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WTO詳述日本限貿“罪行”,日方本周內需回應

2019年8月8日,韓國首爾,韓國民眾手持“不要安倍”的標語和橫幅在首爾西大門監獄歷史館前抗議日本政府,此前日本政府發布政令把韓國剔除出在安全保障出口管理上設置了優惠待遇的“白名單國家”。
韓國政府上周以日本限制出口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為由向WTO提出磋商申請。周一該磋商申請書正式在WTO內部分發,申請書顯示,韓方指責日方在對韓氟化聚酰亞胺、抗聚合物、氟化氫及其相關技術出口方面實施了某些限制措施,這些措施與日本作為WTO成員國的職責不符。
根據文件,韓方認為日本以下行為違反了WTO規則。首先,2019年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根據日本外匯和外貿法案第25條第1款以及第48條第1款,將對某些受管控的商品及其相關技術的對韓出口及轉讓實施不同的許可政策和程序。
其次,根據這一決定,自2019年7月4日起,每當以下三種特定產品及其相關技術即將出口韓國時,日本開始對這些商品及其相關技術施加過分嚴苛的出口許可政策和程序(即“出口許可政策和程序修正版”),這三種特定產品為氟化聚酰亞胺、抗聚合物和氟化氫,主要用于智能手機、電視顯示器以及半導體的生產。
日本還聲稱“由于管理不善,近期發現某些敏感物品被出口至韓國”,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產品及其相關的技術采取更加嚴苛的出口許可程序。
韓國認為,日本針對韓國的出口控制措施與上述三種產品的合法出口管控考量無關,而是基于政治考慮。
此外,根據“出口許可政策和程序修正版”,日本已將韓國從“區域I”類別中刪除,并將其單獨列入新設立的“區域Ri”類別。
韓方最后總結稱,當出口目的地為韓國時,日本沒有任何形式的“批量許可證”適用于上述三種產品及其相關技術。個別出口許可證的申請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導致不必要的延誤和對這些產品及其相關技術出口到韓國的其他嚴重限制。此外,經修訂的出口許可政策和程序有效地限制了各種其他形式的國際貿易,包括投資、許可或知識產權的其他轉讓,以及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某些服務的提供。
韓聯社此前報道稱,韓方認為,日本只將3種半導體關鍵材料的對韓出口轉為個別許可,這違反WTO禁止歧視義務、最惠國待遇義務;日方措施使韓企訂貨周期由一、兩周延至最長90天且存在不確定性,這違反WTO禁止設定和維持出口管制措施的義務;日方出于政治目的的限貿措施有違公平貿易原則。鑒于韓國是重要的半導體和顯示器供應國,日方措施還將給世界經濟增添不確定性。
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當事方雙邊磋商是解決爭端的第一步,日本應在收到磋商申請的10天內給予答復,雙方應在30天以內進行磋商。如果被申請方不按時答復,或雙方未能在60天內解決爭議,申請方可向WTO爭端解決機構申請建立專家小組。
韓國計劃本周正式將日本移出其貿易便利“白名單”。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已在8月中旬決定改革貿易伙伴分類,將此前的甲、乙兩類改為甲1、甲2、乙三類,甲1類所享受的出口手續簡化待遇不變,甲2類待遇有明顯下降,日本就被列入新增的甲2類,是原先29個最高級別甲類國家中唯一被移至甲2類的國家。這意味著韓國對出口至日本的商品審批手續由簡入繁。
對甲2類國家的出口管制力度與乙類國家大致相當,不同之處是豁免個別申報所需部分材料和戰略物資的中介貿易審查。因此,韓國企業向日本出口戰略物資時,簡化的申報和審批流程需要大約15天,遠超過現行的5天。同時,企業還必須單項逐一申請審批,每項需向政府遞交的證明材料也由原先的3份增至5份。
8月2日,日本內閣批準通過《出口貿易管理令》修訂案,決定把韓國移出獲得貿易便利“白名單”,8月28日,該政令正式生效。日本的貿易“白名單”包含27個國家,韓國是第一個遭排除的國家。
針對日本的貿易打擊,韓國消費者發起了抵制日貨活動。韓國國會議員從韓國關稅廳獲取的資料顯示,9月1-10日,韓國對日本啤酒和清酒進口額分別同比減少99.9%、63.7%。8月韓國消費品進口總額同比增長5.5%,但自日本進口減少2.8%。7月消費品進口總額同比增長9%,自日本進口則減少13.8%。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