深深的熱愛。
據說,曾有企業拋出百萬年薪聘請魏偉,這個紡織招商迷卻以“我哪有那個能力”婉拒了企業的邀約。魏偉對此說:“開發區和我引進的企業他們更需要我,我怎么舍得丟下他們!”從辦事員、招商分局長到省級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再到國家級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無論職務發生多少變化,魏偉都沒有離開過招商崗位,這一干就是14年。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榮獲“全國針織行業示范園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向魏偉授牌。
14年來,在沭陽縣委、縣政府的推進與支持下,開發區引進工業項目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2個,協議投資總額80多億元,帶動沭陽5萬余人就業。一組組數據的取得,一個個項目的落地,正是這位“紡織招商迷”14年來的成績單。
截至2019年5月,沭陽已擁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350多家,其紡織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以包覆紗、智能針織、家紡為主的三大板塊。如今,魏偉對沭陽紡織產業的發展還有著更大的愿景:“沭陽的紡織產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離我們打造千億級產業的目標還很遠,我們在發展紡織產業過程中仍然面臨人才、用地、染整指標不足等瓶頸。下一步,我們將走智能制造、轉型發展、差異化發展、集約化發展的模式,為到2025年紡織產值實現800~1000億元這一宏偉目標腳踏實地、奮力邁進。”
沭陽紡織產業實現了從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的躍升。
從不懂紡織到成為產業招商的行家,魏偉一直在為產業“配套”;從包覆紗產業的單打獨斗到“三大板塊”共同發力,沭陽紡織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他還被武漢紡織大學聘請為“研究生導師”,并將紡織產業招商經驗傳授給全國眾多的紡織集群地,為各地政府如何更好地服務紡織產業發展貢獻了沭陽經驗。
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如果說當初從韓信點將地的韓山來到沭陽,魏偉是在尋找個人理想,那么14年后的今天,魏偉則是在為區域產業的發展謀劃更大的夢想。在中國紡織產業進程中,他更是在以一個集群地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田”,以先行者的身份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為紡織強國夢助力!正是這千千萬萬個“小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凝心聚力、戮力前行,造就了今天這樣一個強大的祖國,讓中華民族擺脫了被奴役的歷史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建國70周年之際,這首滿懷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國》,是對先輩的告慰,是對當下幸福生活的生動注解,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